陳法

陳法 (1692-1766),字世垂,一字聖泉,晚號定齋,清朝貴州安平(今平壩縣)人。清代乾隆年間著名學者、治水專家。一生著述頗豐,內容涉及哲學、政治、水利、詩文、教育等諸多方面。所著《易箋》共八鄭,為世人所稱道,也是貴州唯一入選《四庫全書》的學術專著。

基本介紹

  • 本名:陳法
  • 字號:字世垂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時間:1692
  • 去世時間:1766
人物簡介,經歷評價,著作,

人物簡介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舉人,同年秋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歷任刑部河南司郎中,順德和登州知府,山東運河道、江南廬鳳道、淮揚道,大名道。為官清廉,悉心研究治河方略,以親身體驗著成《河乾問答》一書,總結了歷代治河經驗,對後世治理黃河、淮河、運河有重要參考價值。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河道總督白鐘山被彈劾,陳為之辨解,被革職發配新疆。到新疆後,他見當地無水井,乃親自踏勘,掘地得泉,人民感其恩,取名"陳公井"。後遇赦歸里,潛心治學。主講貴山書院廿餘年。

經歷評價

白雲陳氏,其祖陳旺系江南揚州府江都縣人,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實施“調北征南”戰略決策時,隨征南將軍傅友德大軍入黔,後留居黔中,並以軍功升授昭信校尉、平壩衛左所百戶之職。
這一世襲軍職傳到第七代時,因陳氏家族男丁增加,“世襲以長”之軍職族系,造成長男以下皆為屯民。而此時,當初行之有效的“屯田制”卻發生了動搖,一些屯民家庭出現江河日下之勢。面對這一現實,白雲陳氏第八代的陳懿,毅然棄武從文,走科舉發家之路,成為參加科考的陳氏第一人。之後,白雲陳氏連續四代皆有人入仕,以“四世為令”而聞名鄉里。時至清代,第十三代陳恭錫參加康熙已卯(公元1699年)科考授直隸豐潤知縣之後,其子陳法、陳徵,其嫡孫陳慶升及子陳若疇,相繼登科。其中陳法、陳慶升父子還報捷南宮,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授職檢討。這祖孫四人不僅延續了白雲陳氏“四世為令”的門風,更創造了“祖孫四進士,父子兩翰林”的佳話。
在祖孫相繼為令者中,翹楚者當屬陳法。前明時期,平壩無一人中過進士。清朝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陳法秋試報捷,入翰林院,改庶吉士,成平壩第一個進士。之後,任順天府鄉試和京都殿試考官。雍正時,先後任刑部郎中、順德和登州知府、山東運河道、江南廬鳳道、淮揚道、北京大名道等職。渠待人禮謙,性直德仁;為官清廉,勤政愛民。在河道任上,親見水患給民眾帶來的災難和痛苦,悉心研究治河方略,著成《河乾問答》一書,總結歷朝歷代治河經驗,對後世治理黃河、淮河、運河等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在大名道時,河道總督白鐘山被彈劾,耿直的陳法向朝庭上疏為其辯冤,引咎自責,被革職發配新疆。服刑之期,見當地百姓吃水困難,乃親自踏勘,掘地得泉,百姓感其恩,取名“陳公井”。後遇赦,正值乾隆詔舉經學,大學士陳弘謀力薦陳法,但陳不願仕途,適遭母喪,丁憂回黔,主講於貴山書院,以淵博學識,培養地方人才。二十餘年間,“凡教之法,貴於漸且久”,要求學生“自今以往,士其益務無怠於學”,因為教育是“敦行誼以為風俗”的根本,“育人才以備國家之用”的大業。
陳法為官,清正廉明,陳法為教,傾心盡力。主講貴山書院的束修,全部捐助書院購書、津貼教師私課、補助貧寒學生等。其對貴州教育的貢獻,清乾嘉時期即被學界肯定。道光年,雲貴總督阮元及貴州巡撫嵩溥、貴州布政使祁真、按察使何金、學政許乃普、安順知府慶林等上疏題報並準陳法入祀貴州名宦鄉賢。民國時期,又載入《貴州名賢像傳》。

著作

陳法一生著作頗豐,著有《易箋》、《明辯錄》、《醒心集》、《猶存集》、《敬和堂文集》、《內心齋詩稿》、《河乾問答》等。渠還善書畫,其書法造詣尤高,有畫作《玩易圖》等。現貴州省博物館存有手跡《監聖教序》和《塞外紀程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