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社會兼職有
山東畫院高級畫師、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燕京書畫院終身名譽院長、
中國歷史博物館畫廊藝委會委員、客座教授、中韓藝委會委員、中國
國畫家協會理事。
1964年,他創作的國畫《古津新渡》入選
全國美展,並應邀赴京被
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山城重慶》、《戰油海》、《俠女》、《孤島原野一瞥》等近百幅作品在國內外書畫大賽、展覽中獲獎;他曾多次舉辦個人畫展,部分作品被收藏、入編畫集,尚有數百幅作品在各類報刊發表;部分作品被海內外藝術機構、國家博物館、美術館收藏。
陳沛鈺作品編入《中國書畫家大詞典》、《中國當代書畫家名人錄》、《世界書畫家經典》、《當代書畫家精品集》、《百家畫庫·中國美術家陳沛鈺專集》等數十部辭書畫集。
人物生平
陳沛鈺,1963年畢業於山東藝術專科學校(現為藝術學院),在該校中國畫專業修業5年。當時,山東藝專的國畫教研室可以說是兵強馬壯,教學力量很強,省內的一些著名
國畫家均雲集於此,如
於希寧、
王企華、
張鶴雲、
張彥青和已故的
黑伯龍、
關友聲、
柳子谷等。
陳沛鈺有幸受到這些老前輩們的教誨,藝事大進,為其後來在國畫創作上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畢業後,他一方面在墾利縣
文化館從事民眾文化工作,一方面懷著飽滿的激情到生活中去,用自己的畫筆描繪生活,歌頌時代,開始了他的藝術創作生涯。
1964年,正值建國15周年,文化部和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全國美術作品展。陳沛鈺和
乍啟典合作的《古津新渡》通過一個繁忙的渡口,描繪出新中國建設的新景象,頗具新意,在省里候選送京的大量作品中脫穎而出,先入選華東地區美展,後入選
全國美展,在
中國美術館展出,得到觀眾和書界同行的好評,許多報刊都予以刊登介紹。展出結束後,作品被
中國美術館收藏,這對一位剛剛從藝術院校畢業的青年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也是很大的鞭策。以後他不斷地有新作問世,這些作品中不少被選入省或
全國美展,如《戰油海》、《金浪滔滔接天河》、《紅色衛生員》、《夏鋤》等。
縱觀陳沛鈺上世紀60—70年代的作品,多是在單一模式下創作出來的,難免有當時的烙印,但由於他的作品具有生活氣息,筆墨技巧也比較熟練,受到觀眾們的喜愛,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80年代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文化藝術也迎來了建國以後最好的時光,畫家們的創作思想也都有了明顯的改變。在陳沛鈺的筆下漸漸地融進了更多的自己心靈與生活的對話,融匯了更多自己對藝術感受,他像同時代的藝術家們一樣,在藝術中找到了自我,這使他的創作思想更加活躍和奔放,在藝術的表現手法上更加多樣和自如。最 近,他把一批新作拿給我看時,作品的面貌有了很大的變化,正像他作品中所描繪的那些水中暢遊的魚兒,那些在空中飛翔的鳥兒一樣,使人感到舒展和自然。
陳沛鈺的畫走向了一個自由的境界,在他的花鳥畫部分,我很喜歡《香祖》、《不怕風吹大雪飄》、《孤北原野一瞥》、《魚滿塘》等。《魚滿塘》富有情趣,用筆用墨灑脫自然;《孤北原野一瞥》,喚起了我對魯北孤島的回意,那無盡的原野,那茫茫的葦叢中突然驚起的小鳥,既富有生機又使人感到一絲的悲涼。我很難說陳沛鈺的國畫已經盡善盡美,但他卻是用心靈去作畫的,這對一個畫家來說是最最重要的。
陳沛鈺的山水畫得到
關友聲和
黑伯龍先生的親授指點,受二位老師的影響也較深,他拿著他的《山城重慶》請黑老師指點時,受到老師的稱讚,欣然為他在畫上題字。從他的《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和《高峽出平湖》兩幅作品裡都可看到
黑伯龍老師的影響,因此說陳沛鈺在山水畫方面有著較深的傳統功底,更由於他深知生活是藝術的源泉這一不可改變的規律,他極重視到生活中去體驗和寫生,他要以自己的實踐去做到“搜盡奇峰打草稿”。80年代,他走遍泰山、黃山、峨眉山、青城山、華山等名山,一邊寫生作畫,一邊沿途廣交畫友,共同切磋技藝,增長了知識,開拓了視野,於是畫藝大進。
畫如其人,陳沛鈺刻苦好學,樸實無華,誠實可親,因此從他的畫中透出一種醇厚質樸之氣,給人以親切之感。陳沛鈺已進入花甲之年,正是出作品的好年齡,以他對藝朮赤誠的心和勇於攀登、敢於跋涉的精神,相信他將登上藝術的更高峰。
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