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濂談中國繪畫史》是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振濂主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振濂談中國繪畫史(明-清)
- 作者:陳振濂主編
-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 定價:101.4 元
- ISBN:9787807152828
《陳振濂談中國繪畫史》是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振濂主編
《陳振濂談中國繪畫史》是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振濂主編...
《品味經典:陳振濂談中國繪畫史4》是2007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振濂。圖書目錄 自序李流芳《長林豐草圖》題詩本事桃花扇中的一支名筆――楊文驄簡約的丘壑與繁密的技巧――卞文瑜《梅花書屋圖》《葛一龍像》的“凹凸法”――肖像畫大師曾鯨有西洋畫意識?《仿倪瓚山水冊》――自詡傳人的惲道...
《近代中日繪畫交流史比較研究》是2000年安徽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振濂。內容介紹 《近代中日繪畫交流史比較研究》主要內容包括:近代中國繪畫史學研究中“日本影響”的考察、同類史學研究成果在中日的絕對時間比較、中國繪畫史學研究中的“日本影響”痕跡、近代中國繪畫理論研究中“日本影響”的考察、著作的借移...
本書以時間為緯,每個朝代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畫家及其作品進行分析,並將藝術人物、事件和作品與政治人文社會的歷史相勾連,立體地寫出其內在血脈關係,同時還點綴一些鮮為人知的藝術家軼事。可謂以簡約的篇幅、生動的語言勾勒出一部簡明的中國繪畫史,是一般讀者了解中國繪畫知識的一本入門書。圖書目錄 文人畫之價值 ...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陳振濂《時替風移——從顧愷之到衛九鼎的〈洛神圖〉》:“與顧愷之的注重情節發展因而人物甚多相比,衛九鼎的突出洛神這單一形象,無疑更切近於近世的趣味——這是一種不面面俱到、以虛化實的文人畫慣用的技巧,只不過它未必以水墨清華表現、而出之以白描人物罷了。”後世影響 衛九鼎這幅《...
董源(約937—約962),字叔達,洪州鐘陵(今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鐘陵鄉)人。五代繪畫大師,南派山水畫開山鼻祖,與李成、范寬,並稱“北宋三大家”。南唐時期,曾任北苑副使,人稱“董北苑”。南唐滅亡後,進入北宋。善於山水畫,兼工人物、禽獸。其山水初師荊浩,筆力沉雄,後以江南真山實景入畫,不為奇峭之筆...
中國畫發展至明清時期,文人畫盛極一時,受到推崇,發展勢頭迅猛,當時在畫壇上幾乎處於霸主的地位。石濤所處的時代,正是董其昌思想盛行並被普遍接受的時代。董其昌主觀臆斷地將山水畫,按不同地域性、人文性等因素而長期形成的風格特徵,和個人的欣賞喜好來劃分,以形成“南頓”、“北漸”等觀,提倡南派為正宗,褒...
當代書畫家陳振濂《陳振濂談中國繪畫史·殷商—南宋》:“《雪竹圖》畫寒竹卻不落肅殺之氣,能於黑雲壓抑之間仍表現出崛崛的生機,枯葉向上仰生,竹葉披離卻不失剛健清新之態。且以繁密取勝,似不比一般稍涉雪景即以疏落現之的俗態。在渲染技巧上尤有特殊的表現,竹竿為粗,以空白出之,而渲墨於其後襯托之,是...
7 《圖說天下·國學書院系列》編委會編,中國最美的100傳世名畫[M],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8.10,第148頁 8 陳振濂著,陳振濂談中國繪畫史 二 南宋~元末[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9,第134頁 9 成志偉主編,收藏辭典[M],知識出版社,1992年09月第1版,第203頁 10 現場|走進故宮讀子昂:趙孟頫的惘然與復古開...
當代書畫家陳振濂:任仁發《二馬圖》略去背景,只是為兩匹馬造像,他的實際目的應該與古代黃筌作《寫生珍禽圖》之類不分彼此。但他的畫題卻又體現出明確的主題意識:以刺貪斥濫的倫理功用為目標。因此,他幾乎是在綜合兩種完全不同的創作模式。歷史傳承 該畫在《平生壯觀》、《石渠寶笈續編》等書著錄。該畫曾經...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陳振濂:《灌木集禽圖》,從畫幅本身來說,堪可與徐霖的《花卉泉石圖》並駕齊驅。但是很遺憾,我們在徐霖筆下看到一種明快的節律與訓練有素的線條用筆還有得心應手的滲化,而在林良的畫面中,線條也是奔逸,水墨也是暈滲,用筆也是潔淨,卻怎么也體會不出這種和諧的感受和沖融的氣氛。後...
當代書畫家陳振濂:毫無疑問,在前景的這一組點葉樹,無論其姿態、穿插、葉聚時的外形,甚至是坡石的大山相倚,還有遠山那濃重的苔點,均是出於精到的構思。幾乎看不到其中有什麼照顧不到的疏忽,一個畫家功底深湛而至於此,可謂絕矣!歷史傳承 該圖曾經清人耿昭忠,笪重光及清內府收藏。《古緣萃錄》著錄。現藏...
當代書畫家陳振濂:《幽竹枯槎圖》應該是靠向米芾墨戲的一種畫風,有如王庭筠書法也學米芾一樣。濕筆縱橫作枯樹,點染墨葉,是一種大氣淋漓的風姿。墨竹焦黑,戈戟怒張,穿插於濃淡相問的古木之間,在墨色上提示出一種層次感:破筆與濕筆交替,藏筆與尖筆交替,緩筆與捷筆交替,濃筆又與淡筆交替。而這種種...
當代書畫家陳振濂:將《桃源圖》置於四王吳惲之間毫無遜色,指它為上承黃公望的元人風度,也絕非牽強附會,線條圓潤,意在王鑑、王時敏之間,是一種清初畫壇常見的手段。作者簡介 吳偉業(1609—1671),明末清初詩人,書畫家。字駿公,號梅村、大雲居士,太倉(今屬江蘇)人。思宗崇禎四年(1631)進士。官至司業...
從中國繪畫史上被尊為“佛畫之祖”的曹不興,到開一代風氣之先的趙孟瞵再到近代被尊為“海上畫派”宗師的吳昌碩,還有現代王體第一人的沈尹默等,湖州湖筆為中國書畫史書寫了濃重的一筆。其中,王羲之、王獻之、謝安、顏真卿、皎然、杜牧、李治、張志和、陸龜蒙、皮日休、陸羽、張先、蘇軾、秦觀、王蒙等或為當地名家...
陳振濂:《秋閨思婦圖》不但人物衣紋的勾勒凹凸暈染中,已經見出近代工筆畫走向寫實的大致傾向——在古代是只有線條區別的描法變化,而沒有衣紋皺褶的暗部薰染的技巧意識。作者簡介 崔鏏,生卒年未洋。清代畫家。二韓(今內蒙古喀喇沁旗)人。曾官同知。工人物、仕女,並善寫真,宗法焦秉貞,受宮廷西法影響。傅染淨...
當代書畫家陳振濂:張路的山水畫是否一定“濁俗”?《山雨欲來圖》一反浙派戴進、吳偉那種拋筋露骨的弊病,不用勾斫而取沒骨,遠山迷濛,只以燥筆點出明暗輪廓,近景的樹叢也皆取點筆而不取勾筆,即使是行途的漁翁也是線條剛狠但不失細密,並不故為出鋒以求典型的浙派風格。整幅作品在以疏(人物與水流)比密...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員郎紹君:全畫工整精緻,有唐人遺風,繼承了趙孟釒風格畫法。中國文聯副主席陳振濂:貴公子回首高樹,樹葉翳然,並無飛鳥可獵。我想這可能是表示兩種含義:一是無鳥可獵,見出搜尋的心態與必要來;另一還是無鳥可獵,又見出貴公子的悠閒情緒。於是,工整的樹葉排比,工整的人物勾勒,工整的...
幼歲家道破落,被湖廣左布政使錢昕收養,即學繪畫。17歲至南京,受到公卿士大夫器重,聲譽漸著。20多歲時游京師,應召入宮,憲宗授以錦衣衛鎮撫,待詔仁智殿,因個性倔強,不事權貴,不久即放歸南都,在金陵一帶藉畫謀生。30餘歲孝宗登位時,二次徵召入宮,待遇更高,授官錦衣百戶,御賜“畫狀元”印,並恩準...
當代書畫家陳振濂:我們從《松林僧話圖》中看到了作者的總體趣味,追求整體效果,追求形式感的強烈撼人。茅舍中瀹茗對坐的僧俗兩人,好像就寄託了鄒喆本人的志趣。天津美術學院教授何延喆:此圖筆致疏簡而富於變化,山用淡墨短披麻皴,輕靈淡雅而不單薄,與赭紅的“淺絳”色調渾融協調,很好地表現了光感和空氣感。
《桂菊山禽圖》是明代呂紀創作的絹本工筆重彩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該畫所繪主體花鳥:綬帶鳥、八哥、桂花、秋菊,均屬於祥瑞、珍貴之物,寓有富貴長壽和君子節操含意,內容明顯地反映了皇家的藝術和審美旨趣。畫中造型嚴密,布置合理,使鳥、樹、花兒粗細兩相映襯,而色彩的明艷奪目更是增加了該畫的藝術氣息。
“美術考古”:美術史研究的考古學轉向 對美術史社會歷史學研究方法的反思 文獻遮蔽的“知識考古”:俞劍華美術史學意義之考察 將藝術品置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藝術考古學方法與藝術史研究 大傳統與現時感疊合下的視覺圖像:中國繪畫史上的浙派 皇家贊助與文化認同:南宋“院體”山水畫風成因研究 第二卷 美術理論研究 ...
當代書畫家陳振濂:《秋柳飛鴉圖》的價值即在於它那簡無可簡。畫柳枝是寥寥兩三筆,本來,柳枝的婀娜多姿是一種美,柳枝的繁密蔥鬱更是一種美,柳枝的披拂揖讓還是一種美……畫柳不就是為了畫出這些感覺來么?但梁楷卻一反常態。柳是枯柳,枝只獨枝,柳條也是垂下飄拂僅一二而已。歷史傳承 從該圖題詩可知,...
姚綬(1422—1495年),字公綬,號谷庵,別號丹丘子、雲東逸史,晚號仙痴,浙江嘉興人。明英宗天順八年(1464年)登進士,授監察御史,後謫江西永寧知縣,辭官歸隱,築室曰丹丘,人稱丹丘先生。乘“滄江虹月”之舟,泛遊吳越間。書法師魏晉,風格淡雅勁婉。繪畫善山水,好作沙坳水曲,重林遠汀,宗吳鎮、王蒙...
“十六羅漢圖”為禪林中所風行的一個繪畫題材,五代時貫休所作的《十六羅漢圖》胡貌梵相,奇姿異狀,系作為禪宗僧人“頓悟”的機緣而膾炙人口。南宋時,禪宗發展日趨昌盛,甚至進入宮廷,對御說法,因此,作為宮廷畫師的劉松年創作此圖,應該是有背景的。但劉松年的畫法不同於貫休,儘管羅漢的造型還多少保持了胡貌...
松江一帶,寄居田舍、佛寺,或以舟為家,隨水漂泊;但仍勤於書畫,以寄情懷。正是這種跌宕起伏、放浪江湖的生活和他那抑鬱悲涼的心境,使他能突破前人成法,別開生面,在中國繪畫史上確立了自己的風格。倪瓚的作品,保存下來的較多,如《六君子圖》、《松林亭子圖》、《虞山林壑圖》、《幽澗寒松圖》等。
倪瓚在《漁莊秋霽圖》當中的葉子摹畫,喜歡以破筆的手法,然後垂筆的方式,把葉子點染出來,最終倪瓚形成了一種非常獨特的破筆垂葉點的手法。這種屬於倪瓚的繪畫技法,對於後來的山水畫派也都有著非常大的示範性影響。名家點評 當代書畫家陳振濂:《漁莊秋霽圖》是倪雲林藝術格局中的定鼎之作,也是他的技法發揮得...
當代書畫家陳振濂:其林巒礬頭,山脈溪壑,似乎已略具元明以後山水畫程式的形貌。比如山石的組織形態,層壘疊積,樹木穿插,幾與後來四王的畫法十分接近——早在南宋初即有此格式,實在令人生疑。大部分南宋畫給我們的印象是小扇小頁作平遠景,而且到了馬遠、夏矽更是殺伐決斷,斧劈斫削,似乎從未見過如此溫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