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記

陳安記

陳安記,2004年6月入黨,1998年7月參加工作,中學高級教師, 碩士學位。現任濱州市武術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武術協會會員,中國武術五段位,國家一級武術裁判員,國家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 自幼隨父習武,在各級比賽中獲獎多次。2008年8月參加山東省首屆傳統武術演武大會獲二郎拳一等獎、雙器械一等獎。科研成果獲市級以上獎勵5項;主持參與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等各級課題研究7項;有15篇論文發表在《體育科學》等國家和省市級專業報刊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安記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73年7月
  • 出生地:山東
  • 性別:男
人物經歷 ,傳道授業,終成名家,人物貢獻,習武思想,

人物經歷

陳安記,碩士,山東二郎拳名家( 二郎拳第五代傳人)。1973年7月出生於山東鄆城陳棧村,山東省霑化縣第一中學高級教師。陳安記系二郎拳第五代傳人,中國武術協會會員,中國武術六段,國家一級武術散打裁判員,國家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山東省濱州市武術協會副主席。陳安記自幼隨父在習練二郎拳、器械,在各級比賽中獲獎多次。在多年的武術實踐中,陳安記在潛心鑽研傳統武術的同時筆耕不輟,成果頗豐。近幾年來,他的科研成果共獲市級以上獎勵5項,主持、參與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等各級課題研究7項,出版著作1部,有20餘篇論文發表在《少林與太極》、《武魂》、《搏擊·武術科學》、《精武》、《體育科學》、《體育教學》以及《中國體育報》等國家和省級專業報刊上。
陳安記
陳安記的家鄉山東鄆城,是戰國時期軍事家孫臏的故鄉,亦是水滸故事的發祥地,素有“梁山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鄆城”的美譽。這裡,習武之風遍及各村,童叟婦孺各懷絕技,武術精英輩出。
陳安記
陳棧村,地處鄆城北部,與梁山相望,民風純樸,自古尚武,俗有“喝了陳棧的水,就會伸伸胳膊蹬蹬腿”之說。據史料記載,鄆城縣陳棧村陳連田於1922年將二郎拳自安徽傳入本村,至解放初期,二郎拳成了陳棧村幾乎每個青年男子都學、都練、都會的一個普及的運動項目。
陳安記就出生在陳棧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陳安記自幼酷愛武術,並且聰明過人,虛心好學,學練刻苦。無論寒冬酷暑,他每天堅持基本功鍛鍊,從不懈怠。6歲開始,陳安記在父陳景元的悉心指教下習練二郎拳、器械,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系統學習了二郎門套路及器械,逐漸掌握其真諦,領會其精義,反覆琢磨,融會貫通。少年時期,陳安記即進入武術隊參加各種活動,在省、市級比賽中多次獲獎。
1991年他進入鄆城縣第二中學,課餘時間習練自選長拳套路和器械;高中期間,他利用寒、暑假時間,在村裡的武校兼任武術教練員。1994年陳安記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曲阜師範大學體育系。進入大學後,陳安記如魚得水,先後系統學習亞運會各項規定套路,以及各種傳統套路、太極拳、武術散手等科目。在大學期間,陳安記連續4年擔任曲阜師範大學武術協會副會長、會長職務,組織並參加各種文藝活動和武術表演比賽,並多次獲獎。陳安記的武術才華和組織才能,受到院領導、老師以及社會各界的好評。
1998年大學畢業,陳安記被分配到武校擔任武科教練兼班主任寒驗糊說。在教練學生之餘,陳安記又潛心鑽研了部分中國武術傳統套路。在武校三年的教練工作中,陳安記以全副精力潛心研武、讀書、尋師、會友,開闊了視野,武藝也日益精進。2001年他再次考入曲阜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進一步學習研究生課程。由於專業水平突出,學院決定在學習期間,由他兼任98級本科班的武術普修與專選課程的教學工作。2002年12月受大學武術協會邀請,他組織並參加了曲阜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武術專場晚會”的表演,受到院領導以及師生的一致好評。

傳道授業

2003年年初,陳安記結束了在曲阜師範大學教育碩士班脫產學習的課程,來到霑化縣第一中學。在這裡,他開始了新的探索。高中學生不像武校炒戒設的學員,武校的學員大部分都是帶藝(武)入校;這裡也不是武術之鄉,說察判籃學生幾乎沒有一點武術功底,對他們來說武術訓練聞所未聞,一切都要從零開始。陳安記汽照宙虛心向老教師請教,走訪咨刪疊艱詢高校的武術專業高考評判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訓練計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幾年下來,陳安記的訓練初見成效,他培養並輔導的學生有60餘名分別考入浙江工業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山東體育學院以及曲阜師範大學等省內外高等院校,其中國家一級運動員1名(高考免試),國家二級運動員20餘名。
教學之餘,陳安記也在不斷給自己充電。2003年12月,陳安記取得國家一級武術裁判員資格。2004年7月,陳安記參加山東省武術院在威海舉行的武術太極拳裁判員培訓班學習,得到中國武術培訓中心高級教練、山東省武術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武術八段李恩久先生的悉心指導。2005年,陳安記參加在泰捉謎多安舉辦的全國武術功力大匪府賽教練員裁判員進修班學習,得到中國武術協會秘書長、中國武術九段康戈武教授和中國武術學會常委、中國武術八段李成銀教授的指導。2010年7月,陳安記在萊蕪市參加了山東省武術院組織的首屆傳統武術裁判員培訓班,隨山東師範大學武術系主任、中國武術八段姜周存教授和太極拳名家王振華教授系統學習了《全國傳統武術比賽競賽規則》和太極拳、螳螂拳、形意拳、查拳、八卦掌等拳種,進一步提高了傳統武術的執裁能力和業務素質。

終成名家

經過多次省市級武術散打裁判員的歷練,2005年5月,陳安記受主辦方邀請參加“蒙山杯”全國散手擂台邀請賽(山東·蒙陰),擔任副總裁判長。
2008年8月,陳安記在臨沂參加山東省首屆傳統武術演武大會。來自全省40多代表隊的800餘名運動員參加5個組別的決逐,雖然高手如雲、競爭激烈,但陳安記還是以嚴謹規範、瀟灑自如的動作,一舉榮獲二郎拳一等獎、雙器械一等獎。
2011年7月,受山東省武術院、山東省武術運動協會邀請,陳安記參加了在濟寧全民健身廣場體育館舉行的2011第五屆山東省武協杯傳統武術比賽的裁判工作。由於他對裁判規則的理解與掌握深刻,對技術動作及演練水平的理解認識準確,判罰公正,被評選為“山東省優秀裁判員”。
2011年9月,陳安記參加由山東省農業廳、省體育局、省農民體協主辦的山東省第七屆農民運動會武術比賽,擔任濱州市武術代表隊的教練員工作。經過激烈角逐,濱州市武術代表隊獲得1金2銀3銅的優異成績,並被大會組委會授予“體育道德風尚獎”,取得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獲得社會各界高度評價。

人物貢獻

近幾年,陳安記在潛心鑽研傳統武術的同時,筆耕不輟,在武術研究上也是碩果纍纍。2005年9月,陳安記獲山東省高校教科研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類);2005年12月,陳安記被評為第十三次濱州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2005年4月,他作為主要研究成員的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課題《儒家文化對武術運動的影響》順利結題;2006年5月召開的濱州市第三次教科研會議上,陳安記獲得優秀教科研成果獎;2007年12月,陳安記再次獲得第十六次濱州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由他本人利用業餘時間整理、演練的《二郎拳》拳譜書稿,經康戈武教授、姜周存教授等專家學者的認可和鼓勵,即將付梓。

習武思想

作為鄆城二郎拳第五代傳人,陳安記認為學練武術不但能強身健體、防身自衛,更重要的是要繼承傳統、發揚國粹。“拳理技法無優劣,身體素質有高低”,只有博採眾長,細心揣摩各門派的技法精華,才能把握其要點。各門各派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需要悉心學習,吸收其精華,融會貫通,方能為我所用。

傳道授業

2003年年初,陳安記結束了在曲阜師範大學教育碩士班脫產學習的課程,來到霑化縣第一中學。在這裡,他開始了新的探索。高中學生不像武校的學員,武校的學員大部分都是帶藝(武)入校;這裡也不是武術之鄉,學生幾乎沒有一點武術功底,對他們來說武術訓練聞所未聞,一切都要從零開始。陳安記虛心向老教師請教,走訪諮詢高校的武術專業高考評判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訓練計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幾年下來,陳安記的訓練初見成效,他培養並輔導的學生有60餘名分別考入浙江工業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山東體育學院以及曲阜師範大學等省內外高等院校,其中國家一級運動員1名(高考免試),國家二級運動員20餘名。
教學之餘,陳安記也在不斷給自己充電。2003年12月,陳安記取得國家一級武術裁判員資格。2004年7月,陳安記參加山東省武術院在威海舉行的武術太極拳裁判員培訓班學習,得到中國武術培訓中心高級教練、山東省武術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武術八段李恩久先生的悉心指導。2005年,陳安記參加在泰安舉辦的全國武術功力大賽教練員裁判員進修班學習,得到中國武術協會秘書長、中國武術九段康戈武教授和中國武術學會常委、中國武術八段李成銀教授的指導。2010年7月,陳安記在萊蕪市參加了山東省武術院組織的首屆傳統武術裁判員培訓班,隨山東師範大學武術系主任、中國武術八段姜周存教授和太極拳名家王振華教授系統學習了《全國傳統武術比賽競賽規則》和太極拳、螳螂拳、形意拳、查拳、八卦掌等拳種,進一步提高了傳統武術的執裁能力和業務素質。

終成名家

經過多次省市級武術散打裁判員的歷練,2005年5月,陳安記受主辦方邀請參加“蒙山杯”全國散手擂台邀請賽(山東·蒙陰),擔任副總裁判長。
2008年8月,陳安記在臨沂參加山東省首屆傳統武術演武大會。來自全省40多代表隊的800餘名運動員參加5個組別的決逐,雖然高手如雲、競爭激烈,但陳安記還是以嚴謹規範、瀟灑自如的動作,一舉榮獲二郎拳一等獎、雙器械一等獎。
2011年7月,受山東省武術院、山東省武術運動協會邀請,陳安記參加了在濟寧全民健身廣場體育館舉行的2011第五屆山東省武協杯傳統武術比賽的裁判工作。由於他對裁判規則的理解與掌握深刻,對技術動作及演練水平的理解認識準確,判罰公正,被評選為“山東省優秀裁判員”。
2011年9月,陳安記參加由山東省農業廳、省體育局、省農民體協主辦的山東省第七屆農民運動會武術比賽,擔任濱州市武術代表隊的教練員工作。經過激烈角逐,濱州市武術代表隊獲得1金2銀3銅的優異成績,並被大會組委會授予“體育道德風尚獎”,取得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獲得社會各界高度評價。

人物貢獻

近幾年,陳安記在潛心鑽研傳統武術的同時,筆耕不輟,在武術研究上也是碩果纍纍。2005年9月,陳安記獲山東省高校教科研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類);2005年12月,陳安記被評為第十三次濱州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2005年4月,他作為主要研究成員的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課題《儒家文化對武術運動的影響》順利結題;2006年5月召開的濱州市第三次教科研會議上,陳安記獲得優秀教科研成果獎;2007年12月,陳安記再次獲得第十六次濱州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由他本人利用業餘時間整理、演練的《二郎拳》拳譜書稿,經康戈武教授、姜周存教授等專家學者的認可和鼓勵,即將付梓。

習武思想

作為鄆城二郎拳第五代傳人,陳安記認為學練武術不但能強身健體、防身自衛,更重要的是要繼承傳統、發揚國粹。“拳理技法無優劣,身體素質有高低”,只有博採眾長,細心揣摩各門派的技法精華,才能把握其要點。各門各派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需要悉心學習,吸收其精華,融會貫通,方能為我所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