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結構,人文內涵,境外影響,媒體報導,地圖信息,
簡介
丁氏原系阿拉伯人,其先祖賽典赤瞻思丁(1222-1279)仕元,官拜平章政事。其後裔的一支於元代行商入泉。元明易朝,裔族避居陳埭,取其祖尾音“丁”字為姓。儘管陳埭丁氏回族在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已經漢化,但在其生活空間裡,至今還不難看到伊斯蘭教習俗的遺蹟和民族意識的反映。這種既顯現閩南漢文化的共性,又蘊涵伊斯蘭教之遺俗而構成的文化特點,在其宗祠及其祖先崇拜的表征中,可以有助於我們作較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丁氏祠堂始肇於明代,作為祭祀祖先的場所,從丁善“拓基啟宇”,經歷代重建,擴築,修葺,到保存至今的規制,飽經滄桑,已有了近600年的歷史。
結構
宗祠坐北朝南,建築群體以廊院式組織,採用閩南傳統民居的建築技術,以磚、石、木構造,中軸線自南至北為泮池、門埕、前廳、前庭院、中堂(主殿)、後庭院、後殿,除泮池外,南北長49.24米、東西寬21.38米,總占地面積1052.75平方米。紅底金字“丁氏宗祠”匾額,高懸於前廳正門門楣上方,字跡蒼勁,熠熠生輝。中堂是宗祠建築群的中心建築,神龕供奉丁氏列祖列宗考妣神主,每年隆重的春秋二祭就在這裡舉行。最引人注目的是門楣上方的木雕以及廊心牆的石雕阿拉伯文組字裝飾,特別是鑲於正門門楣上方中央用阿拉伯文字組繪而成的鳥形圖案木雕,傳說是伊斯蘭教“祈求真主賜予吉祥與安寧”的“吉祥鳥”。廊院式的建築形式,使宗祠整體布局構成漢字“回”字形,尤有意思的是後殿東北削角砌築,使回字口部更與漢字書法轉角頓筆象形,這也許是丁氏回族把強烈的民族意識融入宗祠建築形式中的最好體現。丁氏宗祠建築的木作、磚作、石作、泥作,頗具匠心,令人嘆為觀止。雕飾技藝精湛,題材紋樣豐富,彩繪艷麗多彩,以其營造有度的恢弘規制,裝點適宜的平實修飾,彰顯著它那獨樹一幟的民族特色。
人文內涵
丁氏宗祠不僅建造得宏大壯觀富有裝飾,而且賦予豐富而深邃的內涵。宗祠里豎有匾額18方,石刻、漆書楹聯近30對。匾額記述歷代科第功名,褒獎先進,彰揚祖先的功績;楹聯除描繪宗祠風水、歷史淵源和人物事件外,亦多為頌揚讚美先賢功績之句,炫耀宗族的榮光。“人文蔚起,代有簪纓”,明清兩代登進士者12人、舉人21人、貢生26人、秀才105人,正是陳埭丁氏宗族歷史上的一大亮點。宗祠里的匾額和楹聯,向人們訴說著丁氏宗族的輝煌歷史。這是在感嘆丁氏宗祠建築特色的同時,留給人們最深刻的印象。宗祠系祖先棲神靈之宅,子孫追孝思之所,作為血脈崇拜的神聖殿堂,丁氏宗祠既顯現中國傳統社會的特殊功能,又在新的歷史時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自明末清初以降,丁氏族人外遷異地他鄉者不為少數。移居省內各地和東渡台灣,乃至菲律賓等國家,這些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出於種種的原因而遷播海內外各地的族人,宗祠是他們追尋“搖籃血跡”的地方,特別是台灣的同胞、海外的華僑尋根謁祖,宗祠祭拜,使因世代增加、地域分離而逐漸淡化和疏遠的同宗族人之間的血緣關係藉此得到了加強,增進了宗族群體的凝聚力。為了激發後代子孫弘揚優良傳統,爭取更大的榮耀。1984年,丁氏宗祠闢為“陳埭回族史陳列館”。作為晉江市博物館的下屬分館,其展出珍貴文物100餘件、圖片近200幅,生動地再現丁氏宗族的歷史,為宗祠平添了濃郁的文化氣息。這一有別於其他姓氏宗祠的創新作法,使丁氏宗祠在新的歷史時期發揮著新的作用。1997年被中共晉江市委、晉江市人民政府列為“晉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境外影響
宗祠,是血緣聚落里最高等級的公共建築,是一個宗族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表征。以福建省最大的單姓回民聚居社區、一支長期生產生活於漢民族社會中逐漸融合的回民群體、改革開放後經濟迅速成長的鄉鎮企業發展典型而引起海內外矚目的陳埭丁氏回族,以宗祠為載體,向世人充分展示自己的特色與成就,在社會上贏得了讚譽,也產生了影響。中央、省、市領導,全國各地少數民族代表,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美國、法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斯里蘭卡、瑞典、西班牙、敘利亞等國家以及香港、台灣等地區的專家、教授紛至沓來,到丁氏宗祠參觀考察。由100多位世界各國的學者、官員組成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綜合考察團”於1991年蒞臨宗祠而種下的象徵中外人民友誼的“長青樹”,一次又一次地迎接來訪的中外賓客。
媒體報導
近幾年來,中央電視台和福建、台灣、香港的電視台,以及國外的日本NHK電視台、約旦國家電視台、韓國文化放送,還有《中國畫報》、新華社和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日本《朝日新聞》等國內外的著名報刊雜誌、新聞媒體,到陳埭拍攝採訪,製作專題影片和撰寫專門文章,介紹與宣傳陳埭丁氏宗祠,更加使這座蘊含著濃郁的中外文明色彩的古老建築,享譽海內外。
地圖信息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聚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