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萬(革命戰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國萬(1923~2005),筆名漫天,高中文化,1923年2月17日生於廣南縣黑支果鄉美湯村,1948年6月參加革命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國萬
  • 出生地:廣南縣黑支果鄉美湯村
  • 出生日期:1923年2月17日
  • 逝世日期:2005
  • 學歷:高中文化
個人簡介,擔任職責,

個人簡介

陳國萬青年時代在田蓬就讀鄉村師範時,對國民黨統治下的舊社會不滿,追求光明,在中共地下黨員梁惠的影響下,思想傾向進步,1944年重烏4月,在梁惠支持下,與黃德榮、吳文學、韋立本、農振權、劉禹珍等同學組建“勵進社”,學習《列寧選集》、《聯共黨史》、《新華日報》、《簡明哲學》等進步書刊。後來“勵進社”改名為“滇桂邊區民族解放先鋒隊”。提出“十年序幕”綱領和“爭自由、爭生存”。堅持進步,反對落後;“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的口號。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後,陳國萬和其他同學一道走向社會作農村階級調查。積極組織力量,民棗戀試創造白宙台懂條件,為武裝起義作準備。
1948年6月22日,朱家璧領導的“一支人民軍隊”攻克廣南縣城後,從黑支果方向轉移到越南北部整訓。為了堅持和擴大廣、富、田三角地區的解放鬥爭,根據田蓬工委書記謝森的布置,派溫華和陳國萬到美湯,將活動在三角地帶的武裝集中起來,成立廣富田獨立大隊,陳國萬任大隊長,溫華任政治委員。這支隊伍成立後,先後占據黑支果、馬街、里達、八寶等地,從而動搖了這些地區地霸的統治基礎。擴大祖兵牛了游擊區,廣富獨立大隊從600多人增加到1300多人。1949年2月,廣富田獨立大隊奉命編入滇東南護鄉第5團第2大隊,陳萬國任大隊長。部隊再笑紋活動在富寧巴促備、里達、田蓬、木秧、黑支果、越南北部一帶。為適應戰爭發展的需要,護鄉第5團和護鄉第7團奉命在八寶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區第4支隊第35團,楊宇屏任團長,陳國萬任副團長。整編後的第3營仍留在富寧地區堅持鬥爭,第1營、第2營在廣南活動,伺機消滅盤踞在縣城的王佩倫、鐘日山股匪。1949年11月,陳國萬任廣連趨罪富田幹部訓練班副主任,培訓幹部結束,成立第一、第二迎軍督導組,陳國萬任第二迎軍督導組組長,負責剝隘至開遠地段的迎接解放軍入滇工作。1950年9月,陳國萬到昆明參加西南區革命大學學習,從此,陳國萬遭錯處。冤獄20餘年。

擔任職責

陳國萬在擔任廣富田獨立大隊長,護鄉第5團第2大隊大隊長,第35團副團長等職期間,先後參加和指揮過解放皈朝、馬街解圍、蓮城之戰、未彎殲滅梁中介以及黑支果、馬街、里達、八寶、木秧、田蓬等戰鬥,作戰勇敢,身先士卒,在從事黨的游擊武裝鬥爭工作、爭取一些地方武裝起義中,對解放廣南縣城和消滅土匪武裝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為陳國萬落實了政策,恢復了名譽,辦理了離休手續。陳國萬離職休養前後,任廣南縣政協一、二、三、四屆委員、常委,文山州政協第六、七屆委員。他關心全縣和家鄉的建設和發展,在縣政協委員中開展的“向當地黨委獻一計良策,為民眾辦一件好事實事,為安定團結解決一起不安定因素”的“三個一”活動中,積極努力,辦了不少好事實事,解決不少民事糾紛、山林地界矛盾等,同時積極建議修通黑支果至普陽公路;發展茶葉、採礦、農產品加工等鄉鎮企業;建議修通牡宜水庫至黑支果溝渠,解決人畜飲水和灌溉;架設馬街至黑支果鄉村輸電線路,解決民眾照明和生產、生活用電等。這些意見和建議,被縣鄉政府採納,多已得到實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