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丹自選集》是《新聞傳播學名家自選本》系列書籍的其中一部,由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陳力丹撰寫的一部關於新聞傳播學的自選集,入選文章的時間段為 1980-2003年,主要為作者關於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輿論學和世界新聞史方面的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力丹自選集
- 作者:陳力丹
- 出版時間:2004年5月1日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頁數:435 頁
- ISBN:9787309039986
- 裝幀:平裝
目錄,作者簡介,
目錄
序 方漢奇
主編絮語 童兵
訪問記
我的學術經歷
談談馬克思《萊茵報》時期的報刊思想(1980年)
馬克思的新聞思想與市場經濟(1993年)
也談“本質的真實”(1981年)
新聞的客觀性(1999年)
——真實與客觀形式的統一
談談新聞真實性的問題(1999年)
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導(1982年)
——談談新聞的定義種種
用事實說話是宣傳方法而不是新聞寫作規律(2002年)
新啟蒙與陸定一的《我們對於新聞學的基本觀點》(2003年)
研究馬克思新聞思想的幾點體會(1984年)
談談新聞學研究生形成良好學風問題(1998年)
——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研究生的談話
世界新技術革命和新聞事業(1984年)
談談印刷和電子數字媒體衝突引發的人文危機(2002年)
談談“絕對的出版自由”問題(1986年)
試論隱性採訪的法律意識和行為規則(1999年)
新聞自由·社會責任·傳媒操守(2001年)
淡化典型報導觀念(1986年)
再談淡化典型報導觀念(1988年)
深度報導的鑰匙(1989年)
——記者的新思維
我國需要“媒介掃盲”(1994年)
關於《光明日報》的兩則評報意見(2001年和2003年)
我國新聞學的過去、現在和將來(1987年)
深化新聞學和傳播學的研究(2002年)
最近幾年我國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發展(2003年)
論中國新聞學的啟蒙和創立(1989年)
論孔子的傳播思想(1994年)
——讀吳予敏無形的網路——從傳播學角度看中國傳統文化
符號學:通往巴別塔之路(1995年)
——讀三本國人的符號學著作
從龐貝看古羅馬的公共信息傳播 (1998年)
關於經濟新聞的幾個問題(2000年)
——讀尼爾·加文主編《經濟、媒體與公眾知識》一書
西部大開發(2001年)
——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報導主題
關於新聞商品性討論的幾點意見(1994年)
“服務”是商品的一種表現形式(1998年)
——與喻權域同志商榷
談談服務作為商品理論的歷史和現實(2000年)
——答喻權域同志
馬克思的非生產勞動觀和社會科學研究(1995年)
關於人文、社會科學成果評估標準的幾點意見(2002年)
大眾傳播理論如何面對網路傳播(1998年)
試析網際網路上的自由與民主(1998年)
關於平衡大眾傳播網際網路宣傳的幾點意見(1999年)
關於輿論監督的訪談(2000年)
我國輿論監督的理論與建構(2003年)
附錄一 新聞傳播學碩士研究生必讀書目
附錄二 新聞傳播學博士研究生閱讀書目
附錄三 新聞傳播學碩士研究生閱讀書目
作者簡介
陳力丹,男,1951年2月生,江蘇通州人。1968-1973年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團勞動、工作,197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1976-1978年在《光明日報》編輯部工作,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獲文學碩士學位,1981-2003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工作,1985年起為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1987年起為副研究員和碩士生導師,1988年起為研究室主任,1993年起為研究員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8年起為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新聞理論(特別是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研究)、輿論學、世界新聞史、傳播學
研究成果
1979年以來發表各類新聞傳播學的研究成果700多萬字,其中論文200多篇、一般文章1000多篇、詞條1800多條,以及少量內部研究報告和譯文;獨著10本。獨編著4本(120萬字),合著、合編的書十幾種,主持過9本大型詞典中新聞學部分的編輯工作。
代表作品
《精神交往論》,45萬字,1993年開明出版社版,2002年再版;《輿論學》,22萬字,1999年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版;《世界新聞傳播史》,37萬字,上海交大出版社2002年版;《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概論》,40萬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根據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的統計,2000年在新聞傳播領域的論文引用率居全國第一位,1998- 2000年論文的發表量連續三年排在全國前10名。
本自選集入選的時間段為 1980- 2003年,由於作者關於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輿論學和世界新聞史方面的論文,其論述已經集中到專著里,因而主要選擇了這三方面以外的一些在歷史上產生影響的文章,以及個別當時未發表的文章。
獲獎情況
1984年11月被全國記協評為“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一級)”。其他各種小的獎項很多,略。
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7年和2001年分別獲中國新聞獎論文獎三等獎、二等獎。2004年和2008年分別各獲一次北京市精品教材獎。
2006年和2009年分別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和一等獎。
2009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
2010年,被《今傳媒》評為“中國當代人物傳播100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