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希,祖籍福建省安溪縣,1937年生於馬來亞居鑾。日本南侵,童年的他就隨父母奔波逃難。抗戰勝利後,其父遭英殖民當局拘捕,後又被驅逐出境,其母只好帶著6個子女隨丈夫回中國,留下陳凱希姐弟3人在海外。
20世紀70年代,陳凱希就集股成立了專銷中國商品的海歐公司。中國商品價廉物美,在華人圈中很受歡迎。為了進一步增強中華文化氛圍,陳凱希還在馬來西亞開設了一家洋溢著舊上海灘情調的“百老匯歌舞廳”。歌舞廳的生意十分紅火。陳凱希還與中國陝西省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公司聯合投資,在馬來西亞建成“大唐山莊”酒樓。
2014年1月1日,出席華團晚宴致詞時說,他決定在去世後捐出個人名下財產作為慈善基金用途,讓慈善事業得以永久傳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凱希
- 外文名:Tan Khai Hee
- 國籍:馬來西亞
- 出生地:馬來西亞
- 出生日期:1937年
人物經歷,經商經歷,從政事跡,外交經歷,社會活動,現任職務,公益事業,
人物經歷
經商經歷
1937年,陳凱希出生於馬來西亞居鑾,和當時東南亞很多華裔一樣,他的童年生活極其困難。在他12歲那年,父親因為是同盟會南洋地區的主要負責人而被當時的英殖民當局遣送回中國,母親後來也帶了6個子女回到中國,卻因無力撫養而將陳凱希姐弟3人留在了馬來西亞。
陳凱希因家境貧寒,他唯讀到國中二年級就輟學了。他在膠園割過膠,在罐頭廠削過鳳梨,還擺過地攤,修過腳踏車。陳凱希也作為政治犯坐過牢,而且一坐就是8年。
陳凱希出獄後,一貧如洗,有人勸他打工或是擺個地攤維持生計。陳凱希分析當前形勢,認為東南亞各國已進入和平與發展經濟時期,馬來西亞也是如此,人民不希望出現動亂的局面,而是希望有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陳凱希認為此時如果投身於經濟領域,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陳凱希找到幾個當時人稱所謂"左仔"的朋友,各人分頭募股,一共募集了80個小股東,湊了16萬林吉特(馬來西亞貨幣名稱),在馬來西亞西海岸的小縣城巴生開設了一爿小店。小店以經營中國貨為主,其中包括藥酒。
陳凱希經營中國保健品,從大環境來說,中馬兩國已經建立了外交關係,中馬友誼與日俱增,商業往來日益頻繁;從國內來說,十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人們從餬口開始轉向健身益壽。尤其是華人社會中的老人和婦女,對保健品的需求更是日益增長。
但是小店經營藥酒起步並不順利,第一年就虧了本。股東們紛紛提出退股。陳凱希綜合分析後,意識到,當地老百姓不是不需要中國產品,而是當時他們所銷售的產品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意識到,只有靠品牌才可能扭虧為盈。於是,陳凱希努力取得了中國蠶蛾公補酒的馬來西亞專營權,並開始將保健品作為公司的主營商品,此後公司發展良好。陳凱希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繼續堅持創業。終於時來運轉,不久,他們取得了蠶蛾公酒的專營權。這時,小店已正式改名為海鷗公司。
面對日益擴大的馬來西亞市場,他決定走規模經濟,成立專營公司。1975年,海鷗集團正式宣告成立,兼做批發零售中國保健品業務,分公司也開始不斷設立。
為激勵新加入的員工,陳凱希提出了“海鷗”精神:“做別人不敢做的事,像海鷗一樣展翅高翔”。這種精神不僅激勵著海鷗員工,日後,更成為很多馬來西亞青年人創業的至理名言。公司員工按陳凱希提出的"海鷗"精神:"我們要與眾不同,敢做別人不敢做的事,像海鷗一樣擁有毅力、勇氣,確定人生志向,努力展開雙翼高飛",加大了宣傳力度。蠶蛾公酒漸漸為消費者所接受,海鷗公司開始扭虧為盈。為了進一步打開市場,海鷗公司大膽地另闢蹊徑,採取不同於其它商家的方式,將中藥酒介紹給中藥材商店。在馬來西亞,有許許多多的中藥材商店,甚至在公路旁,中藥材店也隨處可見。中藥材店的數量大大超過酒莊、飯店。這等於開闢了千百個零售點。
另一方面,陳凱希大力加強廣告宣傳,公司聘請合格的中醫師和經驗豐富的設計家主理宣傳部門。宣傳部門想出了許多好點子,如舉辦千人宴會、幸運抽獎、烹飪比賽促銷活動等,並且出版特刊、印發傳單、贈送食譜,將宣傳材料送發千家萬戶。
在強勁的廣告宣傳和有效的市場策劃下,海鷗公司代理的中藥酒從18年前的一種年銷售幾百箱,到後來的100多種、年銷售幾萬箱,占據了馬來西亞中藥酒市場的一半以上。
由於經營有方,海鷗公司現在已成為一個頗具規模的企業集團,擁有20多家子公司、5家聯號商店、18家門市部。經營範圍也從藥酒擴展到對外貿易、信貸業、飲食業、娛樂業、旅遊業等方面。但主要商品仍是中國的商品。中國商品占目前經營商品的85%。僅藥酒這一種商品,海鷗的銷售量從開始時的年銷售數百箱,逐漸增加到幾萬箱,後期更占據了馬來西亞藥酒市場的一半左右份額。
2002年,海鷗集團順利與北京同仁堂牽手,成功將中國老字號中醫藥品牌引入馬來西亞,受到馬來西亞各界熱烈歡迎。2012年,雙方又簽署了在馬來西亞開設投資養生中心的合作協定,項目投資額為1000萬美元。
從政事跡
12歲的陳凱希為了生計,只好當學徒、做雜工餬口,因年小備受欺凌。後在姐姐幫助下讀完國小進入國中,早年在新加坡受教育時思想已左傾。
因在學校參加學生運動而被捕,出來後就去當夜校教師,做工會工作。因為工廠倒閉,回到柔佛,在50年代中期參加勞工黨,成為柔佛分部受薪秘書,歷任勞工黨副總秘書,並任社會主義陣線(社陣)副總秘書。先後參加1959年及1964年的國會大選,皆告敗北。不過在1961年至1963年中選新山市議員。1963年社陣主席被捕,陳凱希和社陣人士在1965年2月13日組織抗議大會,他為此在《內安法令》(Internal Security Act,ISA)下被拘捕,直到1973年才獲釋。1967年在獄中中選勞工黨最後一任總秘書。
外交經歷
陳凱希不僅是一個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企業家,而已是位熱心促進馬中人民友誼的"橋樑"架設者。
1992年,馬來西亞著名詩人奧斯曼阿旺,倡議籌備成立馬中人民友好協會,陳凱希得知後,非常高興,立刻回響並積極參與。他調動公司職員,提供車輛和辦公設備,為籌備工作積極出力。就在這一年底,在各方推動下,馬中人民友好協會終於成立了。
馬中友協的成立,進一步加深了兩國人民的友誼。馬中友協做了大量的有意義的工作,這裡面自然也包含了陳凱希的一份辛勞和汗水。1994年5月30日,馬中友協在吉隆坡公主大酒店,舉辦了"慶祝馬中建交20周年"友好之夜活動。慶祝活動就是由陳凱希具體操辦的。中國對外友協副會長許群先生專程從北京趕去參加。隨同許副會長前來的,還有中馬友協理事馬希惠先生等。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錢錦昌和夫人出席了活動,錢大使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馬中友協顧問黃文彬、會長奧斯曼阿旺,以及當地社會各界名流也熱情發言,衷心祝願馬中友誼像馬來西亞的熱帶樹木一樣,萬古長青。
海鷗集團作為以經銷中國商品為主的機構,陳凱希給它制訂的宗旨,就是促進馬中人民的相互了解、文化往來和經貿合作。公司全體員工都把這一宗旨銘記在心。所以,公司對訪馬的中國代表團,總是熱情接待。而公司的各級負責人,則是中國大陸的常客,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每年兩度的廣交會,以及華東、華北的交易會,海鷗每會必到,積極投入。馬來西亞各團體訪問中國,有不少是由海鷗組織操辦的。海鷗還和中國陝西省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公司聯合投資,在馬來西亞興辦了馬中聯營的第一家酒樓——大唐山莊。
陳凱希的確是一位有遠見、有膽識的企業家。他認為,馬中兩國近年來經濟成長都很快,增長率分別保持在8%和12%之間,所以馬中兩國將幾乎在同一時期,進入中等已開發國家行列。馬中兩國之間的貿易增長速度驚人,已從幾年前的每年10億林吉特,增至50億林吉特,這種增長趨勢會持續下去。隨著世界經濟發展向亞太地區的轉移,馬中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攜手合作,勢必能分享這份前所未有的繁榮,讓兩國人民受惠。為增進馬中友誼,陳凱希贊助馬華作協訪華團、馬來西亞報業訪華團、赴中國杭州的茶文化節觀光團、馬來西亞著名書畫家訪華團等。他還熱情接待中國民族藝術團、中國相聲團、中國歌舞團、上海模特團、中國雜技團等文化團體。
1992年初成立的馬中人民友好協會。馬哈蒂爾首相做監護人,中華工商聯合會會長黃文彬任顧問,著名詩人奧士曼·阿旺為會長,陳凱希則任該會財政。現任馬中友好協會秘書長。
社會活動
陳凱希作為海鷗集團的董事、總經理,在繁忙的經商活動中,還抽空親自參加各項社會活動。他擔任了馬中經貿總商會會長、吉隆坡及雪蘭莪中華工商會商業組主任、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顧問等一系列的社會職務。 陳凱希有許多文化界的朋友,他十分樂意為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近年來,海鷗集團贊助的馬華文化界的活動,就有"源頭活水文學之夜"、"松柏長青文學之夜"、第一和第二屆"馬華文學節"、馬華作協訪華團、馬來西亞報業訪華團、茶文化節觀光團、馬來西亞著名書畫家訪華團等等。
海鷗集團贊助和接待的訪馬中國文化代表團有:中國民族藝術團、中國相聲團、中國歌舞團、上海模特團、中國雜技團等。1993年元月初,中國江蘇、上海的作家代表團到達吉隆坡時,陳凱希特意設宴款待遠道來的客人。席上,賓主進行了聯歡,有的唱歌,有的講笑話,歡聲笑語不斷,親如一家人。合影留念時,陳凱希挽著80高齡的柯靈老先生的臂膀說:"早就拜讀過您的作品,今日能和您見面,真是不勝榮幸。"
現任職務
大馬海鷗集團董事經理、中國雲南省人民政府經濟社會發展諮詢團成員、大馬旅遊局中國市場諮詢理事會委員、馬中友好協會秘書長、大馬中華工商聯合會(商聯會)商務組主任、馬中商務理事會貿易主任、馬中經濟貿易總商會名譽會長、馬中醫藥保健商會會長;
馬中合資公司:北京同仁堂(馬)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兼總經理;三九海鷗現代中醫藥(馬)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公益事業
陳凱希從創業之初,就一直堅持自己的商業經營思想。他說:"群子愛財,取之有道;取自社會,用於社會。"這一富有哲學意義的經商之道,也是海鷗公司成功的秘訣之一。
陳凱希在當地社會中,最為人稱讚的就是樂善好施。多年來,他的海鷗公司從未間斷過對教育、慈善、文化團體的贊助。1991年,中國遭遇特大洪澇災害,海鷗公司先後捐助了20萬林吉特。
每年,海鷗公司搞周年紀念時,總少不了捐助社會公益這項內容。周年紀念之外,凡是社會團體搞活動、辦特刊,海鷗公司不是出錢為他們登廣告,就是贈送禮物,有時還為這些社會團體代付印刷費、代制海報,甚至派人協助賣票,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樂此不疲。
陳凱希不僅給馬華文化的發展以直接的經濟支持,而且還為之提供了相互了解、相互切磋的場所。這個場所就是"百老匯歌舞廳"。它不同於馬來西亞其它歌舞廳。海鷗百老匯歌舞廳洋溢著30年代上海灘百老匯的情調,近百平方米的大廳周圍牆壁上,掛著周璇、白光、姚莉、龔秋霞等三四十年代影星、歌星的劇照,舞台上歌手演唱的是這些明星當年的成名之作,舞台背景是當年的上海外灘。百老匯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優雅、溫馨的環境。
很多當地華人以及馬來西亞人、印度人,在忙碌了一天之後,都願意來這裡聽聽歌,跳跳舞,消除日間疲勞,獲得精神享受。馬來西亞文化界人士更是把這裡當做活動之家,常來此聚會。中國來訪的作家、演員、學者、記者也常來這裡聯歡。
陳凱希熱心於社會公益的捐助和支持,自有他的想法。他認為文學、藝術、教育是一個社會走向進步、走向繁榮必不可少的重要事業。而在現實生活中,恰恰是從事文教事業的人,生活並不太富裕,沒有足夠的資金去開展這些很有意義的事業。比較起來,工商業者手頭要寬裕得多。既然作為一個工商業者要忙於自己的業務,沒有時間和條件去開展這些活動,那么出一點錢支持別人去組織這些活動,就不應該看成是一種施捨,而是工商業者道義上的責任,是參與推動社會前進、活躍社會文化的具體行動。
陳凱希說,人們對錢財應該有正確的觀念。企業的利潤固然來之不易。是一分錢一分錢賺回來的,但無論如何,這一分錢也是來自社會。把來自社會的利潤再用回到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上面,讓大家來分享,是天公地道的,出錢者不應該居功自傲,也沒有止境。只要企業能生存、發展,就不能停止對社會的回報。
1991年中國遭遇洪澇災害,海鷗集團先後捐助20萬林吉特(當時約合7.7萬美元),用於安頓災區人民;1992年,他協助創辦馬中友誼協會,該協會的成立標誌著馬中兩國民間交流翻開了新篇章。此後,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只要中國遭遇災害,陳凱希都會第一個站出來,或號召或回響捐助行動。
2014年,陳凱希宣布,他將在百年歸老後“裸捐”,捐出個人名下的所有資產包括股票、房產、儲蓄及公積金,以成立基金會協助弱勢群體。陳凱希是馬國首位宣布“裸捐”做慈善的富豪,其身家保守估計過億,單是個人名下的股票目前價值就超過3000萬令吉(約1200萬新元)。
2014年1月1號晚出席華團晚宴致詞時說,在和家人商討後,他決定在去世後捐出個人名下財產作為慈善基金用途,讓慈善事業得以永久傳承。
陳凱希說,雖然為善不應敲鑼打鼓公告天下,但如果旨在宣揚慈善,讓社會人士受惠,他認為就應大事宣傳,以起拋磚引玉作用。“我希望這項宣布能鼓勵更多人回響善舉,讓更多需要幫助的機構和團體受惠。”
自2010年起,他每年都會把名下股票分紅約100萬至200萬令吉(約39萬至77萬新元),悉數捐給有需要的團體。在2014年的華團晚宴上,也和妻子陳秀英聯名捐出50萬令吉(約20萬新元)給11個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