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恭(歷史人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伯恭,晉安王伯恭,字肅之,陳世祖的第六個兒子。天嘉六年,被立為晉安王。不久為平東將軍、吳郡太守,置佐史。其時,伯恭十餘歲,便留心政事,宮曹治理。太建元年,入為安前將軍、中護軍,改中領軍。不久為中衛將軍、揚州刺史,因公事免職。太建四年,起用為安左將軍,不久為鎮右將軍特進,給扶。太建六年,出為安南將軍、南豫州刺史。九年,入為安前將軍、祠部尚書。十一年,進號軍師將軍、尚書右僕射。十二年,改僕射。十三年,改左僕射。十四年,出為安南將軍湘州刺史,未拜任。至德元年,為侍中、中衛將軍、光祿大夫,母喪,離職。禎明元年,起用為中衛將軍、右光祿大夫,置佐史、扶均照舊。禎明三年入關。隋朝大業初年,為成州刺史、太常卿。

基本介紹

  • 本名:陳伯恭
  • 字號:字肅之
  • 所處時代:南北朝陳
  • 主要成就:晉安王
家族成員,軼事典故,

家族成員

父親
姓名:陳蒨;字:子華;別名:茜、荃菺;諡號:文帝;廟號:世祖;姓氏:陳;名:蒨。陳;生於公元522年;卒於公元567年
兄弟
姓名:陳伯宗;姓氏:陳;名:伯宗。陳;生於公元554年;卒於公元571年

軼事典故

九宮山一躍而名冠神州,得力於南陳第二代皇帝陳文帝陳倩之子晉安王陳伯恭。說起南陳,頗有一些來歷,南陳開國君主陳霸先,在梁末歷任都督、都護等要職,後起兵平定侯景之亂,於557年10月封為陳王,後代梁為帝,是為陳武帝,後傳位侄子臨川王陳倩。晉安王陳伯恭看到形勢對南陳十分不利,便與兄弟九人遠涉九宮,當時晉安郡武昌郡直線距離有八百公里,一路奔波可謂艱辛。當時武昌郡南陳管轄,路上也就沒有多大危險。陳伯恭可謂有先見之明,後來南陳還是被隋所滅,隨將賀若弼從廣陵渡江,韓擒虎攻占採石,由降將任忠引韓擒虎入建康,可憐後主陳叔寶只得引諸將投降,獻出三十州、一百郡,四萬個縣,六十萬戶。歷時二百八十六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宣告結束,中華文明的歷史進入了新階段。南陳帝國是一個短命王朝,它共有五帝,立國三十三年,雖說是南北朝唯一沒有出現過暴君的政權,但最後一任皇帝陳叔寶卻是一個名聲最響亮的昏君,我們不得不發出嘆息,昏君亡國已成歷史的必然。有先見之明的陳伯恭兄弟九人到了九宮山便唱出了一台好戲,他受九宮八卦啟發,在山上按八卦方位採花崗岩石建造九座宮殿,全部是銅梁鐵瓦,算是氣派非凡,並取名為混元宮、八卦宮、青龍宮、白虎宮、斗姥宮、無為宮、三清宮、七真宮、移花宮,這九座行宮竣工成名後,吸引了全國諸方道士,他們慕名而來,拜陳伯恭為師學習武藝。武俠小說家古龍的《移花宮》書中的“九宮”便源於九宮山。陳伯恭兄弟九人各居一宮,率道徒按八卦陣法演習武藝,既練成了伏羲先天八卦陣式,又練成了文王后天八卦陣式。此舉在當時道教領域中很有影響。九宮山,這個神秘的名字,中國具有權威的工具書《辭源》、《辭海》都有記載,前者記載了晉安王造九宮形成了山名,後者以山巒九重即名九宮之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