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乃智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建德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個人生活,
人物生平
陳在第一女子中學任校長時,以教學為中心,先後參加漢語、文學分科的試點和五年一貫制語文教材等教學實踐,與教師一同備課、聽課、評課、總結。摸索進行思想教育的經驗。他與師生研究教和學,聽取學生對教學的意見,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方法和完成作業所需的時間;與教師探討改進教學的方法,並撰寫論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在全區學校領導幹部會上介紹,引起廣泛重視。
陳重視師資建設。他確定一個教材,組織幾名新老教師開研究課。有時老教師示範在前,新教師學習在後;有時新教師在前闖路,老教師在後總其成。如此反覆實踐,錘鍊提高,使老教師更具特色,新教師脫穎而出,成為各學科的教學骨幹。這種培養師資的做法,成為市一女中的辦學特色。為此學校於1960年獲得全國三八紅旗先進集體稱號,宋慶齡親授錦旗。以後又被評為上海市文教戰線先進單位,陳代表學校前往北京出席全國文教戰線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即全國文教群英會),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
主要成就
“文化大革命”期間,陳被迫離開教育崗位。1979年9月,被任命為區教育局局長。上任後,他針對當時普遍存在的忽視德育和體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提出德育、體育、智育要一起抓的指導思想,要求全區各校領導貫徹執行。
1984年,他在七一中學進行按學生志趣分班教學的嘗試,從高中一年級起,按學生志趣分外語班、計算機班、理化實驗班,對此《解放日報》作了報導。華東模範中學在陳的具體指導下,開始課程改革,國中基礎知識教學紮實,學生課外活動豐富多彩,辦學成績卓著,被評為上海市的文明單位。他還針對當時高中結構不合理的情況,進行中等教育結構改革,選擇若干中學試辦半導體器件、套用美術、動畫、服裝等7個職業班。嗣後,區教育局建立職業技術教育科,至1985年,全區成立職業學校5所,另有幾所中學附設職業班,總計80個職業班,有學生2833人,使全區教育結構趨向合理。
1985年退休以後,被市教育局特邀擔任調查研究工作。
個人生活
1986年,他身患癌症,還抱病為區中國小校長作教學改革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