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說

陰陽五行說

陰陽五行說,可分為陰陽說與五行說,然而兩者互為輔成,五行說必合陰陽,陰陽說必兼五行。有先天陰陽五行與後天陰陽五行之分,陰陽說早在夏朝就已形成,而五行學說是古代中國人民創造的一種哲學思想。它以自然界的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作為構成宇宙萬物及各種自然現象變化的基礎。如中國的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和醫學,都是在陰陽五行的理論指導下發展起來的。由黃帝建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陰陽五行說
  • 分為:陰陽說與五行說
  • 運動方式:金、木、水、火、土
  • 建立者:黃帝
簡介,內容,陰陽學說,五行學說,五行起源,

簡介

陰陽五行說,可分為陰陽說與五行說,然而兩者互為輔成,五行說必合陰陽,陰陽說必兼五行。

內容

陰陽學說

陰陽說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它認為陰陽兩種相反對的氣是天地萬物泉源。陰陽相合,萬物生長,在天形成風、雲、雷、雨各種自然氣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體,在方位則是東、西、南、北四方,在氣候則為春、夏、秋、冬四季。
天之四象,人有耳、目、口、鼻為之對應;地之四象,人有氣、血、骨、肉為之對應;人又有三百六十骨節以應周天之數;所以天有四時,地有四方,人有四肢,指節可以觀天、掌紋可以察天、地、人合一。發展到後來,甚至某命理師屈指一自,一看掌紋,能斷出凶吉.

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是古代中國人民創造的一種哲學思想。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種屬性:金、木、水、火、土屬性,作為構成宇宙萬物及各種自然現象變化的基礎。這五類條件各有不同屬性,如木有生長發育之性;火有炎熱、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實之性;金有肅殺、收斂之性;水有寒涼、滋潤之性。五行說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質別人納人這五大類的範疇。
五種條件在天上形成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種屬性,在人就是仁、義、禮、智、信五種德性。古代人認為這五類屬性在天地之間形成串聯,如果天上的木星有了變化、地上的木類和人的仁心都隨之產生變異,迷這色彩十分濃厚的占星術就是以這種天、地、人三界相互影響為理論基礎衍生而來的。
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剋 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天干五行 甲乙同屬木,甲為陽木,乙為陰木;丙丁同屬火,丙為陽火,丁為陰火,戊巳同屬土,戊為陽土,巳為陰土;庚辛同屬金,庚為陽金,辛為陰金;壬癸同屬水,壬為陽水,癸為陰水。
地支五行 寅卯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己午屬火,午為陽火,巳為陰火;申酉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子亥屬水,子為陽水,亥為陰水;辰戌醜未屬土,辰戌為陽土,醜未為陰土。
乾支五行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爐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辛酉劍鋒金,甲戌乙亥山頭火,丙子丁丑澗下水,戊寅己卯城頭土,
庚辰辛巳白臘金,壬午癸未楊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靂火,庚寅辛卯松柏木,任辰癸巳長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復燈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驛土,庚戌辛亥釵釧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水各土,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西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五行起源

在百家爭鳴的形勢下,各家學說都力求從總體上說明和理解自然,在自然的本質或宇宙萬物本原的問題上,就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說法。探討、認識這一問題,是自然科學的根本任務,但在科學還沒有進步到足以解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只能先由哲學提出某些猜測和作出一定的解釋。春秋戰國時期寬鬆活躍的學術氣氛,為這些學說的提出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當時的中國哲學家們對自然本質的各種看法,與古希臘自然哲學的內容大體上是類似的。關於宇宙論和時空觀的內容,將分別在天文學和物理學部分介紹。
殷周時期已經產生的陰陽和五行學說,仍然是這一時期關於宇宙萬物本原的重要學說。五行學說是從西周的"五材"演變而來的。漢初伏勝所著的《尚書大傳》記載,武王伐紂至於商郊,士卒歡樂歌舞以待旦,歌曰:"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也,是為人用。"把水、火、金、木、土看作是人們賴以生存的五種基本材料的看法,當是有古老淵源的。《國語·鄭語》記載,周幽王九年(公元前773年)太史伯回答鄭桓公之問時說:"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這個回答表明,當時還只是把土與金木水火看作是"以成百物"的基本材料,還沒有把它們上升為宇宙萬物的本原。《左傳》中記載的關於柳下惠(展禽,生活於公元前7 世紀後半期)的一段話中有:"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這是最早出現的"五行"二字。《國語·周語下》記載公元前572 年的一段話說:"天六地五,數之常也。""天六"指陰、陽、風、雨、晦、明"六氣";"地五"即指五行,並把它們上升為正常的自然規律("數之常也"),這就具有一定的哲學意義了。到公元前6 世紀末,五行即被推廣到各個方面("五味"、"五色"、"五聲"等),並被看作是"禮"所依據的基本原則之一。在可能是戰國時人偽作的《尚書·洪範》中則進一步概括說:"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這裡把五行提升為構成宇宙萬物的五種基本元素,並對它們的性質和作用作了規定。
西周末年,還產生了物質為"氣"的說法,用對立的陽氣和陰氣的相互作用來解釋天地分離、四季變化、萬物盛衰等各種自然現象。天氣為陽,性質是上升的;地氣為陰,性質是沉滯的。兩種氣的協調交感作用,生成萬物和天地的秩序;二氣不和,就會引起自然界的災異變化。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 年)西周三川(今陝西中部)皆震,周大夫伯陽父說這是因為"陽失其所而鎮陰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升)",①於是便發生地震。
到了戰國時期,幾乎各家都把陰陽看作自然界兩種對立的力量。《老子》中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即陰陽蘊涵於萬事萬物之內,在看不見的氣中得到統一。這裡把陰陽看作是萬物的基本屬性。《荀子·天論》稱:"四時代御,陰陽大化";並用"天地之變,陰陽之化"來解釋星墜之類的自然現象。
在孔子及其弟子所編的《易經·繫辭傳》中提出了"一陰一陽之謂道";並稱:"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這是說一陰一陽,一剛一柔,相互推移,即生變化,在這種對立統一的作用之下,就發生了萬物的演化。這可以看作是對先秦陰陽學說的總結與提高。
戰國時期,從不同角度反映自然界面貌的陰陽說與五行說開始被結合起來,形成了陰陽五行說。陰陽五行說和元氣論的結合,又構成了我國古代元氣一元論的自然觀。
先秦學者也有將宇宙萬物的本原歸結於一種具體物質的。《管子·水地》篇稱:"集於天地,而藏於萬物,產於金石,集於諸生。。。萬物莫不以生。。。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室也。"這是水一行說。《莊子·在宥》篇假借黃帝時代的廣成子之口說:"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返於土。"這是土一行說。儘管我國古代的五行說、陰陽說、水一行說、土一行說還比較粗糙,但都在試圖把自然界無限多樣的物質存在形態統一於幾種或一種物質本原,用統一的觀點去解釋宇宙萬物,其中包含著一些合理的見解和天才的猜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