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uterine prolapse
- 就診科室:婦科
- 多發群體:經產婦
- 常見發病部位:子宮,陰部
- 常見病因:分娩,產後調理不當,中氣不足,或者腎氣不固,帶脈失約
- 常見症狀:自覺小腹下墜隱痛,陰道口有物脫出,外陰潮濕瘙癢,帶下增多等
婦女子宮下脫,甚則脫出陰戶之外,或者陰道壁膨出,稱為陰挺,又稱陰脫、陰菌、陰痔、產腸不收、葫蘆頹等。多由分娩損傷所致,常見於經產婦。現代醫學分別稱為“...
陰挺丹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來源】《江蘇省中藥成藥標準暫行規定彙編》。【組成】黃柏(...
肝經濕熱,下注胞宮,以子宮脫出日久,或陰道前後壁膨出,表面潰爛,黃水淋漓或小便灼熱,或口乾口苦,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為常見症的陰挺證候。 套用學科 中醫內科...
簡介陰挺,指女子子宮下脫,甚至挺出陰戶之外,或陰道壁膨出1。治療方法方1 【組成】野薔薇梗9 克、蔥頭5 個、蘇葉30 克。 【用法】煎湯外洗。 【主治】陰挺...
中氣下陷,以子宮脫垂,或陰道前後壁膨出,勞則加劇,臥則消失,小腹墜脹,面白少華,四肢乏力,少氣懶言,帶下色白,量多質稀,舌淡,苔薄,脈細弱為常見症的陰挺證...
固陰煎,中醫方劑名。出自《景岳全書》卷五十一。具有養陰固精的功用。主治肝腎兩虧,遺精滑泄,帶下崩漏,胎動不安,產後惡露不止,婦人陰挺。①《景岳全書》:陰虛...
病證名。謝觀《中國醫學大辭典》:“婦人陰中生核,腫大不消,此亦陰挺之類,用蚌蛤肉塞陰中,日換數次,早服補中益氣湯,晚服龍膽瀉肝湯,連服數日即消;消後...
【來源】《衷中參西》上冊。【組成】生黃耆6錢,當歸3錢,知母3錢,柴胡1錢5分,生明乳香3錢,生明沒藥3錢,川芎1錢5分。【主治】婦女陰挺,亦治肝氣虛弱,鬱結...
急脈穴 (拼音Jí mài)(LR12),位於人體的恥骨結節的外側,當氣沖穴外下腹股溝股動脈搏動處,前正中線旁開2.5寸。主治:疝氣,陰挺,陰莖痛,少腹痛,股內側痛。...
疝氣,陰挺,陰莖痛,少腹痛 位置 人體的恥骨結節的外側 別名 羊矢穴 急脈穴 Jí mài(LR12)〖取穴方法〗該穴位於人體的恥骨結節的外側,當氣沖穴外下腹股溝...
脾虛氣陷型胃下主症:脘腹脹滿,飯後、站立或勞累後加重,平臥減輕,食少納呆,形體消瘦,面色萎黃,頭暈氣短,神疲乏力,大便稀溏,或有脫肛、陰挺、腎下垂等。舌質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