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由於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越來越多的農民義無反顧地帶著孩子走進城市,形成一個龐大的“陪讀農民”群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陪讀農民
- 產生原因:農民陪伴孩子上學
- 影響:子女、社會
- 性質:一種現象
摘要,現象,情形,產生原因,影響,子女,社會,評論,
摘要
陪讀農民用城裡人無法想像的毅力與忍耐,堅持著信念,好好陪孩子在城裡上學,實現他(她)們望子成龍的夢想。他(她)的陪讀不同於其他“惟成績論”類型的陪讀,而更多體現的是這些農民子女為了追求優質教育資源的不得已的做法,是在當前城鄉教育差距巨大的情況下的一種對未來、對理想自救,其中飽含了農民子女成長的辛酸與困苦,值得社會大眾更多的幫助和理解。
現象
當地政府介紹“狀元縣”經驗時,常歸結為“三苦”——“學生苦學,家長苦供,教師苦教”。據會寧縣教育局的統計,全縣有中小學生14.8萬多人,其中縣城學生4.5萬多人。大多數來自農村。不大的會寧縣城,目前(指2009年)已形成幾個規模不小的“陪讀村”。據保守估計,全縣由家長陪讀的學生有1萬多人。陪讀家庭除了大量分布在學校集中的縣城外,在許多中心鄉鎮學校周邊,也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這些陪讀的農民大軍,上至年逾古稀的爺爺、奶奶,下至而立之年的父親、母親。為了減少日常生活開支,一些農村老人和婦女,帶著自家產的蔬菜和糧食來到縣城,租一間房子住下來,給孩子做飯。
與農村相比,縣城的生活成本其實很高。而“陪讀農民”蝸居在此,並不是出於對城市生活的嚮往,而是希望孩子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但因為城鄉教育的不均衡,為了能讓孩子上一所好學校,距大學校門更近些,他們也只好勒緊褲腰帶,進城陪讀。
情形
一是擇校“蝸居”陪讀,為讓孩子上一所更好的學校,“改變一輩子的命運”,家裡“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進城讀書,以便考上大學——這幾乎是當地孩子的唯一出路——如果考不上大學,用會寧縣當地老農的話說,“蝸居”陪讀就成為一場賭博,如果輸了,3年的心血將全部付諸東流。陪讀父母只能重返故土,領著孩子回老家放羊。
二是撤點並校“蝸居”陪讀,農村的學校撤了,併到了鎮上,孩子上學得翻山越嶺,父母於是只有到鎮上找出租房,陪孩子讀書。
產生原因
農民陪讀現象不僅會寧縣有,可以說是中國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種現象的產生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觀念的驅使。
雖然中國一直在搞西部大開發,但由於特殊的地理原因,許多山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還很落後,無論是教育的硬體還是軟體設施,還不能跟許多大城市相比,即便是在本地區教育資源還是向城鎮地區聚集,農村往往成為教育的邊緣地帶,既無好師資亦無完善的基礎設施,同等情況下,農村孩子只有付出數倍於城市孩子的努力才有可能拿到一張大學的“入場券”。
為了改變下一輩的命運,讓一些農民飛出大山,家長們才“不惜代價”地堅持送孩子到城裡讀書,這就是會寧以及中國許多地方龐大“陪讀農民軍”形成的原因。
影響
子女
從飲食起居等方面關心孩子,為他們讀安心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這是陪讀的主要初衷。但這種“陪公子讀書”的做法,卻存在種種弊端。如果被陪讀的僅僅是低年級的孩童,那倒也罷了,現在連許多初、高中學生,乃至少數大學生也要陪讀。且不說鄉村陪讀家庭能買房者,鳳毛麟角,就是租房居住,也是一筆 很大的開支。這對那些入不敷出的貧困家庭來說,是一種十分沉重的負擔。
關愛孩子是父母的天職,但如何關愛卻大有文章可做。早在1919年,魯迅先生就指出:“父母對於子女,應該健全地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這裡所說的“完全的解放”,恐怕是指不要禁錮孩子,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奮鬥前行。記得20世紀90年代之前,陪讀現象幾乎沒有。孩子一進入國中,父母便讓其開始獨立的學習生活。不像現在的一些年輕父母總喜歡抱著孩子走。殊不知,這樣越越俎代庖的結果,不僅強化了孩子的依賴性,不利於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也不利於他們健康地成長。
社會
農民陪讀現象可以說中國現代社會進程中不可避免的階段,顯得殘忍和寡情,然而,人們似乎陷入歐洲近代先後發生於各國的多種形式的“羊吃人運動”之中,人們被傷感所籠罩,又看不到避免傷感的可能。現代化的宏大進程後面有無數個悲傷的故事,個人生活、心靈、情感、人文感懷,被社會進程撕扯,而城市化、工廠化、都市化迷離幻化的景象在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