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顫儀是利用較強的脈衝電流通過心臟來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復竇性心律的一種醫療器械,是手術室必備的急救設備。對於進行心肺復甦,除顫是很重要的步驟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除顫儀
- 外文名:Defibrillation
- 分類名稱:體外除顫設備
- 管理類別:Ⅲ類
基本結構
工作原理
使用方法
- 盲目除顫步驟:
- 先整理患者姿勢,避免肢體接觸金屬物,以免發生電擊傷。
- 暴露胸部,塗抹導電乳液;
- 打開除顫儀,根據患者選擇除顫能量大小充電;
- 充電完畢,將一個電極板置於鎖骨下胸骨右上方,而另一個電極中心在乳頭左側腋中線上;
- 除顫器操作者應當壓緊手持的電極板,囑醫護人員勿接觸患者,操作者按下電鈕放電除顫。必要時重複。
- 先將除顫儀上的心電監護接好,顯示患者心電圖;
- 前面步驟同盲目除顫一樣,只是除顫儀根據患者心電圖,識別選擇放電時間。
適應症
- 心室顫動是電復律的絕對指證。
- 慢性心房顫動(房顫史在1年~2年以內),持續心房撲動。
-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常規治療無效而伴有明顯血液動力學障礙者或預激綜合徵並發室上性心動過速而用藥困難者。
- 呈1:1傳導的心房撲動。
禁忌症
- 緩慢心律失常,包括病態竇房結綜合症。
- 洋地黃過量引起的心律失常(除室顫外)。
- 伴有高度或完全性傳導阻滯的房顫、房撲、房速。
- 嚴重的低血鉀暫不宜作電復律。
- 左房巨大,心房顫動持續一年以上,長期心室率不快者。
注意事項
- 電能的選擇
除顫需要能量,除顫時選擇適當能量以產生充分的經心肌的電流。如果能量和電流過低,電擊就不能終止心律失常。如果能量和電流過高,就會造成功能和形態學損傷。在成人中體型大小和除顫所需的能量之間並無明確的關係,經胸的阻抗並不起重要作用。第一次除顫的推薦能量要達到200J,第二次電擊能量水平應當是200~300J。所給予的任何能量均有可能達到除顫,因此可指定一個能量範圍50~360J。由於經胸阻抗會隨著反覆電擊而降低,故隨後的電擊即便能量相同,所產生的電流也會較高。為此,如果第一次電擊不能終止室顫,最好在第二次電擊時重複給予與第一次一樣的能量。如果頭兩次電擊未能除顫,應當立即給360J的第三次電擊。如果經電擊VF雖已終止,但是此後又出現,應當再進行電擊,所給的能量應當是前次除顫成功所給予的水平。只有在電擊不能終止除顫時,才應增加電擊能量。
電復律所用電能用“J”表示。按需要量充電,心室顫動為250~300J非同步復律。室性心動過速為150~200J,心房顫動為150~200J,心房撲動為80~100J,室上性心動過速為100J,均為同步復律。 - 電極位置
體外電復律時電極板安放的位置有兩種。一種稱為前後位,即一塊電極板放在背部肩胛下區;另一塊放在胸骨左緣3~4肋間水平。有人認為這種方式通過心臟電流較多,使所需用電能較少,潛在的併發症也可減少。選擇性電復律術宜採用這種方式。另一種是一塊電極板放在胸骨右緣2~3肋間(心底部)。另一塊放在左腋前線內第5肋間(心尖部)。這種方式迅速便利,適用於緊急電擊除顫。兩塊電極板之間的距離不應<l0cm。電極板應該緊貼病人皮膚並稍為加壓,不能留有空隙,邊緣不能翹起。安放電極處的皮膚應塗導電糊,也可用鹽水紗布,緊急時甚至可用清水,但絕對禁用酒精,否則可引起皮膚灼傷。消瘦而肋間隙明顯凹陷而致電極與皮膚接觸不良者宜用鹽水紗布,並可多用幾層,可改善皮膚與電極的接觸。兩個電極板之間要保持乾燥,避免因導電糊或鹽水相連而造成短路。也應保持電極板把手的乾燥。不能被導電糊或鹽水污染, 以免傷及操作者。當心臟手術或開胸心臟按摩而需作心臟直接電擊除顫時,所需專有小型電極板,一塊置於右心室面;另一種置於心尖部,心臟表面灑上生理鹽水,電極板緊貼心室壁。 - 已安置永久起搏器患者進行心律轉復或除顫
應當注意不要將電極靠近起搏發生器,因為除顫會引起起搏器功能失常。安置永久起搏器患者經除顫或轉復,在電擊後應檢查起搏閾值。經胸阻抗除顫是將足夠的電流(安培)通至心臟。電流量決定於所選用的能量(焦耳)和經胸的阻抗(歐姆)或對電流的阻力。決定經胸阻抗的因素包括選擇的能量,電極大小、板-皮耦聯物質,以前電擊次數和間歇時間、電極間的距離(胸部大小)及電極板壓力。成人平均阻抗為70~80Ω。如果經胸阻抗大,低能量電擊不能產生足夠的電流以達到除顫。為了降低經胸阻抗,除顫器操作者應當壓緊手持的電極板,並在予持電極板和胸部之間套用凝膠浮膏或生理鹽水紗布墊。如果將電極板直接貼於胸壁,電極與胸壁之間無結合物質,會使經胸阻抗很高。 - 設備檢查
使用前檢查除顫器各項功能是否完好,電源有無故障,充電是否充足,各種導線有無斷裂和接觸不良,除顫器作為搶救設備,應始終保持良好性能,蓄電池充電充足,方能在緊急狀態下隨時能實施緊急電擊除顫。
術後護理
- 繼續觀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壓、面色、肢體情況及有無栓塞表現,隨時做好記錄。病情穩定後返回病房。術前抗凝治療者。術後仍需給藥,並做抗凝血監護。
- 臥床休息1天~2天,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保持大便通暢。
- 房顫復律後,繼續服用藥物維持,並觀察藥效及不良反應。
- 保健指導,向病人說明誘發因素,如過度勞累、情緒激動等,防止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