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箐鎮

陡箐鎮

2015年設立陡箐鎮,屬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位於水城縣東南部 與六枝特區黑塘鄉接壤距市中心區38公里,素有水城縣“東大門”之稱。地理位置在東經105035′一26029′之間,最高海拔2060米,最低海拔820米。境內山高谷深,北高南低,喀斯特中山峽谷地貌特徵顯著。年平均氣溫11.1—14.3℃,年均降水量1010—1360毫米,土壤類型複雜多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陡箐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
  • 地理位置:中國西南地區
  • 面積:239.8平方公里
  • 人口:41724人
  • 車牌代碼:貴B
概況,建制沿革,行政區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

概況

陡箐鄉位於水城縣東部,距市中心區38公里,距雙水縣城23公里,素有水城縣“東大門”之稱,東臨六枝新場鄉,西接老鷹山鎮和濫壩鎮,南依紅岩鄉、蟠龍鎮,北與化樂、比德、董地等鄉鎮接壤,面積146.36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100個村民組,5994戶19243人,有漢、苗、彝、布依、回等5個名族,少數民族占23%。現有一個黨委,下屬12個黨支部,黨員426名。
陡箐鄉喀斯特地貌明顯,平均海拔1680米,最高海拔坪箐大山2060米,最低海拔丫口田1300米,年均氣溫在11.1℃--14.3℃,年降雨量1010—1360mm,無霜期270天左右,年均日照數1625小時。以紅軍長征途經地坪箐、茨沖、夾岩、阿佐為主線,發展“紅色”旅遊;以憑弔猴兒關古戰場;追蹤古驛道;欣賞曾多次榮獲國家、省、市、縣頒發大獎的農民畫及猴兒關苗族服飾製作工藝;參觀少數民族“跳花節”、“坐花坡”等民俗節慶;享受“農家樂”,品嘗茨沖一條街原汁原味的雞火鍋;欣賞坪箐自然村寨的秀美與猴兒關、蜂子岩險峻的山川,啟發心智,沐浴自然之美。煤炭是陡箐鄉最為突出的礦產資源,已探明可采儲量0.8億噸,現有
煤礦5對,年產9萬噸的煤礦3對,年產量30萬噸煤礦一對,年產量15萬噸煤礦一對。
2013年完成財政總收入4757.37萬元,工業總產值完成113905萬元,農業總產值完成7226.3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648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525元。
陡箐鎮

建制沿革

2015年6月4日,省政府(黔府函[2015]129號)批覆同意水城縣撤銷陡箐苗族彝族鄉、紅岩布依族彝族苗族鄉,設定新陡箐鎮:陡箐鎮轄原陡箐苗族彝族鄉、紅岩布依族彝族苗族鄉地域,鎮政府駐陡箐村。

行政區劃

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陡箐鎮,全鎮總面積239.8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181個村民組,10727戶,41724人。

自然資源

總耕地面積27830畝,人均耕地面積0.7畝。

人口民族

有漢、苗、彝、布依、回等5個名族,少數民族占2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