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陝西理工大學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漢中市,束晚戲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美譽。創建於1958年,是具有60多年辦學歷史的省屬
普通高等學校,是全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之一,是漢中周邊陝甘川鄂渝毗鄰地區首批具有碩士授予權的高校。先後經歷漢中大學、
漢中師範學院與
北京大學漢中分校、
陝西工學院等發展階段。2001年,漢中師範學院和陝西工學院合併為陝西理工學院,2016年經
教育部批准去贈背,更名為陝西理工大學。
陝西理工大學經濟與法學學院始建於1958年,其前雄照微臭身為原漢中大學馬列主義教研室。2006年原政法系、社會科學部、思想品德教研室合併組建經濟與法學學院;2011年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併入組建新的經濟與法學學院,下設1部4系;2017年,經濟與法學學院所屬思政部和思政專業獨立成立
馬克思主義學院。學院現有法學和經濟學兩大學科門類,設有
經濟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法學3個本科專業,其中經濟學為省級特色專業和省級一流(培育)專業,法學為校級特色專業和一流專業,法學學科設有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建有“陝南綠色發展與生態補償研究中心”陝西(高校)
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漢江水源保護與陝南綠色發展研究”陝西(高校)新型智庫;建有省級教學團隊1個;建有
套用經濟學校級重點學科,區域經濟學研究、陝南生態移民研究校級科技創新團隊2個;建有檢察公益訴訟理論套用研究與實踐基地、陝南生態循環經濟科技創新平台等特色鮮明的學術研究機構和服務平台7個。
經過60餘年的錘鍊和幾代人的努力,經濟學科和法學學科已形成了以漢江水源地生態保護與生態補償研究、秦巴集中連片特困區扶貧脫貧研究、陝南山區縣域綠色循環產業發展研究為特色的套用經濟學研究方向;以資源環境法、民商法、公益訴訟理論套用研究和地方立法服務為特色的區域
法律社會學研究方向。學院依託基地和智庫兩個省級科研平台直接為地方經濟發展和政府決策提供智力支持,尋炒臘漏先後承擔了科技部重大創新政策研究專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國家自然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劃等重要項目。編制的《漢中創新國家創新試點城市實施方案》助力漢中市成功獲批“國家創新型城市”;起草的《漢中市漢江流域環境保護條例》通過
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備案;與
漢中市自然資源局合作開展的《漢中市天坑群地質遺蹟保護管理條例》立法項目為政府決策、地方立法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完成的《陝南山區生態補償扶貧脫貧新路徑研究報告》被
漢中市扶貧辦予以採用,《加快建設四個千億級骨幹園區的路徑與對策》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的肯定批示並被相關部門採納。
發展歷程
漢中大學馬列主義教研室時期
1958年5月,
中共陝西省委決定籌建漢中師範專科學校。5月28日,籌委會正式成立,開始著手選定漢中文廟為校址開始籌建工作。同年11月4日,
陝西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將漢中師範專科學校改建為漢中大學。1959年,漢中大學遷到漢中農校原址辦公。1966年學校停招,1972年學校宣布停辦。
1975年,經陝西省教育局、
漢中市教育局、陝西師範大學協商,決定成立陝西師範大學漢中分校。同年10月正式開始上課。1978年4月1日,國務院批准,恢復漢中大學並改名為漢中師範學院。4月28日教育部專文指出:原址恢復漢中大學並改名為漢中師範學院。
陝西理工大學經濟與法學學院始建於1958年,前身為原漢中大學馬列主義教研室
陝西理工學院時期
2001年6月20日,教育部發出教發函《關於同意漢中師範學院和陝西工學院合併組建陝西理工學院的通知》。9月19日,
陝西省人民政府發出函“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漢中師範學院與陝西工學院合併組建陝西理工學院的通知”,正式組建新的陝西理工學院,撤銷原兩校建制。
2006年原政法系、社會科學部、思想品德教研室合併組建經濟與法學學院;
2011年,陝西理工大學決定進行院系調整合併,原經貿系所轄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力資源與管理專業併入組建新的經濟與法學學院,下設1部5系;
2014年,陝西理工大學決定全部以二級學院建制組建各單位,經濟與法學學院應運而生;
陝西理工大學時期
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同意
陝西理工學院更名為陝西理工大學的函》正式批准陝西理工學院更名陝西理工大學,學校標識碼為4161010720,同時撤銷陝西理工學院建制。2016年6月21日,陝西省委、省政府在陝西理工大學南校區大禮堂隆重召開陝西理工大學改革發展推進會暨更名揭牌大會,時任陝西省委副書記、省長
胡和平、副省長
莊長興為陝西理工大學揭牌。
2017年,陝西理工大學經校黨委會議、黨政聯席會議研究決定以原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部為主體,組建陝西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撤銷原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部建制,原屬經濟與法學學院本科專業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併入馬克思主義學院。
組織架構
黨政機構
設有學院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學院分團委)兩辦及工會組織,黨政機構完備。
教學機構
學院現建有三系,分別是經濟學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法學系均承擔本科專業教學任務,其中,法學系設有法律碩士研究生學位點,承擔研究生教學工作。另設有實訓中心一處,下設四四室一庭,其中與教學相關的經濟學基礎套用實驗室與國際貿易教學仿真實驗室以及高標準建設的模擬法庭。
科研教學平台
學院建有多個學術研究中心和機構和服務平台。依託學院建有“陝南生態補償與綠色發展研究中心”和“漢江水源保護與陝南綠色發展新型智庫”等兩個省級研究平台。
學院現任領導
學院黨委書記、工會主席:石景全 主持學院黨委全面工作,兼管學院學生工作、工會工作
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胡儀元 主持學院行政全面工作
學院黨委委員、組織員:楊 暘 分管學院黨委組織發展工作、協助學生工作
學院副院長(教學、研究生):於君剛 分管日常教學工作、本科及研究生培養工作
學院副院長(科研):唐萍萍 分管學院各項科研項目
院長助理:劉雯 協助管理學院日常教學工作
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分團委書記:原媛 主持學生工作辦公室、學院團委全面工作
學院辦公室主任:宋希陽 主持學院辦公室各項工作
教學設定
本科生培養教育
陝西理工大學經濟與法學學院始創於1958年,現設有經濟學、法學兩大學科門類,開設經濟學、法學和國際經濟與貿易等3個本科專業,其中經濟學為省級”
一流本科“專業、省級品牌專業、省級特色專業,法學為校級一流專業和特色專業。
碩士研究生培養教育
法律碩士學位點是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的大背景下設立的。學位點依託陝西理工大學作為綜合性大學的多樣化學科屬性,根植於六十年辦學積澱,具有較強學科實力和鮮明特色。學位點擁有較強的師資力量,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講師16人,博士5人,碩士12人,同時聘任行業教師15人。聯合本地區法律實務部門組建了學緣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合理的導師隊伍和教學團隊,能夠滿足培養碩士研究生的需要。
本學位點師資團隊科研成果顯著,近5年來承擔國家級、省部級項目37項,發表論文117篇,出版學術專著13部,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項,智庫報告、諮詢報告等10餘項法律服務成果得到轉化或套用。
師資力量
省級教學名師
關嵩山教授
關嵩山,1960年出生,陝西省漢中市勉縣人,
經濟學教授,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員。自1985年起,任教於
漢中師範學院(今
陝西理工大學)。先後曾在
西北政法學院(今西北政法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1981. 9—1985.7)、經濟法學專業(2001.9-2003.9)學習經濟學和經濟法學,也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習
產業經濟學專業學習(1999.9-2001.7),曾任漢中師範學院政法系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
陝西理工大學經濟與法學學院
黨總支書記、副書記、院長、副院長。陝西理工大學科技創新團隊生態經濟研究中心負責人,經濟學省級特色專業負責人(2011年)、經濟學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負責人(2014年)。
先後主持完成國家級“全國教育科學辦”規劃課題及子課題2項、陝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項,出版教學專著1部,發表教改論文5篇;2013年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2011、2013分獲校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先後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省部級經濟類科研項目3項,主持完成省教育廳、省社科聯等廳局級社科科研項目5項。先後發表科研論文1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2011年、2013年獲陝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2015年獲評陝西省省級教學名師。
法律碩士研究生導師
校外導師:丁鵬敏(漢中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賈創(漢中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饒猛(漢中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
校內導師:王崗(陝西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陝西省監察委員會派駐監察專員)、
胡儀元(二級教授)、胡凡、羅興平、馬小花、唐萍萍、唐士梅、王敏、於君剛、余艷、余廣俊、王淑新
經濟學系
歷史沿革
1985年原漢中師範學院政法系成立經濟學教研室,1992年經陝西省教委批准設立貿易經濟(專科)專業,從1993年開始招生,至2004年共招收貿易經濟專科學生276人;2000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經濟學本科專業,2001年正式開始招生,至2020年7月,已畢業16屆學生1200餘人。
師資隊伍和科研團隊
經濟學系師資精幹,結構最佳化,教學經驗豐富、科研成果顯著。現有教師專任教師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講師6人,教師中博士(含在讀博士)5人。經濟學系成員見下表:
辦學特色和辦學理念
區域經濟學為校級重點學科;
政治經濟學為校級精品課程;2011年經濟學專業獲批省級特色專業、2014年獲批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015獲批省級教學團隊、2015年
關嵩山教授獲評陝西省教學名師,2019年獲批陝西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項目,2020年擬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項目。
近年來,在“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金融精英挑戰賽、網路商務創新大賽、優秀調研成果賽等學科賽事中,先後帶動經濟學及其它專業1000餘名學生參賽,共獲得各賽事的國家級、省級和校級一等獎15項、二等獎50項,三等獎160項,學生參賽面達80%,獲獎面達36%。
法學系
師資隊伍
法學系成立於2012年,前身是1992年原漢中師範學院政法系創設法學教研室。法學系現有教師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講師6人,漢江學者2人,教育部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1人,入選教育部“雙千計畫”2人。
| | | | |
| | | | |
| | | | 中國環境資源法研究會常務理事、陝西省人大立法諮詢專家、 陝西省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會長 |
| | | 副教授、漢中市人大代表、陝西理工大學教學名師,教育部“ 雙千計畫” | 漢中市法學會常務理事、 陝西銳博律師事務所律師、漢中市人大立法諮詢專家、漢中市普法法治教育宣講團成員 |
| | | 副教授、法學學生黨支部書記,入選教育部“雙千計畫” | |
| | | | 漢中市法學會理事、陝西興振業律師事務所律師、 漢中市中級人民法院廉政監督員、漢中市普法法治教育宣講團成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才培養
法學系堅持“法澤吾民,學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和套用型法律職業人才的培養方向,堅持職業資格認證與
法學教育深度銜接,逐步形成了“面向西部,面向基層,培養套用型法律人才”的人才培養特色。近年來學生
司法考試一次性通過率在30%以上,考取研究生率在10%以上,公務員錄用率在15%左右。2009年,法學專業成為校級特色專業。
學術研究
法學系自2012年成立以來,學術研究工作成績斐然。全系教師主持、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和廳局級科研項目近20項,公開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榮獲廳級以上獎勵2項。
社會服務
長期以來,法學系教師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擔任漢中市、及各區(縣)人民政府法律顧問、漢中市普法法治教育宣講團成員、兼職律師等,努力做好法律服務與普法宣傳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國際經濟
歷史沿革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始建於2000年,其前身為
陝西理工學院經濟貿易系。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專業於2001年開始招生,截止2020年7月,已畢業16屆,計1300餘人。
師資情況
國貿系現有專職教師10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講師5名,其中博士2人,碩士7人,副高職稱以上占50%,碩士以上占90%,1人擔任省經濟學會理事;2人被
漢中市人民政府聘任為經濟顧問。國貿系教師組建了陝南生態移民科技創新團隊和秦巴山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積極開展科研工作,以產業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為研究方向,取得了豐碩成果。2010年以來,教師主持國家級項目3項,省廳級以上項目10項,出版學術專著或教學參考書籍5部,發表科研論文20餘篇,獲得省級獎勵科研成果2項。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將繼續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加大學科建設力度,爭取儘早增列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和區域經濟學碩士學位授權點。
科研實力
現有科研團隊
現有省級“經濟學專業核心建設團隊”、校級“區域經濟學”團隊等重點科研力量
同期建有漢江水源保護與陝南綠色高質量發展創新團隊、“陝南綠色發展與生態補償研究中心”陝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漢江水源保護與陝南綠色發展研究”陝西高校新型智庫等綜合實力強、產學研產出水平與所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等平台團隊
科研平台建設
學院現建有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陝南綠色發展研究中心、陝南生態循環經濟科技創新平台、秦巴山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陝南生態經濟研究中心、陝南移民研究中心和企業諮詢策劃中心等多個學術機構和服務平台。
依託學校建有“陝南生態補償與綠色發展研究中心”和“漢江水源保護與陝南綠色發展新型智庫”兩個省級研究平台。
陝南綠色發展與生態補償研究中心(簡稱綠研中心)是新獲批的陝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陝教技辦[2018]11號),其依託單位是陝西理工大學,主體承建力量是經濟與法學學院。綠研中心是學校直屬、獨立設定的科研實體,擁有獨立的辦公室、研究室、資料室,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必備的科研設施條件。
經過60餘年的錘鍊和幾代人的努力,經濟學科和法學學科已形成了以漢江水源地生態保護與生態補償研究、秦巴集中連片特困區扶貧脫貧研究、陝南山區縣域綠色循環產業發展研究為特色的套用經濟學研究方向;以資源環境法、民商法、公益訴訟理論套用研究和地方立法服務為特色的區域
法律社會學研究方向。學院依託基地和智庫兩個省級科研平台直接為地方經濟發展和政府決策提供智力支持,先後承擔了科技部重大創新政策研究專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國家自然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劃等重要項目。編制的《漢中創新國家創新試點城市實施方案》助力漢中市成功獲批“國家創新型城市”;起草的《漢中市漢江流域環境保護條例》通過
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備案;與
漢中市自然資源局合作開展的《漢中市天坑群地質遺蹟保護管理條例》立法項目為政府決策、地方立法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完成的《陝南山區生態補償扶貧脫貧新路徑研究報告》被
漢中市扶貧辦予以採用,《加快建設四個千億級骨幹園區的路徑與對策》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的肯定批示並被相關部門採納。
發展歷程
漢中大學馬列主義教研室時期
1958年5月,
中共陝西省委決定籌建漢中師範專科學校。5月28日,籌委會正式成立,開始著手選定漢中文廟為校址開始籌建工作。同年11月4日,
陝西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將漢中師範專科學校改建為漢中大學。1959年,漢中大學遷到漢中農校原址辦公。1966年學校停招,1972年學校宣布停辦。
1975年,經陝西省教育局、
漢中市教育局、陝西師範大學協商,決定成立陝西師範大學漢中分校。同年10月正式開始上課。1978年4月1日,國務院批准,恢復漢中大學並改名為漢中師範學院。4月28日教育部專文指出:原址恢復漢中大學並改名為漢中師範學院。
陝西理工大學經濟與法學學院始建於1958年,前身為原漢中大學馬列主義教研室
陝西理工學院時期
2001年6月20日,教育部發出教發函《關於同意漢中師範學院和陝西工學院合併組建陝西理工學院的通知》。9月19日,
陝西省人民政府發出函“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漢中師範學院與陝西工學院合併組建陝西理工學院的通知”,正式組建新的陝西理工學院,撤銷原兩校建制。
2006年原政法系、社會科學部、思想品德教研室合併組建經濟與法學學院;
2011年,陝西理工大學決定進行院系調整合併,原經貿系所轄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力資源與管理專業併入組建新的經濟與法學學院,下設1部5系;
2014年,陝西理工大學決定全部以二級學院建制組建各單位,經濟與法學學院應運而生;
陝西理工大學時期
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同意
陝西理工學院更名為陝西理工大學的函》正式批准陝西理工學院更名陝西理工大學,學校標識碼為4161010720,同時撤銷陝西理工學院建制。2016年6月21日,陝西省委、省政府在陝西理工大學南校區大禮堂隆重召開陝西理工大學改革發展推進會暨更名揭牌大會,時任陝西省委副書記、省長
胡和平、副省長
莊長興為陝西理工大學揭牌。
2017年,陝西理工大學經校黨委會議、黨政聯席會議研究決定以原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部為主體,組建陝西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撤銷原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部建制,原屬經濟與法學學院本科專業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併入馬克思主義學院。
組織架構
黨政機構
設有學院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學院分團委)兩辦及工會組織,黨政機構完備。
教學機構
學院現建有三系,分別是經濟學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法學系均承擔本科專業教學任務,其中,法學系設有法律碩士研究生學位點,承擔研究生教學工作。另設有實訓中心一處,下設四四室一庭,其中與教學相關的經濟學基礎套用實驗室與國際貿易教學仿真實驗室以及高標準建設的模擬法庭。
科研教學平台
學院建有多個學術研究中心和機構和服務平台。依託學院建有“陝南生態補償與綠色發展研究中心”和“漢江水源保護與陝南綠色發展新型智庫”等兩個省級研究平台。
學院現任領導
學院黨委書記、工會主席:石景全 主持學院黨委全面工作,兼管學院學生工作、工會工作
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胡儀元 主持學院行政全面工作
學院黨委委員、組織員:楊 暘 分管學院黨委組織發展工作、協助學生工作
學院副院長(教學、研究生):於君剛 分管日常教學工作、本科及研究生培養工作
學院副院長(科研):唐萍萍 分管學院各項科研項目
院長助理:劉雯 協助管理學院日常教學工作
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分團委書記:原媛 主持學生工作辦公室、學院團委全面工作
學院辦公室主任:宋希陽 主持學院辦公室各項工作
教學設定
本科生培養教育
陝西理工大學經濟與法學學院始創於1958年,現設有經濟學、法學兩大學科門類,開設經濟學、法學和國際經濟與貿易等3個本科專業,其中經濟學為省級”
一流本科“專業、省級品牌專業、省級特色專業,法學為校級一流專業和特色專業。
碩士研究生培養教育
法律碩士學位點是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的大背景下設立的。學位點依託陝西理工大學作為綜合性大學的多樣化學科屬性,根植於六十年辦學積澱,具有較強學科實力和鮮明特色。學位點擁有較強的師資力量,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講師16人,博士5人,碩士12人,同時聘任行業教師15人。聯合本地區法律實務部門組建了學緣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合理的導師隊伍和教學團隊,能夠滿足培養碩士研究生的需要。
本學位點師資團隊科研成果顯著,近5年來承擔國家級、省部級項目37項,發表論文117篇,出版學術專著13部,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項,智庫報告、諮詢報告等10餘項法律服務成果得到轉化或套用。
師資力量
省級教學名師
關嵩山教授
關嵩山,1960年出生,陝西省漢中市勉縣人,
經濟學教授,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員。自1985年起,任教於
漢中師範學院(今
陝西理工大學)。先後曾在
西北政法學院(今西北政法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1981. 9—1985.7)、經濟法學專業(2001.9-2003.9)學習經濟學和經濟法學,也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習
產業經濟學專業學習(1999.9-2001.7),曾任漢中師範學院政法系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
陝西理工大學經濟與法學學院
黨總支書記、副書記、院長、副院長。陝西理工大學科技創新團隊生態經濟研究中心負責人,經濟學省級特色專業負責人(2011年)、經濟學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負責人(2014年)。
先後主持完成國家級“全國教育科學辦”規劃課題及子課題2項、陝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項,出版教學專著1部,發表教改論文5篇;2013年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2011、2013分獲校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先後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省部級經濟類科研項目3項,主持完成省教育廳、省社科聯等廳局級社科科研項目5項。先後發表科研論文1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2011年、2013年獲陝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2015年獲評陝西省省級教學名師。
法律碩士研究生導師
校外導師:丁鵬敏(漢中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賈創(漢中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饒猛(漢中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
校內導師:王崗(陝西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陝西省監察委員會派駐監察專員)、
胡儀元(二級教授)、胡凡、羅興平、馬小花、唐萍萍、唐士梅、王敏、於君剛、余艷、余廣俊、王淑新
經濟學系
歷史沿革
1985年原漢中師範學院政法系成立經濟學教研室,1992年經陝西省教委批准設立貿易經濟(專科)專業,從1993年開始招生,至2004年共招收貿易經濟專科學生276人;2000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經濟學本科專業,2001年正式開始招生,至2020年7月,已畢業16屆學生1200餘人。
師資隊伍和科研團隊
經濟學系師資精幹,結構最佳化,教學經驗豐富、科研成果顯著。現有教師專任教師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講師6人,教師中博士(含在讀博士)5人。經濟學系成員見下表:
辦學特色和辦學理念
區域經濟學為校級重點學科;
政治經濟學為校級精品課程;2011年經濟學專業獲批省級特色專業、2014年獲批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015獲批省級教學團隊、2015年
關嵩山教授獲評陝西省教學名師,2019年獲批陝西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項目,2020年擬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項目。
近年來,在“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金融精英挑戰賽、網路商務創新大賽、優秀調研成果賽等學科賽事中,先後帶動經濟學及其它專業1000餘名學生參賽,共獲得各賽事的國家級、省級和校級一等獎15項、二等獎50項,三等獎160項,學生參賽面達80%,獲獎面達36%。
法學系
師資隊伍
法學系成立於2012年,前身是1992年原漢中師範學院政法系創設法學教研室。法學系現有教師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講師6人,漢江學者2人,教育部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1人,入選教育部“雙千計畫”2人。
| | | | |
| | | | |
| | | | 中國環境資源法研究會常務理事、陝西省人大立法諮詢專家、 陝西省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會長 |
| | | 副教授、漢中市人大代表、陝西理工大學教學名師,教育部“ 雙千計畫” | 漢中市法學會常務理事、 陝西銳博律師事務所律師、漢中市人大立法諮詢專家、漢中市普法法治教育宣講團成員 |
| | | 副教授、法學學生黨支部書記,入選教育部“雙千計畫” | |
| | | | 漢中市法學會理事、陝西興振業律師事務所律師、 漢中市中級人民法院廉政監督員、漢中市普法法治教育宣講團成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才培養
法學系堅持“法澤吾民,學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和套用型法律職業人才的培養方向,堅持職業資格認證與
法學教育深度銜接,逐步形成了“面向西部,面向基層,培養套用型法律人才”的人才培養特色。近年來學生
司法考試一次性通過率在30%以上,考取研究生率在10%以上,公務員錄用率在15%左右。2009年,法學專業成為校級特色專業。
學術研究
法學系自2012年成立以來,學術研究工作成績斐然。全系教師主持、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和廳局級科研項目近20項,公開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榮獲廳級以上獎勵2項。
社會服務
長期以來,法學系教師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擔任漢中市、及各區(縣)人民政府法律顧問、漢中市普法法治教育宣講團成員、兼職律師等,努力做好法律服務與普法宣傳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國際經濟
歷史沿革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始建於2000年,其前身為
陝西理工學院經濟貿易系。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專業於2001年開始招生,截止2020年7月,已畢業16屆,計1300餘人。
師資情況
國貿系現有專職教師10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講師5名,其中博士2人,碩士7人,副高職稱以上占50%,碩士以上占90%,1人擔任省經濟學會理事;2人被
漢中市人民政府聘任為經濟顧問。國貿系教師組建了陝南生態移民科技創新團隊和秦巴山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積極開展科研工作,以產業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為研究方向,取得了豐碩成果。2010年以來,教師主持國家級項目3項,省廳級以上項目10項,出版學術專著或教學參考書籍5部,發表科研論文20餘篇,獲得省級獎勵科研成果2項。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將繼續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加大學科建設力度,爭取儘早增列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和區域經濟學碩士學位授權點。
科研實力
現有科研團隊
現有省級“經濟學專業核心建設團隊”、校級“區域經濟學”團隊等重點科研力量
同期建有漢江水源保護與陝南綠色高質量發展創新團隊、“陝南綠色發展與生態補償研究中心”陝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漢江水源保護與陝南綠色發展研究”陝西高校新型智庫等綜合實力強、產學研產出水平與所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等平台團隊
科研平台建設
學院現建有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陝南綠色發展研究中心、陝南生態循環經濟科技創新平台、秦巴山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陝南生態經濟研究中心、陝南移民研究中心和企業諮詢策劃中心等多個學術機構和服務平台。
依託學校建有“陝南生態補償與綠色發展研究中心”和“漢江水源保護與陝南綠色發展新型智庫”兩個省級研究平台。
陝南綠色發展與生態補償研究中心(簡稱綠研中心)是新獲批的陝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陝教技辦[2018]11號),其依託單位是陝西理工大學,主體承建力量是經濟與法學學院。綠研中心是學校直屬、獨立設定的科研實體,擁有獨立的辦公室、研究室、資料室,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必備的科研設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