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狼尾草

陝西狼尾草

陝西狼尾草(學名:Pennisetum shaanxiense S. L. Chen et Y. X. Jin),多年生。稈直立或稍傾斜。葉鞘密生疣毛,近鞘口尤多;葉舌極短,;葉片線形。圓錐花序長10-20厘米,寬1.5-2厘米;主軸密生或疏生短硬毛;總梗不明顯;剛毛紫色,基部生柔毛而呈羽毛狀;小穗通常單生,卵狀披針形;第二穎長約為小穗1/3-1/2,先端漸尖;第一小花大多雄性,罕中性,第一外稃與小穗等長,具5-7脈,內稃狹窄或缺;第二小花兩性,第二外稃具5-7脈;花葯頂端無毫毛;花柱基部聯合。葉片表皮細胞結構為上下表皮不同。花果期7-11月。

產中國陝西、甘肅等省;多生於海拔500-1100米山坡路邊。全草、根:甘,平。明目,散血。用於目赤腫痛。根:甘,平。清肺止咳,解毒。用於肺熱咳嗽,咯血,瘡毒。

(概述圖片參考:)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陝西狼尾草
  • 拉丁學名:Pennisetum shaanxiense S. L. Chen et Y. X. Jin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禾本目
  • 禾本科
  • 狼尾草屬
  • :陝西狼尾草 
  • 分布區域:中國陝西、甘肅等省
  • 命名者及年代:S. L. Chen et Y. X. Jin,1984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生長習性,發生規律,危害防治,主要危害,防治措施,主要價值,藥用,飼料,

形態特徵

多年生。直立或稍傾斜,高80-150厘米。葉鞘密生疣毛,近鞘口尤多;葉舌極短, 具長約2.5毫米纖毛;葉片線形,長30-50厘米,寬0.5-1.5厘米,兩面近光滑,邊緣粗糙,近基部具疣毛。
圓錐花序長10-20厘米,寬1.5-2厘米(包括剛毛);主軸密生或疏生短硬毛;總梗不明顯,殘留在主軸上的總梗極短或呈一束纖毛;剛毛紫色,長1-3厘米,最長者為小穗3-4倍,基部生柔毛而呈羽毛狀;小穗通常單生,卵狀披針形,長5-6毫米;第一穎卵形,近膜質,長約2毫米,無脈或具1脈,先端鈍或齧齒狀;第二穎長約為小穗1/3-1/2,先端漸尖,具1-3脈;第一小花大多雄性,罕中性,第一外稃與小穗等長,具5-7脈,內稃狹窄或缺;第二小花兩性,第二外稃具5-7脈;鱗被2,楔形;雄蕊3,花葯頂端無毫毛;花柱基部聯合。
葉片表皮細胞結構為上下表皮不同;上表皮脈間中央3-5行為筒狀五角形、壁厚、有波紋長細胞,兩邊為長筒狀、壁厚、有波紋長細胞,偶有短細胞;下表皮脈間為長筒狀、壁厚、有波紋長細胞與短細胞交叉排列。花果期7-11月。

產地生境

產中國陝西、甘肅等省;多生於海拔500-1100米山坡路邊。

生長習性

喜光照充足的生長環境,耐旱、耐濕,亦能耐半陰,且抗寒性強。適合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當氣溫達到20度以上時,生長速度加快。耐旱,抗倒伏,無病蟲害。

發生規律

為一年生晚春性雜草。以種子繁殖,一般4月中旬至5月份種子發芽出苗,發芽適溫為15-30℃,5月上、中旬大發生高峰期,8-10月份為結實期。種子可借風、流水與糞肥傳播,經越冬休眠後萌發。

危害防治

主要危害

  1. 與農物爭奪水分、養分和光能
    雜草根系發達,吸收土壤水分和養分的能力很強,而且生長優勢強,耗水、耗肥常超過作物生長的消耗。雜草的生長優勢強,株高常高出作物,影響作物對光能利用和光合作,干擾並限制作物的生長。
  2. 雜草是作物病害和蟲害的中間寄主
    不少雜草是年生或多年生植物,病菌和害蟲常年在雜草上或根部寄生或過冬,次年春天再遷移到作物上進行危害。
  3. 降低農作物產量和品質
    由於雜草的直接和間接(病蟲害傳播)危害,會明顯影響作物產量和品質。
  4. 影響人、畜健康
    如麥田雜草毒麥和種子,含有毒麥鹼,混入小麥粒內,可引起人和牲畜中毒;蒼耳籽內也含有毒物質,誤食多量後,會造成人、畜中毒。
  5. 增加管理用工和生產成本
    雜草較多的農田,其除草的用工量消耗多,同時由於大量用工,增加了生產成本。

防治措施

  1. 合理輪作
    這是改變雜草生態環境抑制和減輕雜草危害的重要農業措施。
  2. 物理除草
    最常用的是利用地膜覆蓋,提高地膜和土表溫度,燙死雜草幼苗,或抑制雜草生長。
  3. 土壤耕作
    利用犁、耙、中耕機等農具,在不同時間和季節進行耕作,對雜草有殺除作用。
  4. 人工除草
    適生範圍廣,傳播途徑多,因此,對蘋果園四周及果園內要適時中耕2-3次,把雜草消滅在幼苗階段。
  5. 藥劑防除
    可用克蕪蹤,拉索、撲草淨、敵草隆等除草劑防除。

主要價值

藥用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涼血明目。用於肺熱咳嗽,咯血,目赤腫痛,癰腫瘡毒。
  1. 《分類草藥性》:治瘡毒,咳嗽,通經散寒。
  2. 《四川中藥志》:清肺熱,止咳,通經絡,治瘡毒。
全草、根(狼尾草):甘,平。明目,散血。用於目赤腫痛。根:甘,平。清肺止咳,解毒。用於肺熱咳嗽,咯血,瘡毒。

飼料

草中粗脂肪、粗蛋白、粗纖維、無氮浸出物和灰分的含量高,營養豐富,是一種高檔的飼料牧草,為牛、羊、兔、鵝、魚等動物所喜食。亦作為草食畜類和魚類良好的飼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