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師範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陝西師範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陝西師範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在陝西師範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創建於2011年,目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有博士生指導教師8人,國家“千人計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入選者2 人。所有教師均具有博士學位,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或進行過博士後研究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50%以上,形成了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和學緣結構比較合理的學術研究隊伍。圍繞精細材料的製備、結構與性能研究,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感測薄膜材料、文物保護材料、功能液晶材料、光電功能材料及納米材料與感測器等特色研究方向。學院擁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陝西省大分子科學重點實驗室和何崇本能源新材料及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各類實驗儀器設備達2000餘萬元,實驗室面積達7000平方米。近五年,先後主持國家“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及企業橫向項目40餘項,成功完成多項工程轉化項目,獲省部級一等獎1項,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1篇。SCI源期刊上發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相關的SCI 源刊論文150餘篇,擁有國家發明專利10餘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師範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外文名: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院長:劉宗懷 
  • 書記:楊千社  
  • 副院長:胡道道
現任領導,專業設定,科研項目,科研簡介,概述,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工程研究,液晶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光電功能材料研究,

現任領導

院長:劉宗懷 書記:楊千社 副院長:胡道道
陝西師範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專業設定

材料化學(非師範):本科,學制4年,修業年限3-6年,授理學學士學位。培養系統掌握材料科學的基本理論與技術,具備材料化學相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及其相關的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研究、科技開發、工藝設計、生產和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材料科學導論、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現代材料分析技術、複合材料、結構化學、儀器分析、化工基礎等。主要專業實驗有:無機非金屬材料實驗、高分子材料實驗等。

科研項目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方向
1、電影膠片扭曲變形機理及修復研究. 自然科學基金. 2011.01-2011.12. 10萬元。
2、金普軍,教育部青年基金《九連墩楚墓出土戰國漆器測試分析》
光電功能材料方向
3、劉宗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納米層狀電極材料的納米層結構調控及電容性能研究(51172137),60萬,2012年1月-2015年12月。
4、楊合情,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新型氧化銦納米結構的設計合成與感測特性,項目號:2010JM2011

科研簡介

概述

自2001年成立陝西師範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以來,經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以精細材料製備、結構與性能研究的學科發展特色戰略更加凸顯。目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學科已經形成了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工程、液晶及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光電功能材料3個特色鮮明、相對穩定的學科研究群體。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工程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員、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獲得者李玉虎教授為學術帶頭人,以胡道道教授等為學術骨幹,以博士研究生及碩士研究生為主要研究力量,以精湛技藝文物保護專業技術人員為工程轉化主力,從事與文物材料保護相關基礎、開發與工程套用研究。逐漸形成了“以物理與化學基本原理為指導,從微觀、介觀和巨觀多層次揭示文物病害本質,並依此指導文物保護材料篩選與工藝最佳化,最終實現文化遺產保護從套用基礎研究到工程轉化”的研究模式”。基於長期積澱,2006年與陝西翰青文獻文物保護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成功申報組建了文化遺產保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構建了以文物保護為特色的校企聯合體,成為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及人才培養基地。
本研究方向集中表現在:(1)褪變檔案字跡恢復材料研究:利用薄層層析、膠粒原位形成與吸附等原理,建立的檔案字跡顯現與加固、酸解紙質保護系列新方法成為我國檔案保護領域的標誌性成果;(2)影像資料修復保護材料研究:利用薄膜表面光散射、介質對霉變蛋白的變性作用、高分子相轉變原理等,建立的劃痕與霉變膠片修復、醋酸綜合症病害治理等系列研究成果,有效地解決了醋酸纖維素片基的多重頑症;(3)古代壁畫、文物彩繪病害治理材料研究:首次揭示了光散射與彩繪褪色關聯性,建立的基於高折光指數高分子材料及非揮發性增塑劑填充彩繪表面裂隙消除光散射,為彩繪顯現與加固開闢了嶄新途徑;(4)土遺址防風化研究:依據土壤組成與結構特點,利用特徵溶劑及特徵加固劑對土壤微觀結構及組成的穩定作用,實現了溫和條件下土壤團粒結構原位交聯固定化。從根本上避免了土遺址保護中因組成及微觀結構在保護前後較大差異性而引起其他負面病害的產生,為解決土遺址保護世界性難題創建了一項嶄新技術。
近十年以來,本研究方向先後兩次獲國家發明三等獎、國家文物局科學與技術創新二等獎、國家檔案局科技進步一等獎和陝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獎勵。承擔科技部支撐計畫項目1項、國家自然基金科學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基金項目及企業橫向項目10項,完成了多項文物保護工程項目,授權中國發明專利5項。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Journal of the Physical Chemistry B,Soft Matter等國內外著名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液晶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員安忠維教授為學術帶頭人,以陳新兵教授等為學術骨幹,以博士研究生及碩士研究生為主要研究力量,主要從事液晶材料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基礎與套用研究,新型液晶材料及特種功能高分子的設計與合成、相應複合材料製備及材料性能表征、材料結構與性能模擬等。從器件性能對液晶材料的要求入手,利用分子工程學的知識和原理,先後設計合成了百數種液晶分子單體,其中數十種被廣泛套用於各類液晶顯示器並創造了數億元人民幣/年的效益。
本研究方向集中表現在:(1)功能性液晶材料研究:建立了由苯、環己烯和醯氯一步常溫合成環己烷類液晶的新工藝;發明和實現了環己烷順反轉型的新方法;採用分子薄膜蒸餾技術,實現了液晶材料純化技術的突破,成為高端液晶材料製造的國際通用標準方法;摸索出液晶材料新配方設計、篩選的科學模式,成功研製出我國首款寬溫彩色TFT用混合液晶材料,該成果2005年被評為中國“十、五”重大科技創新成果。(2)快速回響型液晶材料的開發及套用研究:通過向液晶分子結構中引入乙撐橋鍵來有效降低化合物粘度,不僅利用末端烯丁基結構可降低粘度、增加液晶相穩定性,而且可以改善混合液晶配方的相容性。(3)功能高分子材料基礎研究:進行特種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設計與合成、相應複合材料的製備以及材料性能表征、材料結構與性能模擬等。通過高分子材料材料的可控設計與合成,製備出不同形狀的結構材料並獲取相關材料微觀結構與其光、電、磁等性能的關聯性。
近十年以來,本研究方向先後主持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MCR1-II混合液晶材料開發”和“MCRI-Ⅲ 混合液晶開發”、國家經貿委“雙高一優”項目“TN型液晶材料產業化工程”、國防科工委重點基礎研究項目“彩色液晶材料開發研究”、陝西省科委工業化項目“TN型液晶材料產業化”等多個項目,經費合計4000萬元以上,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8件,應邀在國際液晶大會做大會報告兩次。在Liquid Crystal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Journal of the Physical Chemistry B等國內外著名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90餘篇。

光電功能材料研究

本研究群體以劉宗懷教授為學術帶頭人,楊祖培教授、楊合情教授和曾京輝教授等為學術骨幹,以博士研究生及碩士研究生為主要研究力量,從事新型光電功能材料的基礎及套用研究。主要從事納米儲能材料及超電容性能,無鉛壓/鐵電陶瓷材料,納米材料與感測器件及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材料的研究。逐漸形成了“以新的概念和原理為指導,以提高材料性能及拓展其功能為目標,以實現新型光電功能材料套用為目的”的研究模式。
本研究方向集中表現在:(1)納米儲能材料及其超電容性能研究:開發了一系列基於剝離/重組技術製備納米功能材料新技術;以具有快速電荷轉移與存貯雙重特性納米級層狀材料為基礎材料,藉助不同電性金屬氧化物納米層狀材料的組裝反應,製備了一系列大容量、高功率及高能量密度超級電容器用納米電極材料,改善了超級電容器的穩定性和能量密度。(2)無鉛壓/鐵電陶瓷材料研究:揭示了無鉛壓/鐵電陶瓷組成和微觀結構與其電性能的關聯性,建立了一系列製備該類陶瓷材料的新技術,實現了製備材料在壓電蜂鳴器上的器件化;開發了具有高介電常數、低介電損耗及良好頻率的巨介電陶瓷材料,實現了陶瓷元器件小型化、多層片式化和無源集成化。(3)半導體納米材料及其器件研究:運用溶膠-凝膠法,製備了鑲嵌在SiO2玻璃中的C、Ge、InAs、AlP、InP量子點, 解決了VI和III-V半導體與SiO2玻璃複合這一難題;製備出了不同微結構的氧化物和硒化物納米材料,發現了一系列新的納米結構,設計、製備了氨氣和乙醇等氣體感測器。(4)納米材料與器件研究:納米及納米結構材料的結構、性質及其在能源轉化、存儲催化等方面的套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電極材料用新型染料的合成、組裝及量子點熱載流子和多激子過程研究。
近十年以來,本研究方向先後主持國家高技術發展計畫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何崇本能源新材料及技術研究項目、教育部和人事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基金項目及陝西省和西安市等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多項,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8項,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等國內外著名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3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