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境域
陝西太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鄠邑區太平峪內。
距西安44公里,鹹陽60公里,總面積6085公頃。海拔在880米---3000米之間,最高是冰晶頂3015米。
資源情況
(1)資源特點:
景區旅遊資源以自然景觀為主體,其中尤以水域風光、地質地貌和植物景觀為特色。旅遊資源覆蓋7個主類、22個亞類和53個基本類型,總量達數百的典型旅遊資源單體,並組合形成了5大分景區,100餘個景點。
主要資源類型及特點如下:
①地質地貌遺蹟典型:
景區是西安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核心園區,為冰晶頂韌性剪下帶與構造混合岩化園區,是秦嶺造山帶的經典地段。本景區內集中展現了是多期、多樣俯衝碰撞造山構造和陸內造山構造的地質構造特徵,斷層、節理、褶皺發育,混合花崗岩、細粒花崗岩、板狀花崗岩等密布,是研究造山帶形成、發展、演化的天然實驗室。景區內山峰突兀,溝谷遍布,懸崖高聳,奇石林立,呈現了豐富典型的山地地貌景觀。黃羊壩北方罕有的近千米總落差瀑布群、月宮潭巍峨的峽谷斷崖,構成了大秦嶺最具代表性的山地地質地貌景觀。
②瀑布成群,北方罕有:
景區內自然山水獨特,豐沛的水量、複雜的地質構造和巨大的地貌垂直落差,發育了朱雀太平生態旅遊景區豐富多樣的瀑布景觀。千米高差內,分布了彩虹瀑布、仙鶴橋瀑布、蛟龍瀑布、煙霞瀑布、玉帶瀑布、雷風槽瀑布、龍口瀑布、鐘潭瀑布、掛天飛瀑等16大瀑布,姿態萬千,讓遊客在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時,流連忘返。特別是黃羊壩瀑布群,密集分布於從海拔980米直到海拔1800米的山地,形態各異、獨具特色,瀑布的數量之多、總落差之大為秦嶺之最,在我國北方也極為罕見。
其中,最為有名的彩虹瀑布,位於海拔1811米的高度 ,為斷崖懸空型瀑布,最大落差百餘米,水流凌空而下,數十米內激起千層霧,陽光下可見七彩飛虹,令人震撼。
仙鶴橋瀑布為傾斜式瀑布,由於億萬年來水流的不斷沖刷,在瀑布水體景觀上部,使得兩條岩石斷層交匯部位被侵蝕而成天然的 “天生橋”奇觀,讓遊客嘆為觀止。
③繁花似錦,國內為最:
景區內有近600多種古樹名木和鮮花異草,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科學研究價值。特別是太平峪內的紫荊花,生長在海拔900—1400米之間。每年4月,萬畝“紫荊花海”競相綻放,漫山遍野的一片紫色的花海簇擁在山坡之上,爭奇鬥豔,嬌艷絢麗、燦若圖繡。
自發現天然紫荊花海後,2003年和2016年中央電視台曾專題報導,在全國生態旅遊界引起轟動。2005年中國林科院專家親赴景區考察紫荊資源,認為零星的紫荊樹在秦嶺山中偶爾可見,但如此大面積的天然紫荊花集中分布生長是絕無僅有的,確認其為秦嶺山脈最大的種群。萬畝的野生紫荊規模,在國內也無出其右者,被遊客譽為“大秦嶺的天然絕景”。
紫荊花海中一棵直徑1米多粗的紫荊樹,其鮮艷奇麗和幽香撲鼻而遠近馳名,專家評價其實屬罕見,被稱為“紫荊王”。北宋著名理學家程灝曾寫詩為證“老生衰病畏暑濕,思卜戶杜開紫荊”。據中國林科院植物專家考證,景區內的紫荊是我國紫荊最早的發源地,故有“天下紫荊,源系太平”之說。
④生物物種繁多珍稀
景區森林覆蓋率超過96%,豐富的森林資源和山地環境,孕育了豐富多樣的生物物種,有各種草本植物800多種,野生動物250餘種,堪稱大秦嶺天然的物種基因庫,滋養了金絲猴、紅腹角雉等珍稀物種;秦嶺梁純淨、自然的高海拔生態系統,吸引了羚牛、黑熊在此出沒;特別是天然形成的萬畝紫荊花海、紅樺林,鮮艷綺麗、蔚為壯觀,被譽為“大秦嶺的天然絕景”。
主要景點
綜述:太平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宜人,景區分為:石門、黃羊壩、棲禪谷(月宮潭)、樺林灣、秦嶺梁五大景區。漫步園中賞盡四季美景,春觀天然萬畝紫荊花海,夏遊奇山秀水八瀑白練,秋賞漫山紅葉色彩斑斕,冬覽玉樹瓊枝冰雕玉琢原始松林。
石門分景區
主要以石景、花景和水景為主題。沿路而行,怪石嶙峋,兩山夾峙,懸崖陡峭,清流之畔,野花送香。景區以歐陽洵題字的巨石“石門”而得名,這裡怪石嶙峋,山迴路轉,巨石形態各異從而形成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景觀。
黃羊壩分景區
這裡是“鮮花”於“瀑布”的海洋,從天然萬畝紫荊花海至千尺彩虹飛瀑,流水縈迴,山花爛漫,清香溢遠,尤其八瀑十八潭在我國北方獨領風騷。這裡共有大小瀑布12處,瀑布最大落差達到百餘米,水流順巨石噴濺而下,四散的水花由於陽光的反射和折射形成數道彩虹,唯美壯觀。
月宮潭(棲禪谷)分景區
景區面積1240公頃,全長3.3公里,南北走向,全程為無障礙設計。谷內四季環境清雅、奇花異草應時開放;河道終年清流不斷,飛瀑幽潭隨處可見;山勢險峻連綿,石峽深邃;蟲鳴鳥語,動靜相宜。
谷內月宮潭、憐心瀑、地隙潭等優美的自然景觀,都有美好的故事流傳下來,令人回味。鳩摩羅什生平故事和十八羅漢等雕塑突出了佛教文化的意味。佛教文化主題使前來此地的遊客朋友們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時也能夠了解鳩摩羅什大師一生的傳奇故事,彰顯他翻譯佛經、弘揚佛法,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秦嶺梁分景區
景區山勢險峻,峭壁林立,森林茂密,讓您融入大自然,使您真正體會到原始森林風光的自然樂趣。
樺林灣景區 蒼勁古老的落葉松原始純林,頂風傲雪的冷杉純林,這裡分布著成片的天然紅樺林。樹幹赤紅,剝落的皮層隨風飄舞,據說紅樺皮是過去男女之間表達愛情的信物野生動物常出沒於林間,煞是奇特。紅樺迎風的景觀由此得名。
開發建設
基礎建設
2009年3月,太平國家森林公園的太平客運索道建成投入運營。
2015年4月,太平公園高山滑道正式運營。
2015年7月25日,開通太平國家森林公園旅遊班線。
2015年8月10日,朱雀太平森林公園自媒體訂票系統正式投入運行。
2016年5月28日,太平公園新遊客服務中心落成。
品牌建設
1997年為了調整產業結構建立前身——戶縣太平林場。
1999年經陝西省工商及旅遊管理部門同意批准定名為陝西太平森林公園。
2004年12月,晉升為國家森林公園。
2004年開始,每年4月舉辦“紫荊花節”活動。
2010年7月,經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10年12月,西安市政府認定為“西安服務業名牌”。
2011年9月,陝西旅遊商品博覽會組委會評定為“十大最具魅力旅遊景區景點。
2012年元月,由西安旅遊集團、西安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戶縣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三方股東共同發起成立西安秦嶺朱雀太平國家森林公園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朱雀太平公司進行統一專業化的運營管理。
2013 、2014年,景區連續兩年被評為“年度自然魅力景區”稱號;
2014年,榮獲“絲路起點看西安”大西安旅遊TOP榜前十名;
2015年,榮獲年度“最具魅力自駕游景區”、生態山水旅遊勝地”獎;
2016年,榮獲年度“旅遊運營管理卓越”、“旅遊人氣品牌”獎。
旅遊信息
景區票價:
成人門票:60元/人/次;
身高1.2米-1.4米兒童,大、中、小學生憑
學生證30元/人/次。
特殊群體
現役軍人、軍隊院校學員、退休紅軍老戰士、殘疾人、70歲(含70歲)以上老人、身高1.2米以下兒童。憑有效證件免票。
開放時間
旺季
公園開放日期:3月1日--11月30日
公園開放時間: 7:00--18:00
淡季
公園開放日期:12月1日--2月末
公園開放時間: 8:00--17:00
交通及線路
交通信息
自駕路線
西三環與南三環交匯處上西太
一級公路往南至太平公園,大約1小時車程。
直通車
西安城南客運站—太平國家森林公園。
人民路汽車站—太平國家森林公園。
城西客運站——太平國家森林公園。
發車時間
8:00—9:00;返回時間:16:00—17:00;
公交路線
①921路公車:對開間隔15分鐘一趟 首班:5:30末班:18:00。
③西安—太平國家森林公園。
④人民路汽車站—太平國家森林公園。
歷史人文
秦嶺作為中國南北方自然和人文的分界線,不僅分隔了黃河和長江,形成各具特色的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更滋養著自強不息、奔放厚重的黃河文化,凝鑄著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發展的氣魄和膽識。秦嶺的重要,不僅體現在獨特的生態系統上,也體現在歷史和文化上,長期的歷史浸染,造就了秦王朝和此後的十三朝古都長安的繁盛,積澱了掘之不盡、觀之不勝的文化遺產,堪稱中國的天然歷史博物館,也是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最具代表性的地帶之一。
漢代武帝時,皇家在秦嶺山中修建上林苑,作為帝王將相夏季避暑休閒之處,成為中國山野園林的代表,促進了中國古典園林文化的發展,本景區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景區內的太平峪,因隋朝皇家在此建造太平宮,供宮廷貴族消夏而得名,從隋唐時期起,成為了皇家觀花避暑、賞山玩水的山水樂園。《元和郡縣誌》卷三載:“隋太平宮在戶縣東南三十一里,對太平谷,因命之”。之後隋煬帝多次巡幸太平宮。《戶縣誌·古蹟》記載:“太平宮隋建,在縣東南三十里草堂寺東。唐高祖避暑處。西南有太平谷,宋程伯淳游此有記。”民國二十二年,吳繼祖《重修戶縣誌》載:“太平峪口西有真武廟,即隋太平宮故址。
景區位於秦嶺終南山核心地段,是歷代文人墨客遊歷之地,長期的游賞歷史造就林地大量山水詩詞的形成,豐富了中國古代山水詩詞文化的內容;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李白在太平峪所作的《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詩文如下: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詩人、理學奠基者程顥遊覽太平峪留下了“久壓塵籠萬慮昏,喜尋泉石暫清神。日勞足倦深山處,猶勝低眉對俗人。”的詩句。
景區壯觀的瀑布,從古至今,為文人雅客所稱道:
送無可上人 [唐]賈島
圭峰霽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離寺,蛩鳴暫別親。
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
終有煙霞約,天台作近鄰。
如今,因其原始、自然,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景區吸引了眾多的文人學者及詩詞愛好者來此捕捉靈感、激發創作熱情,吟風光之壯美,發思古之幽情,寄情山水的游賞活動又培育了中國山水人生哲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