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北蘇區
- 位置:陝西省北部安塞、延川、綏德、清澗、佳縣、吳堡、神木、府谷一帶地區
陝北蘇區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蘇區之一。位於陝西省北部安塞、延川、綏德、清澗、佳縣、吳堡、神木、府谷一帶地區,後與陝甘蘇區合併。...
1935年1月25日至27日,陝北蘇區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赤源縣白廟岔召開,出席大會代表150餘人,會議討論了加強和建立各級農民政權、發動民眾分配土地、鞏固和發展根據地等問題,通過了《陝北省工農兵代表大會選舉法》《陝北省工農兵代表...
川陝蘇區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1932年12月戰略轉移到四川、陝西邊界地區,在川陝邊區黨組織和廣大勞動民眾的配合支持下建立的一塊蘇維埃區域。“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第二個大區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先念、徐向前、廖承志、...
1935年初,國民黨軍隊對陝北蘇區發動第二次“圍剿”,先後調動5000餘人,由府谷、佳縣分進合擊,蘇區受到嚴重損失。5月,中共神府工作委員會(簡稱工委)成立。這一階段,由於工委負責人決策失誤,致使蘇區大部分地區無法公開活動而轉入隱蔽...
1935年1月29日,陝北省蘇維埃政府在陝西延川縣正式成立。同年8月,在延川縣泉坪鎮下川的石油溝村成立陝北省蘇維埃銀行,負責人艾楚南,隨即開鑄在陝北蘇區流通的銀幣。該幣正麵點圈內嘉禾饒著“壹元”二字,外圍鐫“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一、 從陝北支隊到紅二十六軍82 二、 建立陝甘邊蘇維埃政府83 三、 經濟和文化86 四、 反“圍剿”87 第二節陝北蘇區89 一、 中共陝北特委89 二、 游擊戰爭91 三、 紅二十七軍94 四、 蘇維埃政府95 五、 經濟和文化97 第三...
中國共產黨自然也不例外,蘇區時期,他們一面拿起刀槍與敵人在戰場上拼殺;一面印製發行自己的蘇維埃幣,驅逐、消滅惡幣劣幣、土鈔雜鈔,在兩條戰線上與國民黨展開較量,為中國革命最終取得勝利起到了一種特殊的作用。工字銀元奠基石、...
吳煥先(1907年7月28日-1935年8月21日),河南省信陽市新縣人。鄂豫陝蘇區創建人,中國工農紅軍傑出指揮員 。民國十四年(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十六年(1927年)11月率紫雲區農民武裝參加黃麻起義,隨後堅持鬥爭並參與創建...
即陝南地區紅二十九軍和陝甘蘇區紅二十九軍。(一)陝南地區紅二十九軍。1933年2月,中共陝南特委將川陝邊游擊隊擴編,在西鄉縣紅廟河成立紅軍第二十九軍,軍長陳淺倫,政治委員李艮,政治·,部主任程德章,下轄2個團和軍直教導隊...
紅軍抵達陝北後,將"紅色戲劇"的種子灑向了新的革命根據地。以這些話劇演藝傳統的基礎上,1949年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組織了多個軍隊話劇演出團體。同時,國民黨的軍隊為了宣傳的目的,也組建了話劇團體進行話劇演出活動。蘇區反腐紀事 蘇區...
5月,西北紅軍在劉志丹的統一指揮下,粉碎了國民黨軍的第二次“圍剿”,使陝甘邊、陝北兩個蘇區聯成一片,為中共中央和各路紅軍長征的勝利創造了一個穩固的落腳點。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時任陝北省蘇維埃主席的馬明方按照...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0月19日,毛澤東同志率領中央紅軍進入蘇區大門——吳起鎮,與陝北紅軍會師,結束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毛澤東在此部署和指揮了吳起鎮戰鬥,殲滅了尾追之敵一個騎兵團,擊潰了3個騎兵團,使反動派對中央...
陝甘革命根據地反“圍剿”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在陝西北部和甘肅東部地區,粉碎國民黨軍三次"圍剿"的作戰。戰鬥背景 陝甘蘇區是由陝甘邊和陝北兩蘇區發展而成的。1931年10月,以晉西遊擊隊為基礎組成的陝北支隊轉戰至陝甘邊的...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徵到達陝北後,建立了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使陝北成為革命的中心根據地。1937年9月6日,根據國共兩黨關於國共合作的協定,中國共產黨將陝甘蘇區改名為陝甘寧邊區,並成立了邊區政府,林伯渠...
中共鄂豫陝省委決定在鄂豫陝邊創建新蘇區,開闢了以陝西省的商洛為中心區域,包括湖北省的鄖縣、鄖西,河南省的盧氏、西峽、淅川,陝西省的洛南、商南、丹鳳、商縣、山陽、鎮安、柞水、藍田、長安、寧陝、佛坪、洋縣、旬陽等縣的中心地帶...
這就是毛澤東所說的“用戰爭、用發展、用不使陝北蘇區同我們脫離的方針”,即“以發展求鞏固”的方針。(三)紅軍東征有利於對張學良、楊虎城等的統戰工作。紅軍選擇閻錫山為主要打擊對象,可以避開與東北軍、十七路軍的正面衝突,為西北...
在榜羅鎮,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常委會議,根據陝北尚有相當大的蘇區和紅軍等情況,決定率陝甘支隊進至陝北,和當地紅軍一起,保衛和擴大陝甘蘇區。會後,陝甘支隊突破國民黨軍渭河封鎖線,翻越六盤山,於10月19日到達陝甘蘇區的吳起鎮(今...
國民政府卻繼續推行其“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正在調動幾十萬大軍對陝北蘇區大舉進犯,妄圖乘中央紅軍立足未穩之際,一舉消滅之。陝甘蘇區是全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經濟落後,交通閉塞,蘇區的鞏固與發展受到很大限制。而這時的中央紅軍減員...
但是,蔣介石仍不肯放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於是出現了政策上的二重性: 一方面,從1935年下半年起,數次派人設法與共產黨人接觸,傳達希望與中共談判的信息,並在1935年12月派董健吾等進入陝北蘇區瓦窯堡,與中共中央取得聯繫,並...
今佳縣)吳(堡)、神(木)府(谷)四小塊根據地,並打破了國民黨軍對陝北蘇區的第一次“圍剿”。1935年1月,陝北省蘇維埃政府成立,馬明方任主席。陝北游擊隊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27軍(實為1個師)。根據地擴大到保全、安塞、...
1935年9月,紅軍第25軍從鄂豫陝蘇區到達陝北,同紅第26、第27軍會合,組成紅軍第15軍團,並在陝甘蘇區第三次反“圍剿”中取得勞山、榆林橋兩仗的勝利。11月初,陝甘支隊同第15軍團會合後,中共中央決定原紅一方面軍第1、第3軍合編...
會議聽取陝甘晉省委副書記郭洪濤和西北軍委主席聶洪鈞關於陝北蘇區根據地和紅軍的歷史及現狀的匯報,討論紅軍當時的行動方針及中央組織問題。會議決定:中央對外公開用“西北中央局”;成立西北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周恩來、彭德懷;...
紅一方面軍為避免不利決戰,遂於5月2~5日從清水關、鐵羅關西渡黃河,回師陝北蘇區的延長、延川、永坪地區。戰役結果 東征戰役歷時75天,紅軍共殲滅國民黨軍約7個團,俘4000餘人,繳獲槍4000餘支(挺),炮20餘門,並迫使“進剿”...
1936年5月初,紅一方面軍東征回師陝北後,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和中國人民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即中央軍委)發表了《停戰議和一致抗日通電》。但是,蔣介石堅持內戰政策,拒絕議和,調集兵力準備“進剿”陝甘革命根據地(亦稱陝甘蘇...
1935年10月,紅軍第一方面軍主力長徵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亦稱陝甘蘇區);紅軍第15軍團在第三次反“圍剿”中取得勞山戰役的勝利。直羅鎮戰役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陝甘蘇區的第三次“圍剿”,鞏固了陝甘蘇區。為中共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
1935年春,國民黨集合4萬兵力,對陝甘邊和陝北兩塊蘇區策動了第二次大規模的軍事“圍剿”。面對十餘倍於己之敵,紅二十六軍、紅27軍(1935年1月在陝北成立,轄第84師)在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劉志丹的統一指揮下,先後在吳家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