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陘
- 拼音:xíng
- 總筆畫:7
- 釋義: 山脈中斷的地方
xíng
趙(希)與之陘,合軍曲陽,攻取丹丘、華陽、鴟之塞。——《史記·趙世家》。集解:“常山有井陘,中山有苦陘。” 太行山首始於河內,北至幽州,凡有八陘,是山凡...
太行八陘,陘,音xíng,即山脈中斷的地方。太行山中多東西向橫谷(陘),著名的有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軹關陘等,古稱太行八陘...
《禮記·月令》“﹝孟夏之月﹞其祀灶” 漢 鄭玄 注:“祀灶之禮,先席於門之奧東面,設主於灶陘。”漢 蔡邕 《獨斷》卷上:“祀灶之禮,在廟門外之東,先...
南陘、方山一帶說的話接近河北平山話。東部吳家窯、方嶺一帶說的話接近河北獲鹿話。其他如微水鎮、井陘城關、東西坪等各地區的方言也各有不同。...
太行陘又稱太行道,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溝通晉城市和焦作市的一條重要通道。南起河南焦作沁陽,北接山西晉城市澤州縣。是著名的“兵要首地”、“商旅通衢”。...
八陘指太行山的八陘...... 解釋 1.指太行山的八陘八陘詳細解釋 編輯 唐 李吉甫 《元和郡縣誌·懷州》:“ 太行陘 在縣( 河內縣 )西北三十里。連山中斷曰...
陘峴是漢語辭彙,讀音是xíng xiàn,意思是山谷與山嶺。...... 陘峴是漢語辭彙,讀音是xíng xiàn,意思是山谷與山嶺。 [1] 中文名 陘峴 外文名 xíng xiàn ...
陘城之戰是公元前264年(周赧王五十一年),秦武安君白起率軍攻占韓國陘城(今山西曲沃東北)等9座城邑的作戰。...
升陘之戰,春秋時期魯、邾間的一次戰鬥。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春,魯僖公率師攻伐邾國,占取邾邑須句(今山東東平東南)。是年八月,邾人出師伐魯。僖公...
南陘鄉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城西北部淺山區,距縣城25公里,東連孫莊鄉,南鄰小作鎮,西、北與平山縣接壤。平涉公路橫貫全鄉,石太客運專線在境內穿過。總面積約...
馮蜀陘,男,九三學社社員,現任九三學社江蘇省委員會秘書長。1 ...... 馮蜀陘,男,九三學社社員,現任九三學社江蘇省委員會秘書長。[1] 參考資料 1. 九三學...
馬陘之戰,北宋滅南漢、統一全國關鍵之戰。宋開寶三年(970)冬,潘美率軍連克南漢賀(今廣西賀縣南)、昭(今平樂)、桂(今桂林)、連(今廣東連縣)、韶(今韶關)...
東陘關 在山西省代縣東南二十里,唐天寶十四年(755),郭子儀率兵征討安祿山時, “圍雲中,拔馬邑,遂開東陘關”。後人又稱峪谷關,在今胡峪鄉。...
王江陘之戰發生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二月至五月的一場戰役。...... 王江陘之戰發生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二月至五月的一場戰役。名稱 王江陘之戰 ...
白陘即孟門陘,位於今河南省輝縣的太行山南關山,連線山西陵川縣馬疙當大峽谷,全程百餘公里。太行白陘是太行山南麓最深的一條大峽谷,谷深千餘米,順河床蜿蜒。此...
軍都陘,為太行八陘之八,指居庸關關溝,乃《呂氏春秋》之《有始》篇與《淮南子》之《地形》篇中都提到“天下九塞”之一。軍都陘山高谷深、雄關險踞、景色秀麗...
《秦攻韓圍陘》是一篇創作於戰國時期的散文,出自西漢劉向編著的《戰國策》。...... 《秦攻韓圍陘》是一篇創作於戰國時期的散文,出自西漢劉向編著的《戰國策》。...
至於220多年歷史的皆山書院,堪稱陘城清代四合院的薈萃,分前院、中院、樓院、後院、高院及東西跨院六部分,保存完好,今為天長鎮中國小。昔有“欲達達人”過街小橋...
碗子城,是太行陘中“羊腸坂道”上一處關隘。位於山西晉城市澤州縣晉廟鋪鎮碗城村,與河南沁陽常平鄉附近,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碗子城,由唐代大將郭子儀率領部隊所...
南北朝時期的宋人裴駰在他的《史記集解》中載:“徐廣雲,《春秋》日‘遂伐楚,次於陘’。楚威王十一年,魏敗楚陘山;析縣有鈞水,或者郇陽,今之順陽乎?”裴駰...
天井關又稱太行關,歷史上曾改名雄定關、平陽關,為太行陘南端第一道關口,海拔高度948米,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史上與太行陘相關的戰爭多與之相關,乃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