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表示事實止於這種情況,有 往小里說的意思。 一般可譯為"了"或"啦"..."譯為"什麼""為什麼。
如之、乎、者、也、以、於、而、則、焉、其、乃、與、矣、且、夫、為、所、哉等虛詞,每...(了)(《愚公移山》)C.表限止語氣。可譯為“而已”、“罷了”。△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餘則熙熙而樂。(而已)(《捕蛇者說》)D.表疑問語氣。譯為“呢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限止語氣
- 語氣詞:文言文
舉例,語氣詞,
舉例
耳
是“而已”的合音,主要表限止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罷了”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論語·陽貨)
此亡秦之續耳。(史記·項羽本紀)
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戰國策·齊策)
語氣詞
語氣:人們談話時的口氣,是說話人對所說的事表現出的態度、情緒。
語氣類型:提頓、直陳、論斷、疑問、擬測、假設、商量、請求、禁止、命令、讚頌、嘆息、驚訝等。
古漢語語氣詞概述:
⑴語氣詞是漢語特有的一種詞類,它既不充當句子成分,也不表示句子成分或分句之間的關係,而是表達各種語氣。
⑵按照語氣詞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為三類:
句首語氣詞:夫、惟(維、唯)、蓋
句中語氣詞:夫、惟(維、唯)、兮、也、與
句尾語氣詞:也、矣、乎、哉、已、焉、耳、與(歟)、邪(耶)、夫、兮
⑶任何一個句尾語氣詞,都是表示某一特定語氣的,即單功能。
也:確認、肯定的判斷語氣。
矣:陳述語氣(或稱報導語氣)“了”
已:限止一齊。“了”“啦”
耳:限止語氣。
爾:提示語氣。
焉:提示性的陳述語氣。(代詞:“於之” )
乎、與、邪:疑問語氣“嗎”“呢”“吧”
哉、夫、兮:感嘆語氣“啊”
語氣詞的連用:
古漢語中句尾語氣詞可以連用。
語氣詞連用,它們各自表達特定的語氣,給句子組合成一種複雜的語氣,但語氣的重心一般都落在最後一個語氣詞上。
古漢語語氣詞
語氣詞 | 用途 | 翻譯 | |
出現的語境 | 表達的語氣 | ||
也 | 1用在判斷句尾 | 表示確認斷定的語氣,這種語氣是靜態性的 | 不能譯出 |
2可以用在陳述句、祈使句末尾 | 仍然確認斷定的語氣 | 不能譯出 | |
矣 已 | 1用在敘述句尾 | 表示把已經或將會出現的事作為新情況告訴別人的敘述語氣,這種語氣是動態性的 | 一般譯為“了” |
2可以用在描寫句疑問句祈使句末尾 用在敘述和其他句型末尾 | 仍然表示要告訴別人新情況的敘述語氣 表示限止性的動態敘述語氣 | 一般譯為“了” 譯為“了”或“喔” | |
耳 爾 焉 | 用在敘述句尾 用在敘述句描寫句末尾 用在敘述句描寫句末尾 | 表示限止性的敘述語氣 表示提示性的陳述語氣 表示提示性的陳述語氣 | 一般譯為“罷了” 不譯 不譯 |
乎 與 邪(耶) | 1用在是非問句句尾 | 表示有疑而問的語氣 | 譯為“嗎” |
2用在選擇問句句尾 | 表示疑問語氣 | 譯為“呢” | |
3用在特指問句句尾 | 表示疑問語氣 | 譯為“呢” | |
4用在反問問句句尾 | 表示疑問語氣 | 譯為“嗎”或“呢” | |
5用在祈使句、感嘆句末尾,可以用在各種疑問句末尾 | 仍然表示疑問語氣 一般表示不太強烈的疑問語氣,甚至是猜測性的委婉疑問語氣 | 疑問語氣一般不譯出,據語境譯出祈使、感嘆語氣 可依據句型譯為“嗎”“呢”“吧” | |
哉 夫 兮 | 1用在感嘆句尾 | 表示強烈的讚頌、感慨之類的語氣 | 譯為“啊” |
2用在反問句尾 用在感嘆句尾 用在韻文中感嘆句尾 | 仍然表示強烈的感嘆語氣 表示帶有惋惜悲傷的感嘆語氣 表示感嘆語氣 | 譯為“啊” 譯為“啊” 譯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