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史
陀螺果是
安息香科的的主要植物,該科由 Dumoritor(1829)建立,中國學者黃淑美、梁元徽、喻誠鴻等對其系統學、木材和葉片的形態解剖學、花粉學等內容進行了較為細緻的研究和記載,使本科的範圍和分布區基本被確定。1994 年,應俊生、張玉龍記錄了中國安息香科特有屬陀螺果屬植物花粉形態特徵,及生態特性與地理分布。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科學研究所植物標本室存有1974年8月10日採集的陀螺果標本。
形態特徵
安息香科陀螺果屬的落葉喬木。高6-20米,胸徑達20厘米;小枝紅褐色,嫩時被星狀短柔毛,成長後無毛;樹皮灰褐色,有不規則條狀裂紋;冬芽卵形,長達10毫米,外面包圍的鱗片寬卵形至卵形,由基部向上漸較大,頂端漸尖至急尖,密被星狀短柔毛。
葉紙質萬狀披針形、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9.5-21厘米,寬3-8厘米,頂端鈍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細鋸齒,嫩時兩面密被星狀短柔毛,尤以下面被毛較密,成長後除
葉脈外無毛,
側脈每邊7-9條,和
中脈、網脈均在下面隆起;
葉柄長3-10毫米。
花白色;
花梗開始短,以後伸長達2厘米;
花萼高3-4毫米,萼齒長約2毫米;花冠裂片長圓形,長20-30毫米,寬8-15毫米,頂端鈍,兩面均密被細絨毛,外面被毛常較密,雄蕊長約10毫米;花往長達13毫米。果實形狀、大小變化較大,常為倒卵形、倒圓錐形或倒卵狀梨形,木質,不裂,外果皮和中果皮木槍質,內果皮木質;種子橢圓形,扁平,種皮膜質,胚乳肉質。長4-7厘米,寬3-4厘米,頂端短尖或凸尖,中部以下收狹,有時柄狀,外面密被星狀絨毛,有5-10 棱或脊。花期4-5月;果期7-10月。陀螺果的果實有點怪,因其屁股上長有幾道螺紋,故名陀螺果。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1500米的山谷、山坡濕潤林中。
分布範圍
陀螺果產自中國雲南東南部、四川南部、貴州、廣西(東南部除外)、湖南、廣東中部以北、
江西和福建等地。
生長習性
陀螺果喜光,耐半蔭,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乾旱貧瘠;在酸性土壤上生長良好。
繁殖方法
陀螺果主要以播種繁殖。
栽培技術
以采自廣西金秀大瑤山的陀螺果當年果實為材料,通過對其進行形態解剖和發芽實驗,探索陀螺果種子繁殖技術。結果表明:
木質化的內果皮是陀螺果種子萌發的主要障礙,果實經充分吸水能自行頂破內果皮;
陀螺果種子在種植7天后開始萌發,在21天左右達到萌發高峰,其發芽率可達到54%;
即使開裂的果實也不宜將其整個埋入土中,將種子剝離果皮和種皮後,其發芽率將提高約40%。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陀螺果的木材很美,心材黃褐色,油光發亮,加上別致的木紋,是工藝雕刻和細木工的良材。
觀賞價值
陀螺果樹形美麗,可供庭園中的綠化樹種;分枝開展,花大而美麗、先葉開放、略帶粉色,雅致潔淨,果形似陀螺;4月至5月進入花期,是優良的觀賞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