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贊德人

阿贊德人

他們主要生活在剛果、中非共和國、南蘇丹等地區。他們自稱為阿贊德(Azande),周邊的其它部落稱他們為贊德(Zande),亦稱尼安-尼安人(Niam-Niam),屬尼格羅人種。用阿贊德語,屬尼日-科爾多凡語系尼日-剛果語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贊德人
  • 外文名:Azande
  • 別名:Zande
  • 宗教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傳統宗教
  • 語言:阿贊德語
  • 生活區域:剛果、中非、南蘇丹
簡介,社會狀況,階層,婚娶,生育與養育,死亡與埋葬,經濟與生產,歷史與傳說,

簡介

在南蘇丹,他們生活在西赤道州在延比奧、坦布拉、邁里迪等熱帶雨林地區和加扎勒河地區,是最後進入南蘇丹的民族。占南蘇丹全國人口的8.4%,是南蘇丹第三大民族。

社會狀況

階層

阿贊德社會分為皇室與平民。皇室是他們的偉大領袖Gbudwe,他的兩個兒子延比奧和坦布拉;平民大多數可能是通過戰爭,征服和同化被納入阿贊德人範圍。王國滅亡後,阿贊德人的酋長多是有皇室兼有司法和宗教力量的人。首席通過阿贊德人有名的巫術和神諭對嫌疑犯斷案,包括通姦、通過妖或邪惡的眼睛的謀殺。在舊時代,盜賊將被割耳朵,並在他們的背上留下很大的永久的刀疤。
阿贊德人的文化和藝術的豐富,體現在讓他們自豪的歌、音樂和舞蹈。有一個複雜的預言和民俗。

婚娶

長期以來分散居住,實行一夫多妻制。過去許多人(尤其是貴族)妻妾眾多,以致青年難找配偶。平民不願與本氏族人結婚,而貴族則常娶親屬甚至與其同父異母的姐妹及親生女兒結婚。
阿贊德人社會是孤立性的,一個家庭男子和他的妻子或妻子們按一定的社會規範和慣例組成。按傳統,聘禮是20支長矛。作為一種方便的安排,兩個男人可能娶對方的姐妹,這可能是阿贊德人特有的婚姻制度。男人開始為未來的新娘準備聘禮時,她可能還是個嬰兒。

生育與養育

按傳統,為防止孕婦流產,在懷孕期間不會吃某些食物。孩子出生後他們也不舉行什麼慶禮。然而,四天之後,嬰兒的臍帶已減少,他們會在門前用樹葉生一堆火,母親懷裡抱著孩子在煙里坐約半小時。這意味著,讓孩子強壯。為讓孩子健康,殘火不會扔掉,而是小心地放置在村子的路邊。
阿贊德人將男孩十九歲時舉行割禮作為一種傳統。這割禮沒有特別的場合,與伊斯蘭教沒有關係。

死亡與埋葬

除了寡婦沒有其它哀悼。丈夫死了後要卸下她們的飾品和好衣服,直到他的葬禮結束,並留一年左右的短頭髮,在這段時間內她不可以吃某些食物。一個人的死亡可能導致他的村莊沒人進入,包括他的妻子。
埋葬時,要讓死者保持跪著的姿勢,接著在屍體上面蓋上木片或草,然後再填土,最後墓穴上面堆一堆石頭。如果死者是男子,屍體面朝東;如果是女子,面朝西。他們對這個的解釋是,男子面朝東是因為每天起床都要看東邊的太陽升起來了沒有,女子面朝西是因為每到日落她們都要挑水砍柴煮飯。
他們相信生死輪迴,人死後就會重新生活,變成各種動物,大多是獅子(最大的酋長的宗室),豹,蟒蛇,蛇,疣豬,大鼠和閃電,因此動物的死亡是一切的結束。他們不會殺死他們死後會變成的動物,除非出於自我防衛。

經濟與生產

由於生活的地區是典型的熱帶雨林地區,降水很多,農業較發達。他們從事糧食作物主要是玉米,木薯,telebun,山藥,水果:芒果,柑橘,又種植鳳梨,棕櫚樹,咖啡等。他們也有異國情調的重要經濟如紅木,柚木等,又把漁獵作為經濟生活的一部分。
1948成立了赤道項目局開發贊德蘭(zandeland)的巨大經濟潛力。在恩扎拉成立農工聯合企業軋棉織布,生產食用油,肥皂和其他產品後,棉花作為阿贊德人的一種經濟作物。這個項目把阿贊德人的經濟與蘇丹南部的其他市場聯繫了起來。

歷史與傳說

沒有關於他們起源的確切說法,其原始住地一說在白尼羅河和科爾多凡地區;一說在查德西部,後逐漸南遷。阿贊德人講贊德語,是班圖語族類的一支,說的話與班圖其它支系極為相似。
17世紀形成部落聯盟。
18世紀,由於國王Gbudwe帶來的擴張,阿贊德人與莫魯、芒杜以及加扎勒河州的其它小族類有難解的關係。他們與法國和比利時的殖民者戰鬥。但是他們對生活在加扎勒河地區的丁卡人的征服卻徒勞無果。
1894和1899年,阿贊德人居住地區被英國、法國、比利時殖民者瓜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