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歷史

蘇丹歷史

蘇丹共和國是非洲東北部歷史悠久的國家。“蘇丹”一詞源於阿拉伯文,意為“黑人的土地”。原為中世紀阿拉伯地理學家對撒哈拉沙漠以南大片草原的稱謂。後專指今蘇丹共和國的領土。蘇丹面積為 2505813平方公里,是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

人口2350萬(1985),北緯11度以北地區居住著阿拉伯化的蘇丹人,操阿拉伯語,信仰伊斯蘭教;以南地區主要居住著希盧克人丁卡人阿贊德人,他們使用本族語言,信仰原始宗教或基督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丹歷史
  • 外文名:History of Sultan
  • 對象:蘇丹
  • 類型:現代詞
古代文明,阿拉伯統治時期,土耳其和埃及統治時期,馬赫迪起義,英埃共管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獨立後,參考書目,

古代文明

古代蘇丹(公元650年以前)尼羅河第 1~6瀑布之間的地區,古稱努比亞。公元前第5千紀末,這裡已有居民。
蘇丹歷史
埃及早王朝時期(公元前3100~前2686),第2瀑布以南出現庫施國家。埃及第一王朝法老哲爾曾立碑記載他對努比亞的征服,第4王朝法老斯奈夫魯在這裡掠獲7000俘虜和20萬頭牛羊。公元前 8世紀,以納帕塔為首都的庫施王國在努比亞崛起。庫施王皮安基(約公元前751~前716在位)曾征服埃及,其弟沙巴卡建立埃及第25王朝。庫施王退出埃及後不久,將首都南遷至第6瀑布以北的麥羅埃。
公元前3~公元2世紀麥羅埃的冶鐵技術成為非洲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350年,阿克蘇姆王國國王埃扎納毀麥羅埃城。庫施滅亡。

阿拉伯統治時期

阿拉伯人進入蘇丹(651~1820) 639年,阿拉伯人占領埃及。651年,埃及開始侵入努比亞。此時,努比亞存在著三個基督教王國:北部是以法拉斯為首都的瑙巴提亞國,中部是以棟古拉為首都的穆庫拉國,南部是阿爾瓦國,首都索巴。三國聯合抗擊埃及侵襲達 700年之久。13世紀,埃及以武力襲擊南方。1276年穆庫拉國亡,阿爾瓦亦漸趨衰落。大批阿拉伯部落經埃及、紅海移居努比亞,伊斯蘭教和阿拉伯語也隨之流傳。到15世紀,今蘇丹北部已被阿拉伯化。
1504年,遊牧於傑濟拉及其以東地區的豐吉人,在首領奧馬爾·冬卡率領下,滅阿爾瓦國,建立了豐吉蘇丹國,設首都於森那爾,北部邊境遠達尼羅河第 3瀑布。王國實行封建分封制。居民主要從事農業,每當農耕季節到來,國家舉行盛大儀式,蘇丹親自參加,說明國家對農業的重視。對外貿易也較發達。以首都為中心,商路北通埃及、東達貢德爾和蘇阿金港,並由此經紅海至阿拉伯半島、印度等地。1762年,大臣們以武力廢黜蘇丹,另立傀儡,豐吉王國從此日趨衰落。
與豐吉王國並存的是西部的富爾蘇丹國,首都法希爾。居民從事畜牧、農耕,使用奴隸勞動。冶鐵業發達。所制鐵器遠銷其西的瓦達伊及其東的豐吉等國。另外,這裡還通過“四十日路”與埃及有貿易往來。

土耳其和埃及統治時期

土耳其和埃及統治下的蘇丹(1821~1881)名義上臣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埃及總督(1805~1848在任)穆罕默德·阿里控制埃及後,於1821年派兵先後征服蘇丹尼羅河沿岸各部落,6月,豐吉蘇丹巴迪四世出降。同年4月,另一支埃軍攻占科爾多凡。蘇丹大部分地區淪於土耳其和埃及統治之下。1824~1825年,埃及駐蘇丹軍總司令烏斯曼貝伊在青、白尼羅河匯合處,建立了喀土穆城,作為蘇丹首府。1874年,埃及滅富爾蘇丹國,統一了整個蘇丹。
19世紀40年代,白尼羅河上游開始通航。歐洲探險家、商人、傳教士蜂擁而至,沿岸搶劫奴隸、搜刮象牙。60年代,埃及統治者為了繼續向蘇丹南部擴張,並鎮壓西南部人民的反抗,以禁止掠奪、買賣奴隸為藉口,用武力強行占領蘇丹南部地區。70年代英國殖民者貝克和戈登等在蘇丹進行野蠻征服,並殘酷鎮壓人民的反抗運動。

馬赫迪起義

馬赫迪起義和馬赫迪派國家(1881~1898)1881年,穆罕默德·阿赫邁德·伊本·賽義德·阿卜達拉在白尼羅河的阿巴島上,自稱馬赫迪(伊斯蘭教徒期待的救世主),領導蘇丹人民開始了推翻英、埃統治的武裝起義,提出“推翻異教徒”、“不交一文稅”的口號。1883年1 月,起義隊伍占領科爾多凡首府歐邦依德,同年,消滅前來鎮壓的英國將軍W.希克斯指揮的軍隊。1885年占領首府喀土穆,擊斃英政府派來瓦解起義的總督戈登,建立以恩圖曼為中心的全國性政權。在馬赫迪之下設三大哈里發(繼承人之意)分別執掌一定數量的軍隊和權力。中央政府還設有管理財政的金庫總管和執行伊斯蘭法的大法官。馬赫迪政府還發行貨幣,以推進經濟發展。1885年 6月,馬赫迪突然逝世。哈里發阿卜杜拉繼任。由於連年對外戰爭以及1889~1890年的饑荒、時疫,加之行政、稅收等制度基本上沿襲土埃統治時的舊例而失去人民的支持,國家的實力逐漸削弱。1896~1898年,英埃軍隊向馬赫迪派國家大舉進攻。1896年占領棟古拉,1898年 9月2日在恩圖曼以北6英里的卡拉里擊敗馬赫迪軍隊,阿卜杜拉敗走科爾多凡,次年戰死。馬赫迪國家滅亡。

英埃共管時期

英埃共管時期(1899~1955)1899年1月19日,英埃簽署協定,規定兩國共管蘇丹。蘇丹總督必須“根據英國女王陛下政府之推薦”和“同意”,埃王才得加以任免。但事實上,共管時期9名總督都是英國人,而且在1924~1936年,埃及完全被排除在管理蘇丹之外。為了長期控制蘇丹,英國殖民者施行分而治之的故伎,宣布南方為“封閉區”,禁止南方人離境和北方人進入,並在南方推行基督教和英語,擴大與北方居民的差別。這種殖民政策為以後的南北糾紛埋下了禍根。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蘇丹民族解放運動逐漸興起,1921年青年軍官阿里·阿卜德·拉蒂夫建立蘇丹統一部落協會,主張民族獨立。他還組織白旗聯盟,要求驅逐英國,實現尼羅河統一,但被鎮壓,埃及軍政人員也被逐出蘇丹。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民族解放運動發展成為重要的政治力量。1942年,蘇丹民族主義組織畢業生代表大會向政府提交備忘錄,要求戰後自決。此後,民族主義政黨相繼出現,比較著名的有1943年成立的、以伊斯梅爾·阿扎里為首的兄弟黨,1945年成立的以阿卜德·拉赫曼·馬赫迪為首的國民黨。前者以哈特米亞教派為支柱,主張與埃及聯合,實行“尼羅河流域統一”;後者以馬赫迪派為依託,提出“蘇丹是蘇丹人的”,目標是擺脫英埃統治,實現獨立。在民族解放運動的壓力下,英國殖民當局於1944年成立北蘇丹諮詢委員會,1947年又成立立法會議和行政委員會,但總督權力卻凌駕於二者之上,引起蘇丹多數政黨、團體的反對,一些大城市發生抗議示威,要求獨立。然而英國利用蘇丹兩大政黨、教派間的矛盾,使獨立運動又一次受阻。1952年7月,埃及發生革命(見埃及七月革命),埃、蘇關係發生新變化。埃及革命政府宣布支持蘇丹自決。1953年2月,在蘇丹人民民族解放鬥爭高漲的形勢下,英國被迫同意蘇丹由自治走向獨立。1954年 1月蘇丹自治政府成立,1955年11月英埃軍隊撤出蘇丹,1956年1月1日蘇丹宣布獨立。

獨立後

獨立後的蘇丹(1956~),蘇丹共和國獨立後,採取了一系列維護獨立、發展經濟的措施。1958年11月17日,蘇丹軍隊總司令易卜拉欣·阿布德將軍舉行政變,推翻議會制度,建立由軍官組成的最高軍事委員會進行統治。軍政府在發展國家經濟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以武力鎮壓南方游擊隊以及向南方推行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教的同化政策,遭到廣大人民的反對,1962年10月,南方學校普遍罷課,大量居民逃往邊境地區。196410月,喀土穆大學生舉行示威遊行,指責政府對南方的政策,阿布德政府被迫辭職。1965~1969年,南北雙方曾組織聯合政府,但由於派別爭端,無力解決蘇丹的經濟、社會及法制等問題。
1969年5月25日,以加法爾·穆罕默德·尼邁里為首的青年軍官奪取了政權。尼邁里執政後,宣布其他政黨為非法,組織了國內唯一的政黨-蘇丹社會主義联盟。1972年 3月,政府與南方代表簽訂亞的斯亞貝巴協定,規定南方三省成立地方政府,實行區域自治,擁有宗教信仰及使用語言的自由,但其武裝力量則統一於蘇丹軍隊。從而結束了延續達17年之久的內戰。蘇丹政府還致力於發展民族經濟,鼓勵國內外投資。1970年將一切商業銀行國有化,大力發展農業,擴大農田灌溉面積。棉花產量、出口量增加,糧食基本自給。輕工業及交通運輸業也有很大發展。1985年 4月,國防部長兼武裝部隊司令達哈卜領導武裝部隊推翻尼邁里政權,組成過渡軍事委員會。1986年 4月,經選舉產生新的立憲會議。5月6日,選舉阿卜杜勒·馬吉德·哈利勒為議長。對外關係上,蘇丹努力維護阿拉伯各國間的友好團結,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

參考書目

邁基·希貝卡著,上海新聞出版系統“五·七”幹校翻譯組譯:《獨立的蘇丹》,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Mekki Shibecka, The Independent Sudan, the History of a Nation , Robert Speller & Sons Publishers,Inc.,New York,195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