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阿蘭·巴迪歐(Alain Badiou,1937年1月17日—),男,生於北非的法屬摩洛哥拉巴特,法國作家、哲學家。前
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哲學系
主任、
教授,現任位於瑞士的歐洲研究院(EGS)教授。
出版著作
個人作品
《
存在與事件》、《世界的邏輯》、《
哲學宣言》、《非美學手冊》、《倫理學》、《元政治學》、《模式的觀念》、《矛盾理論》、《主體理論》、《無限的思想》、《
維根斯坦的反哲學》、《歷史的重生》、《雅克·拉康:過去與現在》等。
《
世紀》,
藍江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2017年6月;
《
愛的多重奏》,鄧剛 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
《
第二哲學宣言》,藍江 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5月;
《
柏拉圖的理想國》,曹丹紅、胡蝶 譯,河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2月;
《
元政治學概述》,藍江 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6月;
《
要么去愛,要么孤獨:法國哲學家論電影續編》,[法]阿蘭·巴迪歐 等 著,李洋 譯,河南大學出版社,2017年3月;
《
當下的哲學》,[法]阿蘭·巴迪歐、[斯洛維尼亞]斯拉沃熱·齊澤克 著,
藍江、吳冠軍 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17年3月;
《存在與事件2:世界的邏輯》,藍江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5月;
與人合著
巴迪歐思想
重要性
在於兩個方面。第一個貢獻是巴迪歐通過兩次根本性轉變尋找左翼政治的可能性,一次是通過
毛主義而擺脫
阿爾都塞無主體過程的非政治性悖論,進而把政治學奠基於拉康式的主體理論視域中;另一次是通過數學轉向而擺脫毛主義所具有的不計後果的政治性。因此,巴迪歐既堅持左翼革命政治的可能性,又在西方左翼理論中保持了一份難得的冷靜與沉著。這既是巴迪烏對左翼理論界作出的獨特貢獻,又是巴迪烏在理論上不隨波逐流,勇于堅持信仰的體現。第二個貢獻是巴迪烏以數學和詩為手段,以復興真理為目標拯救搖搖欲墜的哲學,進而以一種冷靜的眼光對當代的一些重大理論現實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哲學思考。通過對《
存在與時間》及其相關文本的研究,揭示出
海德格爾哲學及其延伸出來的當代解釋學、當代分析哲學和後現代一後結構主義在對當代社會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上的誤判,凸顯出柏拉圖所開創的數學轉向在當代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巴迪烏告訴我們,後現代只是哲學家們誤判時代特徵的結果,我們仍然處於現代性的範圍內,無論是哲學還是政治在當代尚未終結,並且永遠不會終結。
事件哲學
既是當代西方左翼理論建設性轉向的標誌,又是當代西方哲學語言學轉向終結、“(科學)思想”轉向開始的標誌,它是巴迪烏對思想史的核心貢獻,但就是這樣一個標誌性貢獻,它在當今的學術界飽受爭議。總體說來,國外學術界對它的內涵及其思想史地位的研究,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巴迪歐事件哲學的思想史定位
齊澤克把巴迪烏的事件哲學置於
阿爾都塞和
拉康傳統中,認為巴迪烏關於存在與事件、知識與真理的區分是阿爾都塞意識形態和科學之間的區分的翻版,而巴迪烏的主體理論是拉康主體理論的轉換。巴迪烏在英文傳記中回憶說,自己的事件哲學深受
薩特、
阿爾都塞和
拉康的影響,薩特存在即行動的主旨、阿爾都塞哲學劃界的思想和拉康主體理論的公式化和形式化是自己總體哲學框架形成的三架馬車。從這點看來,齊澤克從阿爾都塞和拉康傳統人手來理解巴迪烏事件哲學的確有很大的優點。不過,齊澤克把巴迪烏事件哲學拉康化,把巴迪烏事件哲學的核心解讀為獲得一種從計算為一的國家狀態中減出來的缺乏任何差異的政治性剩餘的這種做法,雖然看到了巴迪烏事件哲學與拉康之間的承襲關係,但解讀得過頭了,以至於把巴迪烏變成了拉康。齊澤克認為,巴迪烏與拉康只是在主體理論問題上才存在區別,而在真理、事件觀念上,與拉康幾乎沒什麼區別。因此,與拉康相比,巴迪烏最核心的理論貢獻就是在阿爾都塞之後以某種特殊方式復興了笛卡爾式的主體。這顯然是對巴迪烏哲學的誤解,因為從整體構架看,巴迪烏的事件哲學與心理分析學是不同的。
與齊澤克不同,讓一呂克·南希把巴迪烏的事件哲學與海德格爾和薩特之間的關係比喻為列維納斯現象學與基礎本體論之間的關係。巴迪烏的事件哲學深受海德格爾和薩特的影響,《存在與事件》的一個核心構架就是海德格爾存在哲學的康托爾集合理論轉換。但這種轉換在哲學方向上不是無關痛癢的,它是哲學在20世紀末由語言學向“思想”轉向的巨變。所以,南希以這種類比揭示了巴迪烏事件哲學的貢獻是不恰當的,因為巴迪烏的事件哲學對基礎本體論所具有的詩性語言特徵、非理性特徵進行了顛覆性批判,它的核心特徵是返回柏拉圖。而列維納斯對海德格爾基礎本體論的批判是他對海德格爾存在哲學的後現代性置換,其核心特徵是確立一種猶太教式的新海德格爾哲學。當然,讓一呂克·南希正確地指出了巴迪烏事件哲學的突出貢獻,即哲學不再作為科學之王,不再縫合於某一條件,它與真理程式之間處於歷史性變動關係中。
巴里巴爾把巴迪烏事件哲學置於法國“真理史觀”的背景中加以理解,認為巴迪烏在真理觀上的核心貢獻不僅使數學化的真理與其條件關聯起來,而且返回到真理的普遍性觀念。使真理數學化,返回真理的普遍性是巴迪烏《存在與事件》一書的核心內容,它是以返回柏拉圖的姿態實現此目標的,以便使真理本身成為“思想”範圍內的事情。這與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邏輯一現象學和邏輯一認識論探討的真理完全不同,在德希達眼中,真理是一種超驗現象,它處在理念的時間化和意義的彌散化運動中,並且在起源處嵌入逃脫了控制的差異的空隙;而在繼承了法國科學認識論傳統的康吉揚(Georges Canguilhem,1904年——1995年,又譯為
喬治·岡圭朗)眼中,真理不僅包含著其對立面(錯誤),而且它的標準植根於批判人類學;在
福柯那裡,真理是在反抗和統治之間的差異關係中構成的。這些真理是一種逃脫了“思想”控制的東西,是一種碎片化的、沒有普遍性特徵的相對的東西。這種觀點在彼得·霍爾沃德的《巴迪烏:臣服於真理》一書中體現了出來,他認為,巴迪烏事件哲學最核心的貢獻在於對真理嚴格性和普遍性的重新肯定,在於把真理從解釋或判斷中解放出來。
尼克·胡列特把巴迪烏事件哲學定位於法國“人的解放”的思想政治傳統(即
斯賓諾莎、
盧梭、
康德、
黑格爾和
馬克思的傳統)中,認為巴迪烏事件哲學的巨大貢獻在於復興了解放傳統。巴迪烏的《存在與事件》寫作於法國自由主義盛行時期,自由主義倡導政治鬥爭、反抗,力主從壓迫中解放出來,這種政治邏輯廣受法國人歡迎,許多原來的左翼思想家紛紛倒戈,攻擊左翼理論,倡導自由主義思想。因此,巴迪烏要做的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重新思考左翼政治的可能性。在哲學上,巴迪烏事件哲學以事件為核心概念,思考一種新的政治的可能性,它的一個重要內涵就是解放。當然,巴迪烏事件哲學的解放內涵是與返回數學本體論關聯在一起的,它只有與存在、主體和事件聯繫在一起才能得到理解。與
毛主義時期相比,事件哲學的解放內涵不再局限於在意識形態中導出主體範疇。當代許多左翼把“思想”等同於技術、管理控制,並倡導一種碎片化、局部性反抗的解放理論,事件哲學的解放內涵是一種肯定“思想”創造性前提下肯定人類文明進步並倡導一種集體反抗的東西。因此,胡列特說巴迪烏事件哲學復興了法國的解放傳統,對全球範圍內左翼理論的復興作出了巨大貢獻,這個評價是正確的。不過,他沒有看到巴迪烏事件哲學解放內涵與當代左翼理論的巨大異質性。
與上述學者不同,加布里埃爾·列拉和彼得·霍爾沃德對巴迪烏在思想史上的貢獻和地位作出了較為全面的評價。列拉認為,巴迪烏的事件哲學使我們以一種新的視角,談論政治創新的條件、哲學的可能性、性別差異的倫理學和主體的形成等問題。正因為如此,霍爾沃德斷言,巴迪烏的事件哲學與當代主流哲學不同,它在本體論上拒斥對存在的統一性理解,主張存在的多樣性;主張返回柏拉圖以拒斥現代詭辯論者;主張激進普遍主義但又遠離康德和任何超驗傳統,使巴迪烏以科學理性形式反對哲學在語言學或相對主義方面的轉向;主張回到主體以便與阿爾都塞以及科學經驗主義觀念斷裂。當然,巴迪烏的事件哲學也拒斥了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的以文化批判為核心的倫理學,拒斥列維納斯的差異倫理學。
巴迪烏事件哲學的起源
博斯特爾斯認為,巴迪烏事件哲學不僅深受法國68年事件的影響,而且繼承了
毛主義、阿爾都塞式的
馬克思主義和
拉康的心理分析學的因素。巴迪烏在《
存在與事件》中坦承,自己的事件哲學繼承了海德格爾的存在哲學、分析哲學的數學一邏輯傳統和後笛卡爾的主體理論,特別是拉康的主體理論,但又超越了它們。與此不同,讓一米歇爾·拉巴泰(Jean—Michel Rabate)把巴迪烏事件哲學中事件與主體之間的關係追溯至貝克特《瓦特》中的法則和偶然現象之間的相互作用,把巴迪烏事件哲學的真理觀追溯至貝克特關於法則場所問題中遇到的不可命名性,因此,巴迪烏事件哲學深受薩德美學和康德倫理學的影響。
扎卡里·盧克·弗雷澤(Zachary LukeFraser)認為,巴迪烏事件哲學萌芽於《模式的觀念》。巴迪烏的理論起步是阿爾都塞。20世紀60年代,《模式的觀念》是巴迪烏參加阿爾都塞主持的“保衛科學家”哲學課程而形成的發言稿,《存在與事件》中以形式化範疇思考新事物出現的主旨最初就萌芽於此文。在《存在與事件》中,事件得以成立的根據是新事物從舊事物中減除的真理程式,而在《模式的觀念》中,作為“前一事件”的“認識論斷裂”是指意識形態通過數學化而去意識形態化;去意識形態化的數學化轉變為《存在與事件》中的“減法”;《存在與事件》中的“零”觀念就是《模式的觀念》中的“真”概念的轉化形式,而真的“重鑄行動”轉化為《存在與事件》中的“力量”觀念;數學是存在作為存在的科學,這種哲學理念由巴迪烏最初於1984年在與利奧塔的一個訪談中提出,成熟於《存在和事件》,但它可回溯至巴迪烏的《模式的觀念》。不過,扎卡里·盧克·弗雷澤沒有注意到,《模式的觀念》在整體構架上對《存在與事件》的影響是其哲學劃界。
巴迪烏事件哲學的內涵
在事件哲學中,本體論與主體理論之間關係的研究可歸結為以下幾種:首先,博斯特爾斯認為正確理解巴迪烏事件哲學的首要前提是理解本體論與主體理論、存在與事件之間的辯證關係。否則要么只從本體論途徑,要么只從主體理論途徑進入巴迪烏哲學,因而把巴迪烏事件哲學關於存在與事件的區分理解為康德式的現象和本體之間的區分,這是對巴迪烏事件哲學的康德式理解。巴迪烏事件哲學要從本體論與主體理論之間的關聯進行理解是正確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之間的關係在巴迪烏事件哲學中是一種辯證關係。倒不如說,巴迪烏事件哲學解決了後結構主義在本體論與主體理論關係問題上的理論邏輯短路。其次,奧利弗·費爾薩姆 (Oliver Feltham)和賈斯汀·克萊門斯(Justin Clemens)把巴迪烏事件哲學的核心問題鎖定為協調現代本體論與主體理論之間的關係問題。在後結構主義邏輯框架中,一般本體論和主體理論、主體與一般存在處於同一層次上。因此,在哲學上,後結構主義取消了行動主體,在政治上,後結構主義取消了獨立理性行動的可能性,最後滑入了非政治主義的反諷中。巴迪烏在《存在與事件》第一卷中不把二者混同,而是承認主體存在與一般本體存在之間的區別和張力。當然,主體存在不是指主體以一種獨立方式創造一個行動,而是指主體通過改變情境的獨立行動。它不僅與事件的出現聯繫在一起,而且與事件的結果聯繫在一起,因而,主體存在本身就是一個主體化過程。所以,與後結構主義的不同之處在於,巴迪烏事件哲學解決了後結構主義的非政治性悖論。
山姆-吉萊斯皮(Sam Gillespie)把巴迪烏事件哲學價值目標定位在“新事物”是什麼及如何出現的問題上。追求“新事物”是20世紀哲學的價值目標。對齊澤克來說,“新事物”就是“真”;對德勒茲來說,新事物就是事實。與德勒茲的“新事物”在重複過去整體的基礎上形成不同,巴迪烏的新事物概念是一種與過去的東西的完全斷裂。在《存在與事件》中,新事物通過事件出現,它使任何給定情境中的連續性產生斷裂,並且使身處其中的各種情境根本上被重構。與德勒茲相比,巴迪烏的新事物概念的特性是:德勒茲的新事物和事件是世界中的現象,而巴迪烏的事件和新事物可實現與世界的斷裂。由此,德勒茲和巴迪烏的哲學完全不同,德勒茲的哲學是一種創造性觀念,而巴迪烏的哲學什麼也不創造。在凸顯自己事件哲學的特殊性上,巴迪烏找到了一個重要的批判對象——德勒茲。
賈森·巴克和霍爾沃德都把巴迪烏事件哲學最基本的內涵界定為有關真理的激進話語。巴迪烏事件哲學激進內涵最大的特徵是把形式性的、公式性的、平等的思想觀念與激進的變革理論聯繫起來,以便既堅持柏拉圖式的革新(即堅持真理的普遍永恆性),又堅持薩特式的革新(堅持主體介入)。但又與薩特和柏拉圖不同,巴迪烏激進的真理觀實現了與現狀的徹底決裂,通過主體實現了對情境的徹底改造。因此,它既克服了薩特存在哲學的虛無主義和諍『生傾向,又克服了柏拉圖理念哲學的與世無爭的傾向。不過,巴迪烏事件哲學的這種重要的左翼立場只是在霍爾沃德的一篇文章中體現了出來,在《巴迪烏:臣服於真理》中,左翼立場在文本中被消解了。賈森·巴克雖然指出了巴迪烏事件哲學的核心,但《巴迪烏:批判性引論》只是對巴迪烏學術思想的傳記性評述。
洛倫佐·基耶薩(Lorenzo Chiesa)、費爾薩姆和克萊門斯認為,巴迪烏事件哲學本體論維度是在吸收拉康主體理論之“真”基礎上形成的。在《存在與事件》中,巴迪烏繼承了海德格爾本體論差異觀念以及維根斯坦的情境觀念,並消解了其中所具有的統一性之原初性,使統一性成為不再是存在與生俱來的東西,而是一的結果,巴迪烏的存在概念是一種作為一的、非連續的多。因此,巴迪烏事件哲學的本體論既受海德格爾和維根斯坦的影響,又深受拉康主體理論的影響。與他們不同的是,諾曼·毛道拉斯(Norman Madarasz)把巴迪烏事件哲學本體論的集合理論內涵揭示了出來。當然,巴迪烏事件哲學本體論之集合理論特徵使巴迪烏的本體論區別於德勒茲和海德格爾的本體論,即本體論不再是詩性的或事實性的。
齊澤克、拉克勞、墨菲和西蒙·克里齊利(Simon Critchley)認為,巴迪烏的事件哲學具有濃厚的政治學英雄主義特徵,具有絕對主義和教條主義的傾向。在博斯特爾斯對巴迪烏事件哲學有關問題的採訪中,巴迪烏認為,自己的事件哲學既是要終結政治學中的英雄主義,又是要終結哲學的終結,以便重啟解放政治。這種解放政治倡導民主和平等。這種觀點對巴迪烏思想存在極大的誤解,從巴迪烏在本體論上解構了“一”和任何“總體性”範疇、提倡一種數學化的“多”而言,巴迪烏哲學本身已經消除了絕對主義和教條主義傾向的可能性,消除了政治學英雄主義的可能性。
研究著作
《阿蘭·巴迪歐的“非美學”思想研究》,艾士薇 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9月;
《
從結構到歷史:阿蘭·巴迪歐主體思想研究》,張莉莉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
《
巴迪歐:關鍵概念》,[澳]A.J.巴特雷、[澳]尤斯丁·克萊門斯 著,藍江 譯,重慶大學出版社,2016年12月;
《忠實於事件本身:巴迪歐哲學思想導論》,
藍江 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