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特徵,舞蹈形式,所屬民族,民歌,相關內容,
簡介
特徵
這種舞蹈一般先由對舞開始,兩人問答對唱,以歌為主,動作為輔,雙手不停地左右擺動,腳步隨著歌聲節奏而動。歌唱結束後,舞蹈速度由慢轉快,出現歡快的節奏,舞者也隨著增多,並伴以"扎嘿、扎嘿"和"達狠達"的呼聲,邊歌邊舞,一唱一和。跳至高潮時,兩腳左右相碰,橫移跳動,情緒激烈,動作即興變化。阿罕白的動作中有表現戰鬥的,舞者一隻手插腰,一隻手舉拳相互追逐;也有表現日常生活和勞動的,如洗臉、照鏡子、扎腰帶、挑水、打柴以及狩獵、騎馬等。伴唱歌詞的內容大多為歌頌生活、愛情、理想,也有的帶有諷刺詼諧的色彩。整個舞蹈表現了達斡爾族婦女熱情奔放的性格和熱愛勞動、熱愛生活和自由的精神。
舞蹈形式
“魯日格勒”又稱“罕伯”或“阿罕白”舞,是達斡爾族傳統的民間舞蹈。舞蹈的形式為載歌載舞,多人或6人、4人、2人(以場地而定)分三段進行。首先以歌為主,舞為輔,可齊唱、對唱、一問一答即興填詞。音樂婉轉動聽,歌詞內容豐富。動作簡單,舞者成圈或2人相對,雙手在身側隨著音樂節奏上下輕輕壓腕或攜手前後自然悠動,步法為滑跺步與滑拖步,然後對舞,舞姿變化多端,大多動作反映達斡爾族人民勤勞樸素的生活,有撿豆角、挑水、洗臉、梳頭髮等20幾種姿勢,其中很重要部分是模擬飛禽走獸的動作。以前後交替的呼號為節拍,呼號有30餘個。全舞的高潮部分,帶有競賽性質,舞者舉拳揮向對方後腦勺的空中,兩人似以拳相擊互不相讓,在不分勝負時第三人加入勸解,三人在橫8字圖形中追隨著,直到有一方沒有跟上動作與呼號的變化時為輸,就此結束全舞。 該民間舞蹈一直流傳至今,是民眾自娛性較強的少數民族民眾文化活動之一。大多數自發組織在家庭跳,節日閒暇時集體組織跳。開始只是婦女跳,發展到後來男女老少一起跳。動作簡單自然,不重複,隨著音樂節拍,不曾跳的人也可下場,一學便會。1987年以來,莫旗文化館在此民間舞蹈的基礎上,創編出民間集體舞6套,有固定的音樂曲調、節奏和動作。通過廣泛的普及與輔導活動,不僅該旗城鄉職工、幹部、普通民眾常跳,臨近城鄉也派人學習,擴大了普及範圍。
所屬民族
達斡爾族是一個不屈不撓的民族,是一個團結的民族。明末清初,沙俄南侵,是達斡爾人首先打響了抗俄的第一槍。
典型食品有:
①燕麥炒米、面。達斡爾族野外勞動中常用的食品;
②“瓦特”和“希日格樂”。達斡爾族的兩種糕點食品,常用於節日、訂婚喜事和葬禮時招待賓客和鄉親;
③“拉里”。牛奶熬的稠粥,用稗子米或蕎麥臍子加鮮奶或優酪乳熬成,拌黃油和白糖食用。食用時,需請親戚鄰里前來品嘗,以示親鄰和睦,牛畜興旺。
民歌
達斡爾人曾信奉薩滿教,“雅德根”是薩滿教的巫師,“伊若”是他在祭祀活動中所唱的歌。在宗教儀式活動中,雅德根領唱禱詞,眾人幫唱襯詞,在音樂上別具一格。
達斡爾族人民居處分散,因此各地的音樂風格不盡相同。如莫力達瓦地處山區,交通不便,民歌音調淳樸憨厚,保存著古老的達斡爾族音樂風格的特點。而位於松嫩平原的齊齊哈爾周圍地區的達斡爾族民歌,則受漢族音樂影響較多,曲調細膩委婉,歌唱性強。
達斡爾族民歌基本上使用五聲音階的宮、羽、商、徵4種調式。大都短小精悍,句逗分明,結構方整,多以4句為一段,兩句構成的民歌常重複下句,重複句中多用襯詞。演唱時普遍習用慢顫音。特別是在樂句末尾的長音上,顫音由慢起而不斷加快,曲調的收束常用下滑音。
達斡爾族常用的民間樂器有口弦、抓鼓、腰鈴,也使用四胡、三弦等樂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達斡爾族音樂在創作上獲得了一定的發展。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達斡爾歌曲集《映山紅花滿山坡》(1978)。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達斡爾民歌選》(1981)。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的故事《傲蕾·一蘭》的音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編演的同名歌劇,都是在達斡爾族民歌素材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的。
達斡爾族作曲家通福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內蒙古分會主席;演奏家特木其勒、著名民間歌手何德志等人的演奏、演唱以樸實自然、民族特色濃郁而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