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阿爾泰雪雞的頭頂、兩頰、眼先、後頸和上背灰色,微綴有褐色,具稀疏而細的不明顯的斑紋,眼上有白色帶斑,
耳羽褐灰色而綴銀色。肩、背部具石板灰色橫帶,到背部逐漸變為暗灰色羽緣;腰、翅上
覆羽和尾暗灰色,具白色條紋和淡赭色羽緣;腰、特別是翅上覆羽在兩
翈具大的白斑;
初級飛羽褐色,具黑色尖端,基部一半或多或少有白色;
次級飛羽灰色,基部較淡;
外翈和尖端具小的褐赭色條紋。頦、喉骯灰色,具暗色羽軸紋;上胸灰色,微綴赭褐色,多少具有明顯的白色端斑和黑色次端斑;胸和腹白色,具窄的、微褐色的羽緣;腹中部多少具有黑褐斑;肛周白色;兩脅黑褐色,具不明顯的暗赭色條紋;尾灰色,具寬闊的黑色尖端。
翅形稍圓,初級飛羽第1枚與第6枚等長,第2-4枚幾等長,通常組成翼尖。尾呈凸尾狀,尾羽一般22枚,有時僅20枚,長度只及翅的2/3。跗蹠短,只與中趾連爪等長,基部被羽,成年雄鳥具短而鈍的距。雌雄羽色相同,或僅微有不同。
大小量度:體長580毫米;翅♂290-325毫米,♀280-332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阿爾泰雪雞棲息在海拔2500-3000米之間的高山和亞高山灌叢、
苔原和裸岩地帶,也有垂直遷移的現象,冬季可以下降到2000米和山腳地帶。
生活習性
阿爾泰雪雞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動。喜歡在地上奔跑,行走時常一邊走一邊上下擺動尾羽,這是它獨特的行為習性。在地上奔跑迅速,特別是遇危險時,通常是從山下往山上奔跑,決不往下跑,兩翅常常也用來幫助爬坡,行動極為敏捷而迅速,即使是面對垂直的山坡也能很快的爬上去,通常爬到山頂後才起飛。飛行亦很炔,但飛行距離不長,通常每次飛行不超過2一3公里。起飛時常常發出高聲鳴叫。飛行時頻頻的鼓動兩翼。除鼓翼飛翔外,也常常平伸兩翅進行滑翔。特別是往山下行動時多滑翔,決不往下行走和奔跑。活動時常常不斷的發出柔和的叫聲作為群體中個體間聯絡的信號。也常在棲息的岩石和懸岩上發出高亢的叫聲,尤其在清晨和傍晚。
主要以高山苔原植物的芽、葉、嫩枝、漿果、果實、花絮、種子、塊根、球莖為食,也吃昆蟲等小型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嚙齒類動物。覓食時通常是從山下往山上邊走邊覓食,到達山頂後要休息一段時間,或是梳理羽毛,或是進行日光浴,或是在灌叢和岩石下休息,以躲避山頂強烈的陽光。休息之後再往下滑翔到山腰,然後再從下往上進行第二次覓食,直到黑天。
叫聲:聲刺耳,由半哨音geuk-geuk-geuk縮短為guk-guk-guk後以rrruuuuu的轉音結尾。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哈薩克斯坦、蒙古和俄羅斯聯邦(俄羅斯中亞區、俄羅斯東亞區)。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4-6月。3月即開始發情和求偶,配對後離開群體,占領巢域營巢。通常營巢於高山岩石苔原地區。巢多置於突出岩石遮擋下的地面凹坑內或岩石縫隙中。主要由雌鳥營巢。巢的結構較簡單,多由野生植物和少量羽毛構成,一些位於石礫或砂礫中的巢則主要由羽毛構成。巢築好後即開始產卵。每窩產卵4-8枚,最多為15枚。卵的顏色為淡黃色到灰綠色,布有大小不等的深棕色斑。在產最後1-2枚卵時開始孵卵。孵卵由雌鳥承擔。卵的大小為67-70×43-47毫米,卵重50-58克。孵化期28天。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 Tetraogallus altaicus altaicus
| Gebler, 1836 |
---|
2 | | Tetraogallus altaicus orientalis
| Sushkin, 1926 |
---|
種群現狀
阿爾泰雪雞在中國僅發現了50隻左右,是中國境內雪雞中最為
珍稀的種類。
該物種分布範圍雖然狹小,但在蒙古一側尚有一定數量,密度為每公頃0.15-0.30隻,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