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伯塔龍

阿爾伯塔龍

阿爾伯塔龍是非常著名的大型暴龍類,屬於暴龍超科中的阿爾伯塔龍亞科,由美國古生物學家,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亨利.奧斯本於1905年命名。成年的阿爾伯塔龍體型巨大,體長可以達到9米,體重約為2噸,是當時陸地生態系統的頂級捕食者。此前,在亞洲和北美洲發現的一些暴龍類標本曾經也被歸入到阿爾伯塔龍屬下的新物種,但是目前,它們都被撥亂反正,被證實是特暴龍或霸王龍的未成年個體。除此之外,另外一種大型暴龍類蛇發女怪龍也曾被歸入到阿爾伯塔龍屬,但後期又被菲利普.柯瑞重新劃分為不同的屬。同霸王龍類一樣,阿爾伯塔龍的標本數量也非常巨大,且包含不同年齡段的個體,因此它也是古生物學家了解最多的恐龍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爾伯塔龍
  • 拉丁名:Albertosaurus 
  • 模式種:肉食阿爾伯塔龍(Albertosaurussarcophagus)
  • 分類位置:獸腳類,暴龍超科,阿爾伯塔龍亞科
  • 產地:加拿大,阿爾伯塔省
  • 時代:晚白堊世,馬斯特里赫特期
  • 地層:馬蹄鐵峽谷組(Horseshoe Canyon Formation)
  • 命名人:亨利.奧斯本(Henry Osborn)
命名由來,基本信息和形態學,系統發育位置,頭骨生物力學,群體行動的巨型獵手,存活曲線,生長模式曲線,古生態學,

命名由來

阿爾伯塔龍在早期被愛德華.柯普歸入到暴風龍中的一個種。隨後,暴風龍屬被奧斯尼爾.馬什改名為傷龍屬。柯普死後,阿爾伯塔龍又被歸入到傷龍屬,之後在亨利.奧斯本的重新研究中被建立為新的屬。阿爾伯塔龍的屬名含義非常直接,即以發現地命名。種名意為“肉食者”。

基本信息和形態學

阿爾伯塔龍的正型標本為CMN 5600,保存了部分上頜骨,顴骨和方骨,不完整的腦顱,不完整的顎骨和部分下頜。
除此之外,阿爾伯塔龍還有很多發現於骨床的散落化石。由於沒有關聯保存,很多編入同一標本號下的骨塊不一定屬於同一個個體。柯瑞等人2000年的文章以及埃貝特等人2010年的文章詳細的比較了這些零散的骨骼,並將它們歸入到12個不同年齡大小的個體。相關信息可以在原文中查到,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上頜骨的眶前窩沒有延伸到的鼻骨上。眶前窩的腹邊緣於眶前孔的腹邊緣幾乎在同一點終止。阿爾伯塔龍的眶前窩腹邊緣和眶前窗腹邊緣之間具有更寬的距離,這一點區別於蛇發女怪龍。前頜骨的鼻骨突在後端分成兩支,兩塊骨骼在外鼻孔的腹緣也存在連線,使得上頜骨沒有參加外鼻孔邊緣的構建。上頜骨的外表面排列著很多小的滋養孔,與齒列平行,大致可以分成兩行。眶前窩的外壁較為平滑。眶前窩的背邊緣發育有一條脊將眶前窩與鼻骨分開。上頜骨背外側突的末端分成兩叉與淚骨的前突相關節。阿爾伯塔龍的淚骨,上頜骨關節與懼龍的類似,但是蛇發女怪龍的淚骨前突會在上頜骨的後內側方向上延伸的更多。上頜骨的顎骨脊的腹面發育有非常明顯的凹陷,用於在閉口是容納下頜的牙齒。這些凹陷在阿爾伯塔龍的顎骨脊上發育的更深,而在霸王龍,特暴龍和蛇發女怪龍的顎骨脊上較淺。鼻骨癒合。鼻骨自外鼻孔後緣的位置處顯著的內外側向加寬,在淚骨前突最前緣的位置處有所收縮,而後在前額骨前緣的位置處又開始加寬。鼻骨的腹外側緣具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前後向延伸的溝,與上頜骨,淚骨和前額骨相連線。鼻骨的背面有很多的小滋養孔隨機分布。鼻骨後端的內側突向後延伸至與外側突相當或更靠後的位置。淚骨前突延伸至眶前窗的中間位置。淚骨的背外側緣形成一個發達的骨質角。淚骨與顴骨的關節構成了眶前窩的後腹側角,並於顴骨上的氣孔相鄰。淚骨的後背側角具有一個很大的孔,與內部的氣腔化構造相通。鼻骨-額骨的接縫相較於蛇發女怪龍更為複雜。額骨的後緣向上隆起,與頂骨形成矢狀脊,但是這一結構與霸王龍相比要弱很多。頂骨頸脊高聳,但是比懼龍的要窄。眶後骨的外側面有一發達的結節。眶後骨降支具有一眶下突,深入到眼眶內部。顴骨參與到眶前窗的邊緣。顴骨上的氣腔化開口呈裂隙狀。方顴骨與顴骨的接縫在向前延伸的過程中變得尖細。方顴骨與鱗骨的關節較霸王龍和特暴龍在前後向受到更多限制。上枕骨只參與了枕大孔上緣的一小部分。犁骨在後端分為兩個垂直板分別與顎骨和翼骨相接。外翼骨的鉤狀突在前外側向加厚,其基部具有一個氣孔,呈裂隙狀。
歸入標本:CMN 5601,頭骨除了前頜骨,鼻骨,眶顳區,和腦顱以外大部分都保存。右側脛骨遠端和距骨,左側第四跖骨和三枚腳部的趾節骨。
歸入標本:AMNH 5222部分保存的頭骨和頭後骨骼。
歸入標本:TMP 1981.010.0001為部分保存的頭骨。
歸入標本:TMP 1999.050.0057右側淚骨。
歸入標本:TMP 1999.050.0140右側上頜骨。
歸入標本:TMP 2000.045.0043右側顎骨。
歸入標本:TMP 2000.045.0074左側淚骨。
歸入標本:TMP 2000.045.0092左側上頜骨。
歸入標本:TMP 2000.045.0093一塊顎骨。
歸入標本:TMP 85.98.1關聯保存的骨架。
歸入標本:TMP 86.205.1關聯保存的骨架。
歸入標本:TMP 81.10.1關聯保存的骨架。
歸入標本:TMP 86.64.1關聯保存的骨架。
歸入標本:NMC 219保存了肩胛烏喙骨,肋骨。
歸入標本:ROM 807保存了薦椎和相鄰位置的椎體,左側的肩胛骨烏喙骨,前肢的大部分骨骼。腰帶的左半邊以及關聯的後肢。

系統發育位置

阿爾伯塔龍屬於暴龍超科中的阿爾伯塔龍亞科,與蛇發女怪龍有著非常近的親緣關係而與霸王龍,懼龍和特暴龍的親緣關係較遠。這一結果在近年來的暴龍類系統發育研究中都非常穩健。
阿爾伯塔龍
阿爾伯塔龍的系統發育位置

頭骨生物力學

晚白堊世的大型暴龍類普遍具有健碩的頭骨和足以粉碎骨骼的咬合力。與霸王龍,特暴龍和懼龍等大型暴龍亞科成員相比,阿爾伯塔龍和它的近親蛇發女怪龍的頭骨顯的較為修長纖弱。一項基於斷棒理論的研究表明,阿爾伯塔龍的下頜力量弱於霸王龍和懼龍,以及大型的異特龍類如高棘龍和南方巨獸龍,但是大於和它體型相近的異特龍,以及略小於它的瑪君龍。另外一項研究顯示,阿爾伯塔龍的下頜在齒骨聯合處具有最強的受力能力,且這一特點除了在絕對數值上會發生變化以外,下頜不同位置的相對大小基本不會隨個體發育發生變化。這項研究同時也顯示阿爾伯塔龍的下頜力量強於大多數獸腳類恐龍,但是弱於霸王龍。這一結果表明,成年阿爾伯塔龍捕食的獵物體型比霸王龍的獵物更小,且不同年齡的阿爾伯塔龍適合捕食不同的大小的獵物,顯示了這種大型暴龍類不同發育階段的個體可能占據了不同的生態位。

群體行動的巨型獵手

在加拿大的乾島水牛躍省立公園已經累計發掘了20多具阿爾伯塔龍標本。這群阿爾伯塔龍中最年老的個體幾乎有10米長,有8隻成年個體大約17-23歲之間,另外有7隻是12-16歲的亞成體。還有6隻是2-11歲的幼體。目前,這一地區還沒有發現植食性恐龍的化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排除“捕食者的陷阱”的可能。菲利普.柯瑞認為,這群阿爾伯塔龍是大型暴龍類群居性行為的證據。柯瑞在研究中對比了不同年齡段的阿爾伯塔龍的股骨與脛骨,和股骨與跖骨的長度比例,結果發現,年輕的阿爾伯塔龍具有與似鳥龍類相似的後肢骨長度比例,這說明它們具有比較強的奔跑能力,並且很有可能比獵物跑的更快。這有可能意味著幼年恐龍和成年恐龍在捕獵中具有不同的分工,即較為年輕的個體利用速度優勢負責驅趕獵物,而成年個體負責完成最後的捕殺。

存活曲線

大型暴龍類豐富的標本收藏使得古生物學家能夠探討這一類群在種群生物學層面上的問題。一項研究顯示,阿爾伯塔龍,懼龍和霸王龍都具有相似的死亡曲線,即較高的新生個體死亡率,低的幼年個體死亡率,以及從青年時期開始死亡率再次增加。這一模式在現生的長壽鳥類和哺乳動物中較為常見。比較罕見的是青年時期增加的死亡率。這樣的結果可能是由於同種個體打鬥造成的。

生長模式曲線

和大多數恐龍一樣,阿爾伯塔龍具有“S”形的生長曲線,並且形狀與霸王龍,蛇發女怪龍和懼龍相似。阿爾伯塔龍的最大生長速度為每年122千克,明顯低於霸王龍。並且它的生長曲線更早達到漸進平緩。這一結果揭示了大型暴龍類大型化的演化策略,即要想體型更大,就要長的更快,長的更久一點。

古生態學

阿爾伯塔龍的生存環境裡具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其中鴨嘴龍類包括埃德蒙頓龍,櫛龍和亞冠龍,除此之外還有角龍類,甲龍類和厚頭龍類等植食性恐龍。獸腳類則包括似鳥龍類,傷齒龍類,馳龍類,阿爾瓦茲龍類和近頜龍類。成年阿爾伯塔龍是生態系統的頂級捕食者,而幼年的阿爾伯塔龍可能占據食物鏈的中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