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林主義

阿波林(Apollinarius, 約+385)是敘利亞拉奧狄奇亞(Laodicea)的主教。由他開始一種影響深遠的基督論異說,即日後所謂的阿波林主義(Apollinarianism)。它基本上認為基督沒有人的靈魂,聖言(Logos)已經取代了人靈的位置。阿波林的主要困難在於他沒有清晰地區別性體(nature)和位格(person)這兩個觀念,而在解釋基督論的時候,他強烈地依賴柏拉圖的三分法:組成人的是他的身體、感覺靈魂和理性(或理性靈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波林主義
  • 外文名:Apollinarius
  • 國家:敘利亞
  • 分類:政治
概念,教會反應,

概念

他的理論可以簡述成如下三點:1)兩個完整的性體不能組成一個實體,因此,必須減輕基督的人性,否則,在他內的統一便無法達成。2)一個完整的人必然包含罪,由於基督無罪,在降生的聖言中必定沒有人靈。3)天主聖言沒有接受一個完整的人性;它只接受了人的身體和感覺靈魂。聖言本身取代了人的(理性)靈魂的位置。

教會反應

由於阿波林的名言「由天主聖言降生的唯一性體」(one sole nature of the incarnate Word of God)一再出現在亞大納修(Athanasius, 296-373)、濟利祿(Cyril of Alexandria,+444)的基督論中;這句本來並不正統的話竟然變得正統起來了。
362年的亞歷山大會議譴責了阿波林的理論:「不受接納則不獲治療」。換言之,假若聖言沒有接納人的靈魂,救贖亦與之無關。
厄弗所大公會議(431) 之後,優提克斯(Eutyches, 約378-454)給它一個嚴格的一性論(monophysitism)的解說;到了第七世紀,賽奇(Sergius, +638)再利用它來發展他的單力論(monoenergetism)和單志論(monotheletism),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