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米文

閃米特語族西北語支。公元前7~前6世紀逐漸排擠阿卡德語,成為近東的共同語後來又變成波斯帝國的官方語言。阿拉米語取代了猶太人的希伯來語。《舊約》的《但以理書》和《以斯拉記》各有一部分是用阿拉米語寫的,巴比侖塔木德和耶路撒冷塔木德也是用阿拉米語寫的。據傳耶穌和他的使徒們操阿拉米語。它產生最大影響的時期起自公元前300年直到公元650年,後被阿拉伯語所取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拉米文
  • 外文名:Aramaic language
  • 類型:文字
內容解讀,發展歷史,

內容解讀

公元初幾個世紀,阿拉米語曾分為東、西兩種變體。阿拉米語西部方言包括納巴泰語、帕爾米拉語、基督教巴勒斯坦語、猶太教阿拉米語。西阿拉米語現仍通用在黎巴嫩少數村落中;東阿拉米語包括古敘利亞語、曼達語、東部新亞述語以及巴比侖塔木德阿拉米語;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元3~7世紀許多文學作品所用的古敘利亞語。曼達語是下美索不達米亞的諾斯替教派用的方言。現在仍有一小部分中東雅各派和聶斯脫利派基督教徒使用東阿拉米語。阿拉米字母公元前500年近東主要的文字型系。從北閃米特文字派生而來的阿拉米字母,在公元前10~前9世紀獲得發展。亞述人於公元前9~前8世紀征服阿拉米人國家後,它便廣為流行。阿拉米語及其文字曾作為共同語廣泛通用於近東在希臘,阿富汗、印度、阿拉伯北部和埃及,都發現阿拉米文字的文獻和碑銘。其中最古碑銘大約可溯至公元前850年。阿拉米字母表包括22個字母,全部表示輔音,從右到左書寫。方體希伯來文字和現代希伯來文字,納巴泰文字和現代阿拉伯文字,帕爾米拉字母和古敘利亞文字,以及幾百種曾在敘利亞以東的亞洲地區使用過的文字型系,都源於阿拉米字母。阿拉米字母還對喬治亞文字、亞美尼亞文字和格拉哥里文字的發展產生過影響。

發展歷史

阿拉米文字是大約3000年前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閃米特文字,因為當時的世界文明中心就在西亞,所以當時的阿拉米文字更象21世紀的英語—全球通用。阿拉米語屬於北閃米特語,其發源地很可能是今天的敘利亞以及兩河北部地區,之後隨著商貿逐步走向全世界,並深刻影響了當時的全球文化格局。與中國接壤的兩個大國,印度和波斯都曾經使用過阿拉米字母,並在某些階段里以之為“官方語言”〔阿契美尼德等2王朝(伊朗)和孔雀王朝(印度)等〕。阿拉米文字,其前身是腓尼基文字甚至是原始西奈文字,並且也不能很好地將他們剝離開來分析。 阿拉米語在全世界盛行了1000年,到公元元年前後,隨著希臘、羅馬帝國這些歐洲勢力對西亞的衝擊—這事實上也是歐洲文明開始崛起的象徵—阿拉米文字和語言開始勢力微。這一語言文字現象在2千年前的轉換,說明了西亞即將走出它獨霸天下的輝煌階段,與之抗衡的歐洲文明即將替代西亞文明地位。這也是全球人類文明板塊的一個大挪移。語言與文明發展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語言文字的盛衰與文明的盛衰聯繫在一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