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1940年6月22日出生於伊朗德黑蘭,伊朗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攝影、剪輯,畢業於德黑蘭大學美術學院。
1977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報告》。1987年,執導劇情片《何處是我朋友的家》,該片獲得第42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銅豹獎。1990年,執導劇情片《特寫》,該片獲得第14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魁北克影評人獎。1997年,執導劇情片《櫻桃的滋味》獲得第5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1999年,執導劇情片《隨風而逝》,該片獲得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審會大獎。
2002年,執導劇情片《十段生命的律動》,該片獲得第5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2005年,獲得第5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榮譽金豹獎。2010年,執導劇情片《合法副本》,該片獲得第6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2014年,擔任第6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短片競賽單元和電影基金會單元”的評審會主席。
2016年7月4日,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因癌症在巴黎去世,享年76歲;同年10月6日,獲得第21屆釜山國際電影節"年度亞洲電影人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 外文名:Abbas Kiarostami
- 別名:عباس کیارستمی
- 國籍:伊朗
- 星座:巨蟹座
- 身高:175cm
- 出生地:伊朗德黑蘭
- 出生日期:1940年6月22日
- 逝世日期:2016年7月4日
- 職業:導演、編劇、製片人、剪輯
- 畢業院校:德黑蘭大學美術學院
- 代表作品:隨風而逝、櫻桃的滋味、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特寫
- 主要成就:第5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審會大獎
第42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銅豹獎
第14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魁北克影評人獎
演藝經歷
個人生活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7年 | 《24幀》 | 電影 |
2016年 | 《帶我回家》 | 短片 |
2013年 | 《威尼斯70周年:重啟未來》 | 短片 |
2012年 | 《如沐愛河》 | 電影 |
2010年 | 《合法副本》 | 電影 |
2008年 | 《希林公主》 | 電影 |
2007年 | 《每人一部電影》 | 短片 |
2005年 | 《航向幸福的旅程》 | 電影 |
2004年 | 《十段生命的共振》 | 紀錄片 |
2002年 | 《十段生命的律動》 | 電影 |
2001年 | 《童心一二三》 | 紀錄片 |
1999年 | 《隨風而逝》 | 電影 |
1997年 | 《櫻桃的滋味》 | 電影 |
1996年 | 《盧米埃與四十大導》 | 紀錄片 |
1994年 | 《橄欖樹下的情人》 | 電影 |
1991年 | 《生命在繼續》 | 電影 |
1990年 | 《特寫》 | 電影 |
1989年 | 《家庭作業》 | 電影 |
1987年 |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 電影 |
1984年 | 《國小新生》 | 紀錄片 |
1983年 | 《公民同胞》 | 紀錄片 |
1982年 | 《合唱團》 | 短片 |
1981年 | 《有序與無序》 | 短片 |
1980年 | 《牙疼》 | 短片 |
1977年 | 《報告》 | 電影 |
1976年 | 《婚禮服》 | 短片 |
《顏色》 | ||
1975年 | 短片 | |
《我也能》 | ||
1974年 | 《過客》 | 短片 |
1973年 | 《體驗》 | 短片 |
1972年 | 《課間休息》 | 短片 |
1970年 | 《麵包與小巷》 | 短片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6年 | 《帶我回家》 | 短片 |
2012年 | 《如沐愛河》 | 電影 |
2010年 | 《合法副本》 | 電影 |
2008年 | 《希林公主》 | 電影 |
2006年 | 《男人做什麼》 | 電影 |
2005年 | 《航向幸福的旅程》 | 電影 |
2004年 | 《十段生命的共振》 | 紀錄片 |
2003年 | 《深紅的金子》 | 電影 |
2002年 | 《十段生命的律動》 | 電影 |
《荒廢的車站》 | ||
2000年 | 《讓風帶著我起飛》 | 電影 |
1999年 | 《隨風而逝》 | 電影 |
1997年 | 《櫻桃的滋味》 | 電影 |
1996年 | 《盧米埃與四十大導》 | 紀錄片 |
1995年 | 《白氣球》 | 電影 |
1994年 | 《橄欖樹下的情人》 | 電影 |
1991年 | 《生命在繼續》 | 電影 |
1990年 | 《特寫》 | 電影 |
1989年 | 《家庭作業》 | 電影 |
1987年 |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 電影 |
《鑰匙》 | ||
1984年 | 《國小新生》 | 紀錄片 |
1983年 | 《公民同胞》 | 紀錄片 |
1982年 | 《合唱團》 | 短片 |
1981年 | 《有序與無序》 | 短片 |
1980年 | 《牙疼》 | 短片 |
1977年 | 《報告》 | 電影 |
1976年 | 《婚禮服》 | 短片 |
《顏色》 | ||
1975年 | 短片 | |
《我也能》 | ||
1974年 | 《過客》 | 短片 |
1973年 | 《體驗》 | 短片 |
1972年 | 《課間休息》 | 短片 |
1970年 | 《麵包與小巷》 | 短片 |
製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2年 | 《如沐愛河》 | 電影 |
2010年 | 《合法副本》 | 電影 |
2008年 | 《希林公主》 | 電影 |
2004年 | 《十段生命的共振》 | 紀錄片 |
2002年 | 《十段生命的律動》 | 電影 |
2001年 | 《童心一二三》 | 紀錄片 |
1999年 | 《隨風而逝》 | 電影 |
1997年 | 《櫻桃的滋味》 | 電影 |
1994年 | 《橄欖樹下的情人》 | 電影 |
攝影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08年 | 《希林公主》 | 電影 |
2004年 | 《十段生命的共振》 | 紀錄片 |
2002年 | 《十段生命的律動》 | 電影 |
2001年 | 《童心一二三》 | 紀錄片 |
1999年 | 《隨風而逝》 | 電影 |
1997年 | 《櫻桃的滋味》 | 電影 |
1994年 | 《橄欖樹下的情人》 | 電影 |
1991年 | 《生命在繼續》 | 電影 |
1990年 | 《特寫》 | 電影 |
1989年 | 《家庭作業》 | 電影 |
1987年 |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 電影 |
《鑰匙》 | ||
1984年 | 《國小新生》 | 紀錄片 |
1983年 | 《公民同胞》 | 紀錄片 |
1982年 | 《合唱團》 | 短片 |
1981年 | 《有序與無序》 | 短片 |
1980年 | 《牙疼》 | 短片 |
1976年 | 《婚禮服》 | 短片 |
《顏色》 | ||
1975年 | 短片 | |
《我也能》 | ||
1974年 | 《過客》 | 短片 |
1973年 | 《體驗》 | 短片 |
剪輯作品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2 | 第6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如沐愛河 | 提名 |
2010 | 第6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合法副本 | 提名 |
2002 | 第5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十段生命的律動 | 提名 |
1997 | 第5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櫻桃的滋味 | 獲獎 |
1994 | 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橄欖樹下的情人 | 提名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99 | 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 | 隨風而逝 | 獲獎 |
1999 | 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國際競賽單元 | 隨風而逝 | 獲獎 |
1999 | 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 | 隨風而逝 | 獲獎 |
1999 | 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電影未來獎-最佳電影獎 | 隨風而逝 | 獲獎 |
1999 | 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 隨風而逝 | 提名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92 | 第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東京電影節大獎 | 生命在繼續 | 提名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1997 | 第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 獲獎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05 | 第5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榮譽金豹獎 | ---- | 獲獎 |
1989 | 第42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銅豹獎 |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 獲獎 |
1989 | 第42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特別提及 |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 獲獎 |
1989 | 第42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特別提及 |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 獲獎 |
1989 | 第42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豹獎 |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 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