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奈龍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面積:11.62 km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5.9℃
- 人口數量:982人(2010年)
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164.29畝(其中:田528畝,地2,636.29畝),人均耕地2.91畝,主要種植玉米辣椒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2,006.39畝;水面面積30.08畝;草地7.77畝;荒山荒地1,911.41畝,其他面積308.58畝。
礦產資源
有錳鐵等礦產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電、通電視、通電話三通。全村有224戶飲用井水,有22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22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0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9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8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0戶(分別占總數的83%和27%);距離最近的車站1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6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1輛,機車165輛。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0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6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90萬元,占總收入的58.4%;畜牧業收入34萬元,占總收入的33.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18頭,肉牛90頭,肉羊20頭);漁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0.2%;林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0.6%;第二、三產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1.4%;工資性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2.4%。農民人均純收入2749.5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8人(占勞動力的4.5%),在雲南省內務工14人,到省外務工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辣椒種植業、畜牧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文山州丘北縣內、雲南省內、省外;2010年辣椒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6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5%。該村發展辣椒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辣椒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224戶,共有鄉村人口982人,其中男性530人,女性452人。其中農業人口982人,勞動力542人。該村以壯族為主(是漢族、壯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274人,壯族705人。
到2010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38人,參合率95%;人畜混居的農戶224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阿奈龍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樹皮中學中學。距離中學15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48人,其中小學生138人,中學生11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1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12畝。已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內財務收支情況等。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9人,黨員中男黨員8人,女黨員1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設在本村,團員18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體系沿未建立,農業結構調整幅度不大;
2、農村基礎設施薄弱,休閒、娛樂系公共設施缺乏,人居環境還有待改善;
3、生產渠道單一,經濟來源於農業,農民增收渠道單一。
該村發展思路和重點及發展產業
1、改變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思路,提高農業產業水平,發揮產業化經營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推動作用;
2、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民眾的文明素質;
3、培育勞務經濟,增加非農產業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