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禦地域,營占領的防禦陣地。是團防禦地段的基礎。由各連支撐點和營直接指揮的火器發射陣地組成。各連支撐點以交通壕或塹壕相連線,以火力和障礙物相互掩護,形成縱深的環形防禦地域。防禦地域內還可能配置有上級的觀察所、炮兵發射陣地和預備隊展開地區。防禦地域的大小, 由上級指揮員根據營的戰鬥能力、受領的任務、敵情、地形等情況確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防禦地域
-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防禦地域,營占領的防禦陣地。是團防禦地段的基礎。由各連支撐點和營直接指揮的火器發射陣地組成。各連支撐點以交通壕或塹壕相連線,以火力和障礙物相互掩護,形成縱深的環形防禦地域。防禦地域內還可能配置有上級的觀察所、炮兵發射陣地和預備隊展開地區。防禦地域的大小, 由上級指揮員根據營的戰鬥能力、受領的任務、敵情、地形等情況確定。
防禦地域,營占領的防禦陣地。是團防禦地段的基礎。由各連支撐點和營直接指揮的火器發射陣地組成。各連支撐點以交通壕或塹壕相連線,以火力和障礙物相互掩護,形成縱深的環形防禦地域。防禦地域內還可能配置有上級的觀察所、炮兵發射陣地...
防禦地區,簡稱“防區”。防禦的部隊負責防守的地區。防區大小,根據敵情、地形、任務、兵力等條件確定。如前蘇聯衛國戰爭時期,曾於1941~1942年先後建立了敖德薩防區,塞瓦斯托波爾防區,圖阿普防區,新羅西斯克防區,北方防區等。各個防區都...
防禦地段,團占領的防禦陣地。是師防禦地帶的組成部分。防禦地段的大小根據防禦性質、任務,團的兵力兵器編成,敵人可能的行動及地形條件而定。通常構築有二道主要防禦陣地。此外,還有炮兵陣地、各預備隊配置地域和反坦克預備隊、障礙設定隊...
該團接到防禦命令後,決心第一梯隊展開兩個營,依託兄弟峰、光教山、白雲山等防禦要點,以襲擊、伏擊、反衝擊等手段阻止和遲滯敵進攻。其防禦地域正面寬15千米、縱深10千米。具體部署是:2營配屬團82迫擊炮連1個排(炮2門),在兄弟...
築壘地域是構築有永備和野戰設計工事以及其他築城工事,並與各個工事障礙物相結合構成築壘配系的地域或地帶,包括前沿陣地、戰鬥警戒陣地和兩道防禦地帶三個部分。解釋 根據《蘇聯軍事百科全書·軍兵種和勤務》的解釋,築壘地域有兩層含義:...
區域式防禦的基本特徵是全縱深分區設防。具有便於獨立防守、便於疏散配置兵力、便於陣地內快速機動等特點。基本要求:①充分利用地形,並根據防禦任務和敵人的進攻特點,合理選擇和劃分防區或防禦地域,各防區或防禦地域便於獨立堅守和相互支援...
國家地震局發布了新一輪24個全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和11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城市中,其中11個城市為合肥、濟南、自貢、臨沂、長沙、石家莊、南寧、南昌、長春、深圳等。地區簡介 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這五個...
組織實施陣地防禦戰鬥時,要正確選擇主要防禦方向和要點;全縱深、立體、有重點地部署兵力,掌握強有力的合成預備隊;建立以營防禦地域為基礎的縱深、環形陣地體系;周密組織對地、對空火力配系和電子對抗配系;利用有利地形構築工事和設定...
隱蔽部隊,殺傷、消耗敵人,是完成防禦作戰任務的依託。早在中國夏代,一些部族就在居住地周圍構築封樹、土墉,用以防禦,後逐步發展成環形、獨立的城邑。春秋戰國時期,城池陣地體系被廣泛採用,在險阻地區沿隘路構築關塞或障壁式長城;...
志願軍第63軍為改善防禦態勢,決心以第188師第563團配屬部分炮兵分隊,攻取以上陣地。1951年12月28日,第563團以1個加強營的兵力在炮火支援下,攻占智陵洞北山。杜梅里北山和88.6高地。守軍懾於被殲,丟棄陣地逃走。第563團占領陣地...
前進防禦戰略是指原聯邦德國在50年代末期所奉行的軍事戰略。是"前沿防禦戰略"的前身。它的基本思想是改變當時以犧牲聯邦德國大部領土來換取前調加強兵力的時間為目的的"縱深防禦"軍事戰略。使其防禦地域推進到東部邊界沿線附近,將遲滯線由...
華川地區防禦戰鬥,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作戰結束後,1951年5月22日開始, 中朝人民軍隊主動向“三八線”轉移。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乘機猛力反撲。27日美軍第7師先遣隊進占華川,並企圖向金城方向進攻。中國人民志願軍...
在金城以南地區防禦作戰中,志願軍第67軍及第68軍一部,與美軍第9軍激戰10晝夜,共斃傷俘敵2.3萬餘人,擊毀、擊傷坦克47輛,有力地制止了“聯合國軍”的重點進攻,為粉碎“聯合國軍”的秋季攻勢作出了重要貢獻。美軍第9軍付出巨大...
抗美援朝戰爭1951年夏秋防禦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7軍第139師第415團,加強火炮47門、坦克13輛,奉命擔負朔寧東南高作洞至莫洞地區防禦作戰任務。抗美援朝戰爭1951年夏秋防禦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7軍第139師第415團,加強火炮47...
2016年7月8日美國和韓國正式宣布將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引發韓國國內巨大爭議以及本地區國家強烈不滿。海灣戰爭後,由於美國在戰爭中使用的MIM-104防空飛彈屬於低層防空飛彈,最大射高只有約20公里,主要用於保護小型重要目標,防禦面積...
麟蹄、楊口地區防禦戰鬥,將“聯合國軍”部隊阻於昭陽江南北地區,保證了第9兵團主力轉移和傷員後送。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進攻作戰結束後,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7軍奉命於1951年5月23日晚開始北撤,進入金城以東地區休整,以第80...
芝浦里地區防禦戰鬥,志願軍第29師粉碎了加拿大軍、美軍共5個團的34次進攻,殲敵3500餘人,勝利完成防禦作戰任務。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後期,中國人民志願軍主力向北轉移,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韓(韓國)軍乘機反撲。19...
其範圍隨敵情和防禦部隊兵力部署、火器射程不同而有所區別。在與敵不直接接觸的情況下,派有戰鬥警戒的防禦部隊,其前沿前是指戰鬥警戒陣地到前沿的地區;沒有派出戰鬥警戒的防禦部隊,指本級火制區的範圍;在與敵直接對峙時,通常指...
戰術防區,兵團、部隊和分隊防守的區域。分為陸上、海上、防空戰術防區和師、旅、團防區及營防禦地域等。科學地劃分戰術防區,對合理確定防禦部署、保持防禦穩定具有重要作用。戰術兵團或部隊負責防守的區域。防區的一種,防禦戰鬥行動的基本...
守備區一般設有領導機關下轄守備部隊、分隊。防區築有永備工事,配備較強的火力,儲備充足物資。具有一定的獨立防禦作戰能力。守備區又分為陸防守備區與海防守備區,海防守備區也稱要塞區。各國區別 世界上有些國家把守備部隊駐守的築壘地...
區域防空(英語:Area air defense)是按戰區或統一划分的地域範圍組織的防空,是國土防空的一種主要組織形式。陸軍是指對空防禦一個特定的位置或區域,海軍是指編隊防空。區域防空是現代空間內防空體系的重要組成形式,其地位僅次於戰機防空...
反空降陣地,用於打擊空降之敵的防禦陣地。通常選在防禦縱深內便於敵實施空降的地域,利用有利地形,選擇要點,有重點地構築火器發射陣地和掩蔽工事以及機動道路,設定反空降障礙物,並進行偽裝;建立偵察(觀察)報知勤務;儲備一定數量的反...
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決心以烏克蘭第3方面軍實施頑強而積極的防禦,疲憊和消耗德軍突擊集團,爾後向維也納方向發起進攻。兵力對比 1945年2月月中,德軍統帥部在巴拉頓湖地域為轉入反攻集結了重兵。裝備最新式坦克的黨衛軍坦克第6集團軍從阿登...
包括梅斯築壘地域、薩爾泛濫區、勞特爾築壘地域、下萊茵築壘地境和貝爾福築壘地域。整個防線由保障地帶(縱深4~14公里)和主要防禦地帶(縱深6~8公里)組成。工程構築以梅斯和勞特爾兩個築壘地域最強。薩爾泛濫區是利用天然的江河障礙和...
1953年5-7月,志願軍發動了夏季反擊戰役,進攻目標發展到“聯合國軍”的營、團陣地和師防禦地域。經過不斷打擊敵人,奪取了戰場上的主動權,增強了防禦中進攻的主動性。便於生活 在朝鮮戰場上,以坑道為骨幹的防禦陣地尚未形成之前,敵人...
克里木方面軍下轄原高加索方面軍駐刻赤、塔曼兩半島和克拉斯諾達爾地域的部隊(第44、第47、第51集團軍)。此外,該方面軍尚轄塞瓦斯托波爾防禦地域、黑海艦隊;亞速海區艦隊和刻赤海軍基地,並經最高統帥部批准後有權動用北高加索軍區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