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1951年夏秋防禦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7軍與第68軍一部於10月13~22日,在朝鮮金城以南地區依託野戰工事,抗擊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韓(韓國)軍進攻的戰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城以南地區防禦戰鬥
- 外文名:South of Kumsong, Defensive Battle of
- 開始時間:1951年10月13日
- 結束時間:1951年10月22日
- 發生地點:朝鮮金城以南地區
抗美援朝戰爭1951年夏秋防禦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7軍與第68軍一部於10月13~22日,在朝鮮金城以南地區依託野戰工事,抗擊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韓(韓國)軍進攻的戰鬥。
抗美援朝戰爭1951年夏秋防禦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7軍與第68軍一部於10月13~22日,在朝鮮金城以南地區依託野戰工事,抗擊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韓(韓國)軍進攻的戰鬥。9月上旬,志願軍第67軍加強...
抗美援朝戰爭金城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兵團及第24軍完成進攻任務後,在朝鮮金城川以南地區擊退“聯合國軍”的反撲,鞏固已占陣地的戰鬥。1953年7月13日,志願軍發起金城戰役。至16日,第20兵團和第24軍推進到西起金化以北597.9...
志願軍參戰各部隊經過前一階段反擊作戰,軍事素質明顯提高,士氣更加旺盛,已取得對營、團堅固陣地進攻的經驗,並查明了金城以南地區南韓軍防禦縱深工事的情況。為保證戰役勝利,從6月下旬開始,進行了各種準備。參戰部隊在作戰雙方中間...
轎岩山由西、中、東3個毗連的山峰組成,海拔768.7米,瞰制金城川以北、北漢江以西的大片地方,山陡路窄,易守難攻,是南韓軍在金城地區的核心陣地。南韓軍以第6師、第8師共2個團防守,在陣地上構築了大量堅固工事,並構成...
座首洞南山戰鬥,是抗美援朝戰爭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第二次進攻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9軍一部在朝鮮朝鮮金城東南、北漢江西側的座首洞南山,與6月12日向南韓軍發動的進攻戰鬥,志願軍於次日凌晨全殲主峰陣地的南韓守軍,隨後志願軍向...
栗洞南山及其比鄰的栗洞西南、690.1東北、690.1西北3個無名高地,位於金城東南7~8千米,由南韓第8師第16團3個連防守,是該師主陣地轎岩山前沿支撐點,構築有地堡、坑道掩蔽部和蓋溝塹壕,並設定數道鐵絲網。1953年5月27日22...
抗美援朝戰爭1951年夏秋防禦戰役中,為配合人民軍作戰,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7軍奉命對金城以南黑雲吐嶺東西一線地區美軍部隊進行的反擊作戰。第27軍原決定以第81師1個團和第80師一部兵力,加強輕火炮並組織遠程火炮配合,於8月28日或29日向...
抗美援朝戰爭金城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4軍為保障在金城地區作戰的第20兵團右翼安全,決定以第74師攻占南韓(韓國)軍首都師第26團防守的位於五聖山東南5千米,包括注字洞南山、杏亭西山、下所里以北424.2高地等陣地。這些陣地築...
為增強防禦力量,抵禦聯合國軍的進攻,志願軍和人民軍也相應調整了作戰部署,將第65軍調至開城地區;第68軍從陽德地區調至洗浦里地區,準備接替人民軍第5軍團防務;以第67軍接替第27軍金城地區防務,第27軍撤至馬轉里、陽德地區休整。9...
栗洞東山進攻戰鬥是1952年在朝鮮金城東南栗洞東山地區發生的戰鬥。抗美援朝戰爭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2軍第35師第103團奉命進攻金城東南栗洞東山。該山是南韓(韓國)軍首都師防禦陣地前沿的一個支撐點,由機甲團...
為了把敵人逼回談判桌前,志願軍組織發起了夏秋防禦戰役。楊成武指揮二十兵團所屬第六十七、六十八軍作為參戰主力,擔負起東線金城以南地區的防禦。10月8日,第六十八軍在敵情、地形均不熟悉的情況下與敵激戰10天,殲敵7000餘人。值得一提...
1952年6月,蔣誠在朝鮮金城由張雲介紹入黨。1951年4月22日-1951年11月,蔣誠所在的中國人民志願軍12軍先後參與第五次戰役、金城以南地區防禦戰鬥等大小戰鬥400餘次,並重創土耳其旅。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爆發,蔣誠隨部隊負責堅守537....
1951年3月,李德生同志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歷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2軍35師師長、副軍長、第一副軍長兼參謀長,先後率部參加了第五次戰役、金城以南地區防禦作戰和上甘嶺戰役。在金城以南地區防禦作戰中,他認真貫徹毛澤東同志“積極防禦”、...
1951年8月31日,中國解放軍第六十七軍接防金城以南地區沿三八線27公里前線。在敵人的“夏季攻勢”即將結束時,中國人民志願軍英勇抗擊,敵人損失慘重。李湘等軍領導在糧食短缺的情況下降低了每日的糧食標準,以實際行動鼓舞士氣;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