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保暖救生衣

防水保暖救生衣

防水保暖救生衣是由49歲的辭職保全何國舉發明,可使不會游泳的人穩穩站在水裡,冬天下水不會感到寒冷刺骨。救生衣共有13個組件,上衣、褲子、筒靴、手套都連為一體。手套樣式為蛙形,游泳方便。充氣氣囊可拆卸,也可隨時用嘴充氣,實用方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防水保暖救生衣
  • 發明人:何國舉
  • 組件:上衣,筒靴等
  • 申請專利時間:2013年3月
  • 發明人介紹:公司保全
  • 目的:讓水中救援工作正常進行
發明人和靈感來源,下水體驗,使用技巧,發明歷程,發展潛力,申請專利,

發明人和靈感來源

何國舉,49歲,家住北部新區大竹林金竹苑2區6棟,主城人,在江邊長大。他自稱只有國中文化,曾乾過建築工人、當過公司保全,去年辭去保全專門在家搞發明,老婆在一個家政公司工作。
何國舉說,2009年夏天,他無意中看見電影《鐵達尼號》的一個片段:冰山撞擊遊輪,人們紛紛跳海。沒到第二天天亮,多數綁著救生衣的人不是被海水淹死就是被海水凍死。這一幕深深刺激了他,為什麼船上不準備能保暖的救生衣呢。
何國舉搜尋類似新聞,發現市面上沒得保暖救生衣。另外看新聞,消防隊員江水救人時,也沒有類似保暖救生衣。他決定發明一套保暖救生衣。

下水體驗

2013年12月26日上午,重慶晚報記者穿上了一件保暖救生衣。何國舉體重為160斤,身高是175厘米。晚報記者比何國舉體重輕60斤,這件救生衣穿在身上比較寬大。穿衣在陸地行走時,6斤半的衣服倒也不覺得重。
下水時,馬上感受到江水的壓強和一絲冰涼,但比起最初用手試水溫的刺骨寒冷,這樣的冰涼完全可以接受。下水走上幾步後,腳就無法著地,浮了起來,一動不動地穩穩站在江水中。隨著起伏的波濤在水中略為擺動,但不會感覺頭暈不適。1分鐘後感覺全身漸漸暖和,也能適應水的壓強。5分鐘後上岸,脫下保暖救生衣,周身沒有被水打濕,全身比較暖和,手心還是熱的。

使用技巧

穿上救生衣後,拉上正面拉鏈,再繫上內襯,隨後把腰間袋子繫緊,束緊防水帽。最後用嘴吹胸前與後背的兩個氣囊。整個穿戴完畢耗時7分鐘左右。如果需要划水行走,可以身體稍微後傾,像仰泳一樣。腳不要動,手往前進相反方向划行。脫掉救生衣大約需要5分鐘左右。

發明歷程

“試驗”失敗30多次
2009年5月,何國舉開始“研發”自己的第一件防水保暖救生衣。他先是畫好了圖紙,再買來救生衣原料—一種塗層面料,以及手套、筒靴等,再買來專用膠水及浮力袋(內裝軟泡沫)。隨後,何國舉將這些材料用縫紉機縫補上。袖子和背心、背心和帽子的拉鏈連線等地方,他都縫得非常仔細。而該用膠水粘的地方,他也粘得很認真。
“因為當時自己還在當保全,我基本上是利用周末或節假日在幹這件事。”3個月後,第一件樣品終於“出爐”了。同年8月底的一天,何國舉穿上這件救生衣來到嘉陵江“江與城”江邊下了水。“當時,我在救生衣裡面還穿了件襯衣和短褲,在江上漂了約5米遠時,我突然感到襯衣、短褲全部濕了,我想應該是進水了,於是趕緊上岸。”上岸後,何國舉果然發現,救生衣破了三四個小洞。
最開始,何國舉分析可能是救生衣原料用得少了,薄了。於是,他開始在製作第二件、第三件、第四件救生衣時,增加了塗層面料的用料,不斷將救生衣加厚。但想不到的是,何國舉再次拿著這幾件救生衣到嘉陵江“試驗”時,依然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救生衣在巨大的江水壓力下“不堪重負”,先後進水。
“在2010年8月前,我和兒子、朋友先後30多次到嘉陵江上去‘試驗’,全部失敗而歸。”何國舉說,為此,他一度心灰意冷,“當時真想放棄。”
辭去保全工作,專心搞“發明”終成功
“救生衣的問題可能是面料沒達到要求。”一名好友提醒何國舉。
而何國舉意識到這個問題後,2010年8月,他到浙江找到當地一些生產救生衣的廠家。經人指點,何國舉在原先的救生衣上,替換了兩樣最關鍵的材料:一是救生衣原料,由塗層面料換成高彈防水面料;二是將浮力袋的材料換成了專用的浮力材料。“手套、筒靴、帽子與救生衣連線,都由機器進行了專門處理。而救生衣裡面的接頭、浮力袋等,都是我親手製作的。”何國舉說。不久,一件全新的防水保暖救生衣就這樣“誕生”了。
2011年初,何國舉拿著嶄新的救生衣,再次來到嘉陵江邊“試驗”。這次,救生衣不再進水,困擾何國舉許久的難題終於得到解決。但何國舉並沒感到滿意,他對救生衣的外觀、重量等,又進行了多次“改良”。
2012年4月,何國舉瞞著妻子,辭去了保全工作,一門心思投入到救生衣的研發中。“因為之前要上班,研製工作總是斷斷續續,我想辭職後精力會更集中一些。”
做了不下100次實驗,又淘汰了兩代泳衣,第3次去浙江製作了第3代泳衣。前前後後花了3萬餘元,經過了上百次下水“試驗”,何國舉的救生衣終於可以穿著下水“漂流”了。“2012年臘月,我侄女婿穿上它,在江上最遠漂(游)了100多米遠。”何國舉說,2012年12月,他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兩項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申請。2013年5月,何國舉的“保暖救生衣”成功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證書。

發展潛力

推廣到水中井下救援
何國舉希望能把救生衣推廣到水中和井下救援,他想生產出更多的防水保暖救生衣,並拿出一部分免費送給環衛工、消防隊員和海事執法人員,希望在他們實施救援,特別是寒冬救援、上班時,能夠派上用場。
何國舉說,自己的救生衣還有許多改進空間:例如針對不同體重的人製作不同型號,保暖效果還有待增強等。
專家看法
江上救援用處不大,但適合海上救生用。
朝天門海事處江北嘴執法大隊副大隊長劉釗稱,這種救生衣雖然具有防水、保暖等功能,但並不太適合在長江、嘉陵江上救援時使用。
“這是因為長江、嘉陵江的水流速度快,船隻作業艙面較窄,而穿上這種較‘笨重’的救生衣後,救援人員的靈活性不夠,更不利於下水去救援。”劉釗說,當然,如果在更寬闊,水流不急的海面上,這種救生衣肯定能派上用場。同時,該救生衣較適合在景區“漂流”時使用,也可在清掏化糞池等地方時使用。

申請專利

2013年3月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兩項專利證書,專利名稱防水保暖救生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