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福源是阮潢的第六子。1613年阮潢逝世後,由他繼位,統治越南南方。阮福源繼承了父親的政策,拒絕屈從於由鄭松扶植的後黎朝朝廷的權威,自稱“仁國公”(Nhơn Quốc Công)。原黎朝的政事機構改革為直接聽命於阮主的機關,切斷與北方朝廷的隸屬關係。阮主所在地的正營,設定了舍差司(掌訴訟)、將臣吏司(掌錢糧)、令史司(掌祭祀及支給正營軍餉)三司,各地府縣則任命知府、知縣管理民政。所有官僚任免及政務均拒絕北方朝廷插手。
根據阮朝國史《大南實錄》《Đại Nam thực lục》前編卷二《熙宗孝文皇帝實錄》的記載:“始稱國姓,為阮福氏”。因此,廣南國的國姓應該是複姓阮福。
受到中華思想影響,越南歷代王朝都將占城、真臘(高棉)等民族視為蠻族,不斷施加壓力迫使其臣服。從阮潢入鎮順廣開始,南阮也秉承後黎朝的國策,不斷蠶食占城國家的土地。1611年,阮潢南征華英國,在占領地建立富安府。在1620年左右,阮福源將女兒阮氏玉(Nguyễn Thị Ngọc)嫁給了真臘國王吉·哲塔二世(Chey Chetta II)。作為聘禮,真臘王於1623年允許越南人在普利安哥地區(今西貢)建立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