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阪隰
- 拼音:bǎn xí
- 注音:ㄅㄢˇ ㄒㄧˊ
- 解釋:坡面與坡底
- 出處:《呂氏春秋·安死》
坡面與坡底。《呂氏春秋·安死》:“葬於山林則合乎山林,葬於阪隰則同乎阪隰,此之謂愛人。” 陳奇猷 校釋:“《爾雅·釋丘》:‘陂者曰阪,下者曰隰。’《說文》:‘坡者曰阪,隰,阪下溼也。’是阪與隰相連。山坡之高處謂之阪,其低下之處謂之隰,故此以‘阪隰’連文。”
坡面與坡底。《呂氏春秋·安死》:“葬於山林則合乎山林,葬於阪隰則同乎阪隰,此之謂愛人。” 陳奇猷 校釋:“《爾雅·釋丘》:‘陂者曰阪,下者曰隰。’《...
隰,拼音xí ,注音ㄒㄧˊ,繁體字是隰,漢字結構是左右結構,造字法由會意,簡體部首:阝,部首筆畫:2 ,總筆畫:16,指低濕的地方。出自《國風·邶風·簡兮》:“山...
阪,中國漢字,讀作:bǎn。該字的主要字義是指崎嶇磽薄的地方,如:阪田。亦與“坂”同義。...
(1).斜坡與山澤。《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命田舍東郊……善相丘陵、阪險、原隰土地所宜,五穀所殖,以教道民,必躬親之。” 孫希旦 集解:“陂者曰阪...
《商君書·徠民》:“諸侯之士來歸義者,今使復之,三世無知軍事, 秦 四竟之內陵阪丘隰不起十年征者,於律也足以造作夫百萬。”漢 徐幹 《中論·貴驗》:...
葸隰,畏懼的意思。也是一種野草的名稱。...... 隰,阪下濕也。――《說文》下濕曰隰。――《爾雅·釋地》。李注:“謂土地窊下常阻洳,名為隰也。又,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