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青海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的通知》是2005年省發展改革委發布的通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青海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的通知
- 發文時間:2005年6月8日
引言,發展思路和政策措施,
引言
西寧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東行署,省政府各委、辦、廳、局:
省發展改革委關於《青海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發展思路和政策措施
(一)大力實施城鎮化戰略,全面提高城鎮化水平和質量
以促進農村人口進入城鎮穩定就業並定居為中心,以完善城鎮產業支撐為重要手段,以擴大現有城鎮規模為主要途徑,遵循與經濟發展水平和生產力發展水平、市場發育程度相適應,與就業能力、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相協調的原則,積極推進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逐步建立結構完整、運轉協調的城鎮體系。因地制宜,實行城鎮化模式的多樣化,人口進城方式的多樣化,城鎮規模結構的多樣化,城鎮功能定位的多樣化。加強城鎮發展的科學規劃,最佳化人口、經濟、資源環境與城鎮的空間布局,集約使用土地資源。注重提高城鎮質量,提升城鎮品位,完善城鎮功能,提高城鎮公共服務能力,增強城鎮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影響力。
進一步擴大西寧市城市規模。加快西寧舊城區的改造和新城區的建設步伐,逐步實現城市功能向新區轉移,實現多中心發展,提高城市質量和承載能力。調整西寧市的行政區劃,擴大市區面積。在西寧周邊地區建設依託西寧的衛星城鎮,延伸城市功能。加強市政設施建設,完善和強化服務與載體功能,強化產業支撐條件,提高城市品位和承載能力,充分發揮西寧市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改革開放的示範作用、經濟發展的輻射作用、精神文明建設的視窗作用、社會穩定的支撐作用。爭取2020年前,將西寧市建成區面積在現有基礎上擴大1倍左右,市區人口增至150萬人以上,成為青藏高原的現代化中心城市,承擔青海城鎮化的主要任務。
加快格爾木、德令哈兩個資源開發城市的發展。進一步強化格爾木市作為西部交通樞紐、資源富集區和資源開發依託基地的功能,完善城市功能,拓寬城市面積,擴大人口規模,爭取在2020年前後,使格爾木跨入大城市行列。加快新興資源開發城市—德令哈市的建設步伐,進一步完善區域次中心城市的經濟和文化承載功能及人口集聚功能,進一步壯大鹼工業等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產業的規模,夯實城市發展的產業支撐條件,爭取早日使德令哈市步入中等城市行列。
最佳化城鎮布局。按照突出特色、強化功能、集聚人口、繁榮經濟的原則,以州府所在地和人居條件、產業支撐條件較好的東部縣城為重點,加快新興小城市和小城鎮的規劃和建設。東部地區縣城要圍繞壯大城鎮經濟實力,增強對地區發展的集聚、輻射和帶動能力,實現與西寧市在人口、經濟、規劃等方面的有機融合。根據縣城發展基礎、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以及發展潛力,積極培育次中心城市,完善城鎮體系架構。加強東部地區農村集鎮、中心村和農民新村建設,實現農村居住方式的準城鎮化、農業生產方式的準工業化和農民生活方式的準市民化。西部地區重點發展州府所在地及重要工礦區城鎮,擴大城鎮規模,完善城鎮功能,增強產業支撐能力,引導牧戶就近轉移和適度集中。
完善城鎮發展的支撐條件。改革城鄉分割的管理體制,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戶籍制度和福利制度,實行按居住地登記的戶籍管理制度,為進城居民在社會保障、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公共服務方面提供均等的機會和服務,將現行城市居民享受的社會保障逐步向進城務工和定居的外來人口擴展。改革就業制度,改善農民進城務工和跨地區就業的環境,建立和完善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自由流動、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改革土地流轉制度,推進農牧民承包土地使用權市場化、貨幣化和股份化,以此作為進城農牧民的原始資本。改革城鎮建設投資和運營體制,鼓勵社會資金參與城鎮基礎設施、公益事業建設與經營,擴大城鎮建設資金來源。完善城鎮發展產業支撐,積極培育和發展城鎮主導產業,根據城鎮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合理布局生產力,積極推進園區建設,因地制宜發展中小型產業園區和農牧業科技示範園區,壯大城鎮經濟實力。進一步加強市政設施建設,重點抓好城鎮道路、供排水和亮化、綠化、美化工程,進一步完善城鎮配套設施,建設安全、方便、舒適、優美的人居環境。大力發展房地產業,加快普通住宅、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平抑房地產價格。
以農村牧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以農牧民增收為核心,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大力推進農牧業和農村牧區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繼續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步伐,最終實現農牧業產業化和城鄉經濟一體化,實現農村牧區經濟的全面繁榮。 堅持發展特色農牧業,提高農牧業效益。在穩定現有農牧業綜合生產力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農牧業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結構,促進農牧業生產向區域化、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商品化發展,建立具有高原特色的油、薯、菜、肉、毛、奶、果、藥等農畜產品基地,形成優勢產業鏈。青南地區,按照提高質量、減少數量的原則,重點發展以青藏高原特有的耗牛和藏羊為主的天然生態畜產品;環湖地區,主要發展現代畜牧業,建成以羊羔肉、犢牛肉和種畜繁育為主的畜產品基地;河湟地區主要發展特色種植業,家畜、家禽養殖業,推動舍飼養殖向規模化、專業化發展,建成以糧食、特色經濟作物、育肥牛羊、生豬、家禽、奶製品等為主的農產品基地。結合退耕還林和休牧育草,大力發展草產業,擴大草場育草、豆種類飼草種植面積,提高發展畜牧業的飼草保障能力。積極發展設施農牧業,在農區重點發展日光節能溫室、“四位一體”等多用暖棚;環湖地區重點擴大兩用暖棚;青南地區配合休牧育草擴大舍飼、半舍飼畜牧業規模。培育和引進一批動植物優良新品種,提高農畜產品的品質,開發無公害農畜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積極推進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的相互協調和融合,大力發展農區畜牧業,使畜牧業成為農業增效的主要增長點。
大力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牧業標準化生產。從農牧業增長方式根本性轉變的要求出發,按照“公司+農戶”、“工廠+基地”的模式發展高效益的設施農牧業、標準化生產的精準農業、適應市場需求的訂單農業和安全環保的綠色農業。多途徑、多形式培育發展一批農畜產品加工、運輸和行銷“龍頭企業”,專業市場和農村牧區專業合作組織,支持“龍頭企業”建設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擴大產業化生產規模,提升產業化經營層次。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與農牧戶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關係,發展完善訂單農牧業、契約服務、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方式。進一步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疫病防治體系、質量檢測體系、農業技術服務體系建設,推進農產品生產和銷售標準化、規範化、優質化。
發展壯大農村非農產業,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根據我省礦產資源豐富、勞動力價格相對較低的優勢,搞好規劃和布局,合理、有序發展非農產業,使更多的農牧民從第一產業中分離出來,轉移到第二和第三產業。在信貸、稅收、水電、土地等方面為非農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支持非農產業發展。大力發展各類農村專業協會、專業合作社,鼓勵非農產業專業戶發展壯大,促使一批高素質的農村勞動力從第一產業中加快分離,專門從事收購、運輸、銷售及旅遊等其他服務行業。積極推進鄉鎮企業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體制創新,鼓勵有條件的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集中,推進鄉鎮企業發展和小城鎮建設的相互促進。著力培育縣域特色支柱產業、特色主導產品、特色專業市場和專業化工業小區,帶動縣域經濟發展。加強對勞務輸出的信息服務和就業指導,規範勞務輸出行為,改變目前農村牧區勞務輸出鬆散、無序的狀況,有計畫地組織本省農民工到東部沿海地區和周邊地區外出務工,擴大勞務輸出的規模。積極組織農民工參與我省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提高我省農民工在本省勞務市場的占有率。加大對農村勞動力實用勞動技能的培訓力度,形成社會、用人單位、農村基層組織、農民個人相結合的勞動技能培訓投入機制,使勞務輸出由現在的簡單體力勞動為主向複雜勞動、技術工種逐步拓展,拓寬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渠道,提高勞務輸出的附加值。
進一步加大扶貧工作力度。堅持國家扶持與民眾自力更生相結合,實現扶貧工作由“救濟式”向“開發式”轉變,由“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堅持政府指導、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原則,建立健全扶貧開發資金、技術、信息和政策支持體系。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進行重點扶持,做到扶貧目標到戶、項目到戶、資金到戶、措施到戶、效益到戶。繼續加強貧困地區的公路、電網、人畜飲水、教育、衛生、文化事業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貧困地區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人口素質,為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全面進步創造良好條件。對部分環境極為惡劣地區的民眾有計畫地組織搬遷安置,實現異地脫貧。進一步加大農牧業結構調整力度,著力發展特色農牧業,加快農牧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勞務輸出,推動貧困地區農牧業增產、農牧民增收,穩定解決貧困地區民眾的溫飽問題。到2010年使全省的絕對貧困人口和低收入貧困人口基本實現脫貧。
(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高工業整體競爭能力
緊緊抓住全球產業化結構調整和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歷史機遇,充分發揮我省能源、原材料工業的比較優勢,推進資源開發,努力提高加工製造水平。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做大、做強、做長優勢產業鏈。以現有產業基礎為依託,進一步壯大以水電、有色金屬、鹽湖開發、油氣開發利用、煤焦化、醫藥等產業為主體的具有本省特點的優勢產業鏈,實現資源開發向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和精細化方向轉變。著力推進鹽湖資源開發由單純的鉀肥生產向綜合開發轉型,油氣資源開發由採掘向加工利用轉型,有色金屬資源由金屬鎂、鋁生產向合金新材料和精深加工產品轉型。積極培育新的主導產業,加大煤炭、鐵礦等資源勘探開發力度,積極有序推進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構建焦煤———焦炭及焦油等綜合利用產業鏈和鐵礦開採———生鐵冶煉———精深加工產業鏈。加速推進電力、油氣開發利用、鹽湖化工、焦煤化工、有色金屬工業之間的產業融合,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各主體產業之間的關聯度。培育、保護、發揮好我省特色產業發展的資源、技術、人才優勢,提高特色產業的自我積累和發展能力,使我省逐步成為全國有色金屬、輕金屬新材料、鹽湖化工、油氣開發利用生產基地,藏藥產、學、研龍頭和藥材、成藥基地。
以信息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壯大高新技術產業群。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傳統工業領域的廣泛套用,提高企業生產、銷售和服務的自動化、智慧型化、數位化和網路化水平,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管理成本、交易成本和科研成本。大力引進關鍵技術、先進技術和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冶金、製藥、建材、機械、化工等傳統產業,提高其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增強競爭力。加快工業技術創新步伐,增強本省工業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能力,以鹽湖資源綜合利用、輕金屬新材料、中藏藥和生物工程製品等領域為重點,開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技術和新產品,以技術優勢促使資源優勢儘快轉化為有競爭力的產品優勢和經濟優勢,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高技術產業群,實現高新技術的產業化和產業的高新技術化。
集中布局工業生產力。按照發揮集聚效應、合理分工、集中控制污染的原則對工業生產力進行集中布局。大中型工業發展以西寧市、海西州為重點,西寧市以現有的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科技產業園、甘河工業區和北川經濟帶為依託,重點發展有色金屬、建材、醫藥、綠色食品、高新技術等產業;海西州以鹽湖、油氣、煤炭資源富集區,崑崙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重點,發展油氣加工轉化、鹽湖化工、焦煤及焦化、建材等產業。中小型工業主要布局在城市近郊和小城鎮,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紡織、食品、飲料、服裝、家具製造、建材等產業,為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和小城鎮發展提供產業支撐。
推進資源綜合開發,有效配置,循環利用。著眼於推動經濟成長方式轉變,推動資源由單項開發向綜合開發轉型,提高資源的回採率和利用率;引導資源向優勢產業和企業流動,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益;以柴達木地區為重點,推進各產業體系間原料、產品、廢棄物的相互利用,構建比較完整的循環產業鏈。大力發展生物資源開發,水能、風能、太陽能利用等產業,推進可再生資源的利用。
(四)推動重點地帶加快發展,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整體帶動”的原則,鼓勵支持條件較好、優勢突出、具有發展潛力的蘭青、青藏鐵路和109國道沿線重點地區加快發展,使其成為全省經濟的增長軸,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並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以西寧為中心的東部地區,要充分發揮西寧市的龍頭帶動作用,加快黃河水電資源開發,建成“西電東送”北部通道的電源基地,並帶動相關工業的發展;以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及甘河工業區、生物科技產業園為孵化基地,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動傳統產業的最佳化升級;發揮水土光熱優勢,發展高效綠色農業和設施農業,推動農牧業產業化和鄉鎮企業的發展;進一步強化西寧市區域增長極的作用,拓寬城市發展空間,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加快發展房地產業、現代物流業、金融保險業、信息諮詢業、旅遊業、社區服務業,強化人口聚集和經濟聚集功能,使西寧市成為全省文化中心、商務中心、消費中心、旅遊中心、休閒中心,帶動全省經濟社會的發展。以格爾木和德令哈市為主要依託的柴達木地區,要充分發揮資源豐富的優勢,進一步發展鹽湖、石油天然氣和有色金屬工業,推動資源開發向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轉變,把柴達木盆地建成國家的鉀肥、鋰鹽、碳酸鍶生產加工基地。環湖地區,要依託其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一手抓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一手抓旅遊資源和畜牧業資源的開發利用,把青海湖打造成在國內外有較高知名度的旅遊精品,把環湖地區建成現代化畜牧業示範基地。同時,要把加強重點地區的經濟建設與邊遠地區的扶貧開發結合起來,通過重點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和加大對貧困地區扶持力度,促進發展軸兩翼及青南地區快速發展,逐步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實現共同富裕。青藏鐵路、公路兩翼的黃南、海南、海北州,要充分利用其水電、煤炭、有色、建材和農牧業等資源優勢,進一步發展壯大電力、煤炭、有色、建材工業,積極發展草畜、油菜籽、果品等特色農牧業,發展區域性商貿流通業和旅遊業。青南地區,要以三江源的生態保護與治理為重點,著力發展生態經濟,加快脫貧致富步伐,不斷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前提下,適度開發可再生的生物資源;積極發展民族貿易和以民族風情、自然風光為特色的旅遊業。
(五)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發展和生活環境 交通運輸。進一步完善交通布局,形成多種運輸方式相結合的運輸網路體系,為加快經濟發展、改善投資環境、便利城鄉居民出行創造有利條件。公路,按照東部成網、西部便捷、青南通達的總體思路,進一步加強國道、省道幹線公路建設,到“十一五”末,實現西寧通往周邊地區公路高等級化,省會到州府通二級以上公路,州到縣及縣際間通三級油路,基本實現鄉鄉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完善路網布局,著力抓好資源開發路、旅遊路和農村公路建設,提高通達深度和技術等級。到2020年,形成以西寧和格爾木為中心,以高等級公路為骨架,通縣達鄉,方便、快捷的公路網路體系。鐵路,“十一五”期間建成青藏鐵路格拉段、蘭青鐵路增建二線電化工程和青藏鐵路西格段複線電化工程,形成東接隴海、西南通拉薩,省內橫貫東西的鐵路大通道。爭取國家儘早開工建設格爾木—庫爾勒、格爾木—龍崗鐵路,形成蘭新鐵路與青藏鐵路的連線線,打通我省通往新疆的鐵路通道;多渠道籌集資金,建設柴達爾—木里(或錫鐵山—一里坪)、茶卡—都蘭等地方鐵路,加快支線鐵路擴能改造,完善鐵路路網結構,適應資源開發的需要。民航,增闢西寧、格爾木至全國大中城市的新航線,建設巴塘、花土溝、德令哈、大武等支線機場,形成地方支線航空網路。 水利。堅持興利除害結合、開源節流並重,統籌考慮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和保護。東部農業區,重點建設“引大濟湟”工程,力爭2015年前“引大濟湟”三期工程全部建成,實現跨流域調水,從根本上解決湟水流域工業、居民用水和農業灌溉問題。結合黃河上游水電資源的開發,建設李家峽、公伯峽等大型電站水庫灌區工程,提高黃河河谷兩岸經濟社會發展及生態環境建設的水資源保障水平。柴達木地區,重點抓好格爾木河和巴音河流域水資源的綜合利用,解決格爾木市和德令哈市發展以及鹽湖資源綜合開發的局部缺水問題。環湖地區,適度發展人工草地灌溉,保護好現有資源,使青海湖入湖水量不再因為人為因素而減少。加快實施湟水流域、黃河谷地、柴達木盆地、海南州四大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大力發展節水灌溉,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益。加快重點城鎮防洪工程建設及人口密集地區幹流、支流河道治理工作,構築安全有效的防洪體系。同時,積極爭取國家早日實施“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以解決黃河上中游水資源不足的問題,大幅增加黃河水資源量,促進黃河上游水電資源的開發、保護和兩岸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加大實施人畜飲水工程力度,到2010年前全面解決全省範圍內的人畜飲水困難問題。 信息網路。採用以光纜為主,微波、衛星為輔等多種方式,加快基礎傳輸網、固定電話網、移動通信網、廣播電視網的建設步伐,在西寧、格爾木、海東等經濟較為發達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先進水平的信息網路設施,並推進有線電視網、網際網路、固定電話網、移動通訊網的相互融合。加快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和教育科研信息系統建設,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進程。同時,繼續推進郵政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郵政傳輸網路,擴大覆蓋面,提高技術層次和服務水平。加強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好“西新工程”,在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的基礎上,在國家支持下,適時啟動“戶戶通”工程。積極引進高新技術,建設數位電視平台、直播衛星平台,在2010年前後完成城鎮數位電視入戶工程建設,使我省的廣播電視向數位化、網路化方向發展,爭取到2020年全省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到95%以上。與此同時,建立完善的廣播電視維護體系,設立維護基金,完善管理機制,鞏固廣播電視建設成果。 電力設施。在加快黃河水電資源開發、支流小水電開發和大中型煤電、氣電項目建設,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電力需求的同時,加快玉樹、果洛、海西西部不通電地區的電源和區域電網建設,發展太陽能光伏電站,解決電網延伸不到地區的用電問題,到2006年基本解決缺電縣的用電問題,2010年基本解決缺電鄉、村的用電問題。
(六)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城鄉居民生活質量
搞好西寧、格爾木等中心城市和各小城鎮發展的總體規劃,細化城市總體規劃布局。在綜合考慮城鎮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資源利用及環境保護的基礎上,完善城市功能分區,從城市發展空間布局上為城市園林、綠地、住宅、娛樂場所的建設預留空間,逐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環境資源的占有量。建立並嚴格實行城市綠化“綠線”管理制度,依法保證城市綠化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公共綠地、道路綠地、專用綠地的建設。加快綠色社區和生態居住園區建設的試點和推廣工作,對社區和主要住宅區的綠化、環境建設探索實行“綠色”分級認證管理。動員社會力量,合理引導社會資金用於城市綠化建設,把城市綠化建設和管理養護逐步推向市場。爭取到2010年全省城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25%,到2020年達到30%。
加強扶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經濟適用房的各項優惠政策,由政府掌握一定數量的土地資源,採用集中聯片捆綁式開發的方式,加大以經濟適用房為重點的住房建設力度。加快完善房地產市場體系建設,活躍房地產交易市場,逐步建立完善廉租房供應保障體系,確保中低收入者的居住需求。針對一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居民開發大面積、複式結構、單體結構、智慧型公寓等高檔住宅,建立適合不同層次需求的住宅供應體系。推廣節能住宅、生態環保建材等高新技術在住宅產業中的套用,全面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繼續加大對舊城區和老住宅區的改造力度,在加速改變舊城面貌的同時,逐步將住宅建設向城郊轉移,拓寬房地產開發空間。
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逐步引入市場機制的原則,搞好社區的教育、衛生、社保、家政服務、文化體育等功能配套建設,建立具有養老、助殘、醫療康復、青少年活動和托幼等功能的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完善文體廣場等戶外活動設施,大力開展文化、科普、體育等社區活動。創新社區管理機制,將社區管理與城區基層政權建設、城市基層政治文明建設結合起來,突出以人為本,以“人文社區”工程建設為載體,營造關愛人、服務人、教育人、凝聚人的社區環境。
著力改善農村牧區生產、生活條件。繼續加大對農村牧區“農村六小”基礎設施及通信、廣播電視等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在淺山無水源地區繼續修建雨水集流窖、小澇池,實施人畜飲水工程,爭取在2006年以前基本解決吃水難問題。青南地區要進一步搞好以防災基地、人畜飲水、人工草地和溫棚為主的“四配套”建設,環湖地區逐步向包括通電、通話、通電視在內的“五配套”、“六配套”發展,提高建設水平,為牧民全部定居創造條件。
按照“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突出特點、規模適應、注重實效”的原則逐步建立和完善村級建設規劃,按照小城鎮模式進行農民新村和牧民定居點建設,對農村新建住宅實行統一規劃和集中區域統一建設。將城鎮邊緣地區和“城中村”的農牧民住宅建設納入城市住宅體系,最終實現農村居住方式的城鎮化。加強對農村牧區小康住宅建設的規劃設計和技術服務指導工作,編制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農牧民住房建設標準和通用圖集,使農村牧區小康住宅和農牧民新村建設能滿足節約用地、節約能源、農牧民自住功能和發展非農經濟的各種要求。把農村牧區小康住宅建設和村村通電、村村通廣播電視、生態移民等工程結合起來,分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經濟條件、不同的產業發展方向進行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試點,逐步實現水、電、電話、網際網路入戶。爭取到2010年全省農村牧區鋼筋磚木結構住房比重達到25%,2020年達到65%。
強化人居環境的綜合整治。加大力度控制工業污染,通過開展ISO14000管理體系認證和清潔生產審計,推行清潔生產和實現工業污染主過程控制,積極推進廢物交換,提高固體廢物的利用率。採取激勵措施,實現環境保護的公益性和市場經濟的競爭性有機結合,引導工業企業和工業園區走循環經濟之路。加大鄉鎮企業的環保投入,逐步限制在重點城鎮周邊發展污染性工業。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檢查的力度,嚴格執行環保設施建設“三同時”制度,加速完善污染物排放總量收費制度。力爭在2010年前,中心城市周邊工業企業全部通過ISO14000環保標準認證。
突出做好中心城市水資源和水質的保護工作,逐步減少城市地下水開採量,爭取在2010年以前主要城市全部使用地表水。加速推廣城市垃圾收集、壓縮生化處理以及節能、節水等新技術的套用,實現人居環境與城市生態的相協調。重點城鎮要加大廢水處理、固體垃圾填埋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沿湟水、黃河流域重點城鎮在2010年以前基本實現廢水和固體垃圾集中無害化處理,牧區城鎮在2015年基本建成廢水和固體垃圾集中排放處理系統。農村牧區重點抓好“改水、改廁、改灶”工程,推廣太陽灶、風力發電等節能環保新技術,降低農村柴薪消耗和燒薪污染,推廣農村生活垃圾的集中處理和利用。以推進飲用水安全為目標,加強農村飲用水源的監測檢驗和保護治理,提高農牧民飲用水衛生標準和質量,逐步實現農村牧區飲用水的無害化。
(七)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
把教育事業放在實現富民強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地位,全面實施科教興青、人才強省戰略,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使人人享有公平、公正的受教育機會,促進教育與全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全力推動“兩基”攻堅,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普及水平。堅持“普九”與掃盲並重,掃盲與農牧民教育培訓相結合,著力抓好布局調整、校舍建設、設施配置、發展現代遠程教育、資助貧困學生和擴大國中招生等工作,力爭2007年全省以縣為單位“兩基”人口覆蓋率達到85%,青壯年非文盲率達到95%,2010年全面實現“兩基”。繼續加大對農牧區義務教育的投入,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切實解決好貧困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適齡兒童的入學問題。已實現“兩基”的地區要以鞏固成果、提高質量為重點,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提高儀器設備和圖書裝備水平,加快標準化學校和信息化建設。深化課程改革和教育綜合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加快發展高中教育和幼兒教育。西寧、格爾木及海東地區人口大縣適當增加高中布點,逐步實現初、高中分設,支持名優高中辦分校,創辦優質高中教育集團,開放和用活教育資源,鼓勵運用市場和民辦機制發展高中教育,面向全省實施積極的教育服務。增加省內面向貧困農牧區招生的重點高中資源,積極創造條件在內地發達省份舉辦青海高中班,擴大異地辦學規模。力爭到2007年,全省城市及州府、行署所在地城鎮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全省高中階段入學率達到60%,2010年達到70%。充分利用學校布局調整後的富餘資源發展幼兒教育,力爭到2007年州府和行署所在地基本普及學前三年幼兒教育,到2010年重點城鎮基本普及學前三年幼兒教育。
進一步擴大高等教育規模。加速高校布局結構調整,最佳化學科和專業結構,加強綜合大學建設和具有我省地方經濟和民族特色的學科建設,增設經濟發展急需專業,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推動高校體制創新,鼓勵社會力量以市場化方式參與舉辦高等教育。到2010年,普通高校在校生保持在35萬人左右,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達到25萬人左右。加強產、學、研結合和重點實驗室建設,推動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爭取在2010年前,建成一所在國內具有一定知名度、躋身國家“211”工程、學科門類較為齊全的教育研究性大學。
堅持社會化和市場化,以就業為導向,突出為“三農”和特色產業服務,積極發展繼續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逐步完善大眾化、社會化終身教育體系。突出辦好農民職業教育,提高農民的職業技能和轉移擇業的能力,不斷提高勞動者素質。搞好學習型教育機構、學習型企業、學習型家庭、學習型社區建設,逐步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嚴格實行教師資格準入制,吸收高校畢業生和其他優秀人才從教,拓寬教師來源渠道。繼續搞好教育對口支援,充實邊遠地區教師隊伍。完善大中專院校和中國小網路體系,在全省中國小全面普及計算機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繼續發展異地教育,通過在外地辦藏族班、在西寧和海東辦藏區中國小、發展遠程教育等方式解決青南及其它邊遠地區教育資源數量和質量不足問題,為邊遠地區中小學生創造良好的就學和成長環境。
(八)大力發展衛生事業,提高全社會醫療服務水平
加快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促進衛生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合理配置衛生資源,完善醫療急救、預防保健、地方病防治、疫情監控和衛生監督服務體系,形成社會衛生機構、專業醫院、綜合醫院合理分工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框架,滿足人民民眾基本衛生保健需求。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遵循公共財政的原則,把財政支出的重點調整到真正體現政府福利、滿足基本醫療、保證公共衛生等體現公平的項目上。適當調整醫療機構的布局和“準入”政策,收縮國有衛生資源的分布戰線,逐步引入市場機制,積極鼓勵和發展民營醫療機構,支持社會資本到衛生資源相對薄弱的農村牧區投資舉辦民營醫院。加強對公共突發衛生事件的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有效預防和控制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影響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的重大疾病。積極發展社區衛生服務,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方便民眾的社區衛生服務網路。到2010年,形成以社區衛生組織為基礎,綜合醫院、專科醫院為中心的職責明確、分工合理、相互協作的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切實重視農村牧區衛生工作。加強邊遠貧困地區衛生組織建設,鞏固和提高農村牧區基層衛生隊伍,建立基礎設施比較齊全的農村牧區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加強農村牧區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農村牧區衛生機構經營模式,提高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質量,推進農村牧區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深化鄉、鎮衛生院改革,採取撤、並、轉等多種形式,實現衛生資源的最佳化和重組,提高農村牧區衛生機構的整體服務功能。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在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和衛生資源占有量方面的差距,充分發揮政府在醫療資源配置中的巨觀調控能力,把城市醫院過剩或閒置的設備調劑到農村牧區醫療機構,提高醫療資源使用率。加強農村牧區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到2010年基本完成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的改造建設;到2020年使縣醫院和鄉衛生院的衛生設施能夠滿足農村牧區基本醫療保健的需要,實現全省城鄉居民人人享有與全面小康水平相適應的基本醫療保健服務的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積極宣傳健康意識,增強農牧民自我保健意識和健康投入意識,普及衛生防疫知識,改善農牧民的居住衛生環境,幫助農牧民培養科學文明的衛生生活習慣,減少疾病,促進健康。
(九)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容量,實現基本充分就業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在發展經濟、增加人民收入的同時,切實加強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形成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機制,通過保障和實現勞動者的充分就業,使城鄉居民充分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的總體要求,重點扶持有比較優勢和市場需求的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採取改組、聯合、兼併、租賃、承包經營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種形式,放開搞活中小企業,加強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從多方面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平等競爭環境。鼓勵發展個體、私營、外資、股份合作等多種所有制經濟,吸納更多的勞動力就業。加快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發展,積極推進城市、城鎮社區建設,大力開發公共衛生、城市環保以及各類社區、家政服務等就業崗位。繼續發展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千方百計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創造崗位和機會。
進一步最佳化勞動者就業的政策環境。把改善就業環境、擴大就業作為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實行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管理責任制,統籌解決好城鄉勞動力就業問題。加強部門間的協調,全面落實有關促進就業的稅收減免、社保補貼、小額貸款、就業服務等方面的各項優惠措施,扶持和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積極倡導和扶持靈活就業,發展階段性就業和彈性就業,鼓勵實行非全日制、季節性、不定期等靈活多樣的就業形式。發展和完善勞動力市場,加強勞動力市場管理,規範就業中介機構,加大勞動監察力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建立和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為勞動者就業提供多方面的優質服務。加快勞動就業信息網路的建設,建立街區、社區勞動保障平台,加強和完善勞動就業信息服務。加快建立駐外勞務管理機構,促進跨地區勞務協作和勞務輸出。建立健全就業援助制度,設立就業援助基金,推廣免費職業介紹和職業培訓服務,積極扶持弱勢群體就業。以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和加速人力資源開發為目標,大力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實施就業準入制度,進一步完善職業技能鑑定質量保障體系,提高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工作能力和崗位轉換能力。堅持“先培訓後就業、先培訓後上崗”的原則,健全職業培訓體系,緊密結合全省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勞動力市場需求,不斷完善專業設定,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轉崗轉業培訓、創業和再就業培訓,努力提高就業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增強勞動者創業和就業能力。
(十)進一步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符合省情的農村牧區社會保障制度
切實加大社會保障資金投入,不斷提高社會保障水平,逐步形成一個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資金可持續運轉、不同方式結合、覆蓋面較廣的社會保障和救濟體系。
進一步完善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推進養老保險社會化管理服務,實現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加大失業保險擴面和基金征繳工作力度,保證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按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確保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推進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擴大醫療保險覆蓋面,加強多層次全方位的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實現醫療保險的社會化和統一化。爭取在2020年前實現城鎮從業人員失業、養老、醫療保險全覆蓋。完善和規範社保基金管理機制,確保基金運營安全。進一步健全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城鄉一體、規範有序的社會救濟體系,加快發展社會優撫福利事業,逐步建立和完善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自然增長的機制,確保優撫對象的生活與當地民眾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
探索建立標準有別、相互配套、統一管理的以農牧民自我保障為主,實行國家、集體、個人保障相結合的農村牧區養老、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保障制度。根據當地農村牧區生活水平和經濟發展現狀,本著就低不就高、保障重點、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原則在農村牧區逐步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線制度,使五保戶供養率達100%。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為目的,以農牧民自我保障為主,分步實施,循序漸進,逐步建立起農村牧區養老保險制度。積極建立和完善農村牧區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按照“先行試點、由點到面、逐步推廣”的原則,通過中央財政投入、地方財政投入、社會募集和農牧民自籌資金的辦法,認真推行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到2010年在全省農村牧區基本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健全的農村牧區健康保障制度,使廣大農牧民人人享有醫療保障。根據農牧民的需要和保險市場的競爭發展,逐步推動農牧區商業保險發展。進一步健全救災扶貧服務、優撫安置等五個保障服務網路,不斷提高、完善救災工作分級負擔的新機制,依法實施社會救濟。改革土地徵用和補償制度,使土地徵用和交易與農民的社會保障掛鈎,將“城中村”、城市近郊農民和因征地失去生產資料的農民納入城鎮社保範疇,在有條件的地區逐步實行城鄉社保一體化。適應工業化進程和農村居民大規模非農化和城鎮化的趨勢,推動農民工社保體系建設,儘快確立農民工工傷保險制度,為農民工建立包括緊急救助、貧困救濟、法律援助等在內的社會救援制度。
(十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保護資源、保護環境和計畫生育的基本國策,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加強對資源的勘探、保護與合理開發。加大資源勘探開發力度,提高石油、天然氣資源,鹽湖鉀、鋰資源,煤炭資源,有色金屬、黑色金屬、貴重金屬資源的探明儲量,為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資源保障。加強對資源開發的管理和保護,堅決制止對資源的掠奪性開採和無序開採,淘汰落後的採礦技術、設備和生產工藝。進一步培育和完善礦業權市場,促進資源的合理有序開發。嚴格執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清理整頓亂占耕地、隨意圈地和侵害農民土地轉讓收益的行為,保護農業發展、農民生存的基本生產資料。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完善水價形成機制和合理分擔機制,加快水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產業化步伐。推廣現代灌溉、節水農業、旱作農業等低耗、清潔、高效的農業用水方式,發展節水工業,減少工業用水浪費,增加工業用水的回收利用率。爭取到2020年,使全省萬元生產總值用水量在現有基礎上降低30%。
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力度。堅持“面上保護、點上治理”原則,對重點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實行分類指導,有計畫有步驟向前推進。三江源地區,要加快三江源國家自然保護區建設,實施退牧還草、退耕還林、生態移民工程和草地、林地、濕地、野生動物集散地保護工程,圍欄、禁牧、減畜,退出不合理的生產經營活動,發展替代能源,逐步減輕天然草地的生態負荷,使自然生態和牧業生產保持相對平衡。妥善安排三江源區牧民民眾的生產生活,積極發展生態後續產業,通過生態移民,建設牧民定居點,發展舍飼、半舍飼畜牧業等方式,引導農牧民向城鎮,向二、三產業轉移。抓好嚴重退化區的防沙、治沙、鼠害防治、小流域治理、黑土灘治理等生態工程,逐步恢復天然林草植被和水土涵養功能。青海湖地區,要重點實施天然草地保護與治理、退耕還林還草、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工程,大力推進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發展舍飼、半舍飼高效畜牧業,遏制草原退化、水土涵養功能降低勢頭。柴達木地區,要以荒漠化治理為重點,圍繞重要城鎮、礦區和綠洲農業區大力造林種草,搞好防風固沙工程建設,禁止濫開濫墾,合理開發水土資源,保護沙生植被,提高草原質量。大力發展生態後續產業,通過發展林業、草業、藥材種植業、果業等後續產業,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通過發展舍飼畜牧業、藥材種植業、草業和畜產品加工業、旅遊業等鞏固退牧還草和生態移民成果,保證退得下、穩得住、不反彈、能致富。爭取到2020年,使部分區域的生態環境明顯好轉,草原質量初步改善,水土流失和荒漠沙化速度明顯減弱,全省生態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林草覆蓋率提高到35%左右。
加大污染治理和環保執法力度,限制污染工業在生態脆弱地區的發展,對工業污染物進行集中排放、集中治理。加強對西寧、海東、格爾木等重點地區和電力、冶金、有色、建材等重點行業的治理和監管力度,繼續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加強對土壤、大氣、水質的綜合治理和保護,促使人口聚集區的大氣質量、重要流域和飲用水源的水質及重要農業區的土壤質量明顯好轉。建立並擴大無公害農產品種植區、發展綠色生態農業。 穩定現行計畫生育政策,穩定低生育水平。重點做好農村計畫生育工作,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的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機制。高度重視人口老齡化、人口流動與遷移、出生人口性別比例問題,通過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尤其是在農村探索建立養老保險制度、計生家庭社會救助制度、社會福利制度等方式解除民眾實行計畫生育的後顧之憂。加強對流動人口計畫生育的管理和服務,對流動人口和常住人口實行一體化管理,搞好生殖保健和優生優育服務。完善縣、鄉、村三級服務網路,爭取人口自然增長率逐年下降,實現2010年人口控制在575萬人、2020年人口控制在625萬人的目標。
(十二)健全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提高政府服務水平
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增強民族團結,擴大基層民主。健全村民委員會、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等民眾性自治組織,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做地方立法工作尤其是經濟立法工作,健全和完善立法程式,提高地方法規和政府規章的規範性和可操作性。進一步健全權責明確、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高效運行的司法體制,維護法制的統一和尊嚴,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體公民的法律素質,加強基層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公證體制改革,形成全社會比較健全的法律服務體系。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高度重視並切實抓好維護社會政治穩定工作。
建立公開、透明和可問責的現代服務型政府。把政府的主要職責放到管理社會公共事務、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方面,更多地關注民生問題,把實現全體社會成員的公共利益,保證人們的健康和安全作為政府的主要職責。將經濟建設型財政轉變為公共服務型財政,財政支出主要投向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公共教育和職業培訓、公共中介及公共便利等方面,把政府不該管的事交給企業、市場、社會組織和中介機構,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和完善重大決策的規則和程式,建立決策項目的預告制度和重大事項的社會公告制度,建立和完善在社會各階層廣泛參與基礎上的決策聽證制度、專家諮詢和論證制度,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信息披露作用。堅持依法行政,從嚴執政,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全面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使行政審批走向制度化、規範化和法制化。繼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改變部分審批項目管理方式。改革幹部政績考核和責任體系,把失業率、社保、生態環境、社會治安、吃穿住行、教育、衛生、政府文明程度等社會發展指標納入政績考核體系。嚴格實行公共服務的“屬地管理”原則,依法授予地方政府處理突發性事件和各類社會危機的統一指揮協調權力。
(十三)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在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吸收和借鑑外來優秀文化成果的基礎上,逐步樹立起與時俱進的創新形象、招商富商的開放形象、勇於進取的拼搏形象、誠信禮貌的文明形象。大力弘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青藏高原精神。積極開展創建文明村、文明戶、文明家庭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鞏固和拓展社會主義文化陣地,形成健康向上的輿論環境、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和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業發展,增強文化公益事業發展活力。扶持體現青藏高原地域特色和水準的文化項目,加強對重要文化遺產和優秀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工作。加強基層文化建設,健全社區文娛設施,構建民眾喜聞樂見的社區文化體系。在實現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的基礎上,加強村級文化建設,豐富廣大農牧民的文化生活。堅持正確導向,發展廣播電視和新聞出版事業,完善文化產業政策,發揮廣播、電影、電視、出版、報業、演藝等產業的重組效應和擴張效應,培育一批具有導向性和競爭力的文化產業團體。進一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鼓勵社會資金投資建設各類體育活動場所,加強社區和村級體育設施建設,完善社會化體育健身服務網路。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深入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宣傳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公民的社會公德意識,引導公民自覺遵守公共生活和人際關係準則。搞好“信用青海”建設,逐步完善社會誠信體系和社會信用制度。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搞好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表一、表二、表三、表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