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進一步深化高等理科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

關於進一步深化高等理科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是國家教委於1996年1月25日發布的關於高等理科教育教學改革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進一步深化高等理科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
  • 發文機構國家教委
  • 發文時間:1996年1月25日
  • 發文字號:教高[1996]2號
檔案發布,檔案全文,

檔案發布

檔案全文

關於進一步深化高等理科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
教高[1996]2號
1990年,國家教委在蘭州召開了全國高等理科教育工作座談會(以下簡稱“蘭州會議”)。會議總結了新中國40年來理科教育的歷史經驗;分析了我國高等理科教育所面臨的形勢;明確了高等理科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科技、教育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高等理科教育“八五”期間以及到本世紀末深化改革的目標和指導方針。五年來,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有關高等學校以及廣大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認真貫徹落實“蘭州會議”精神,做了大量工作,高等理科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績。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有關高等學校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得到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重視面向科學、教育事業加強和保護基礎性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的培養,全國先後三批共建立了60多個理科基礎性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不僅對保護和加強培養少而精、高層次理科基礎性人才起了重要作用,而且有力地推動了整個理科教育的改革;努力擴大理科教育的服務面向,調整學科和專業結構,貫徹“加強基礎、重視套用、分流培養”的原則,採取多種形式,把多數理科畢業生培養成為具有良好科學素養的套用性人才;修訂了理科基本專業目錄,減少了專業種數,進一步拓寬了專業面,制訂了各專業的基本培養規格和教學基本要求,加強了教學基本建設;實施了理科“八五”教材建設規劃,編寫和修訂出版了一批新教材,培訓了大批教師,研製並推廣了一批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和計算機管理試題庫,開展了專業教學評估試點;經過有關學科的試點,形成了高等理科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研究和改革計畫,國家教委立項的第一批27個大項目197個子項目已全面開展,正在促進教學改革向深層次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理科教育質量的提高。
五年來,高等理科教育改革,方針明確,措施得力,較好地落實了“蘭州會議”提出的深化高等理科教育改革的要求,為在本世紀末初步建立起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和面向21世紀的、規模適宜、布局合理、結構最佳化、加強基礎、重視套用、水平較高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高等理科教育體系打下了良好基礎。
本世紀末的最後五年,是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二步戰略目標並為向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打下基礎的重要時期,國際上科技革命日新月異,國際經濟競爭和綜合國力較量日趨激烈,改革和發展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呼聲也日益強烈。在這種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的形勢下,我國高等理科教育必須抓緊有利時機,面向21世紀,把握正確方向,真正把教學改革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加大改革力度,引向更深層次,在五年內使教育質量再上一個新的台階,更好地實現“蘭州會議”提出的本世紀末的改革目標,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在國際競爭中取得主動做出新的貢獻。
(一)在黨的基本路線和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認真貫徹執行《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和改進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把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
現在培養的理科人才都將工作在21世紀,要認真研究21世紀科技革命和國際競爭、國內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對理科人才素質提出的新要求。要適應當今科技、文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趨勢,加強學科間的相互交叉和滲透,加強科技和人文社會科學的融通和綜合,加強理科人才全面綜合素質的培養。特別要針對以往理科人才在文化素質和實際套用技能等某些方面的弱點,加強文化素質教育,適當增強實際套用技能訓練等,培養適應21世紀需要的理科人才。
(二)進一步加強基礎性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的培養。要立足改革,高起點,上水平,培養少而精、高層次的理科基礎性科研和教學人才,為繁榮國家的科學和教育事業、為下世紀我國多出世界性傑出科學家做出貢獻。
已經批准為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以下簡稱“理科基地”)的專業,要繼續按照國家教委《關於建設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的意見》(教高〔1992〕4號檔案),進一步從多方面增加投入,加強投資強度,使教學設施和條件達到國際較先進水平;帶頭開展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使培養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體系、教學方法和手段等既適應現代科技和社會發展又符合現代人才培養規律;進一步改革教學管理,採取有力措施,吸引優秀生源,完善優秀生選拔培養制度和品學兼優的學生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的制度。在“理科基地”專業的建設和改革中,要加強評估,以評促建,以評促改,正式起動後三年進行階段性評估,六年後進行驗收性評估,評估合格後正式掛牌。已經具備“理科基地”專業條件尚未批准進入“理科基地”的專業,將繼續按國家教委教高〔1992〕4號檔案精神進行申報和論證批准。
多數未進入“理科基地”的學校和專業,也要根據學校、專業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條件、志趣、特長,在本科階段選擇少量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按理科基礎性人才的培養要求,加強因材施教,為研究生階段輸送高質量的本科畢業生。
(三)進一步貫徹落實“加強基礎、重視套用、分流培養”的原則,繼續擴大高等理科教育的服務面向,把多數理科畢業生培養成為適應實際套用部門需要的、具有良好科學素養的套用性人才。
要貫徹1994年5月在武漢召開的全國高等學校理科培養套用性人才經驗交流會的精神,進一步拓寬和最佳化理科專業結構,實行兩級分流(專業層次的分流和專業方向層次的分流),採取多種形式,探索理科培養套用性人才的新路子。要改革課程結構和培養模式,增加套用性教學內容,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以及計算機、外語等技能訓練,增強教學計畫的彈性,鼓勵有條件的學生選讀主輔修或雙學位,培養複合型人才,擴大理科套用性人才的適應性。
(四)面向21世紀改革高等理科教育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這是今後五年高等理科教育改革的重點。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是實現培養目標、提高教育質量的核心所在。我國高等理科教育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雖然在改革開放十幾年來進行了許多改革,取得了許多成績,但就總體而言,仍然與當代科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不相適應,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需要不相適應,與培養21世紀需要的理科人才的要求不相適應,因此,必須在世紀之交下大氣力深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
理科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最終目標是建立和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理科教育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其近期目標是:用5年左右的時間,集中優勢力量,進行立項研究和改革實踐,在21世紀理科人才素質和培養模式、專業結構和培養規格、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體系、教學方法和手段(包括計算機及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面形成一批優秀成果,在此基礎上,修訂專業目錄,制定專業設定標準,修訂各專業基本培養規格和教學基本要求,編寫出版一批高質量的“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培訓和建設適應新教材的教師隊伍,使教學質量上一個新台階。
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要在前幾年工作的基礎上,大力抓好國家教委立項的理科第一批27個大項目197個子項目的研究和改革實踐(教高司〔1995〕89號檔案)。立項項目採取組長領導下的項目組負責制;項目主持學校和參加單位要加強對項目的組織管理和提供必要的條件;各有關教學指導委員會要給予指導和檢查、督促,並研究提出項目鑑定、驗收標準。第一批項目採取滾動機制,對於研究和改革成績好的給予重點支持,對於研究和改革工作開展得不好的少支持或停止支持。希望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學校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立項研究和改革。
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是一項涉及面廣、影響長遠的改革,學術性很強,必須有正確的指導思想。要以鄧小平同志關於“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思想為指導,遵循教學規律和科學發展的規律。要在總結過去經驗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好培養全面綜合素質與業務素質、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傳統內容與現代內容、理論課與實驗、實習課等方面的關係,實事求是,反映各校的特色,切忌一刀切。
(五)深化改革高等理科教育、提高教育質量,關鍵是要建設一支適應改革需要的水平較高的教師隊伍。當前正處在大批有經驗的老教師退出教學第一線,新老教師交替的時期,要採取有力措施,使老一輩教師的經驗傳給年輕教師,同時,要積極安排具有高學歷、高水平的年輕教師參加教學研究和改革、上教學第一線、逐步講授主要課程,並要努力培養一批既有高的學術造詣又有很高的教學水平和效果的優秀骨幹教師。要在三五年內,實現本科主要基礎課由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的教授擔任。
要積極創造條件,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要採取多種形式安排教師參加教學進修和科學、教學研究,各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各有關學校要積極組織教師培訓班、教學研討會等,吸引教師參加,為教師創造進修、提高的機會。
(六)加強教學基本建設,改革教學管理,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環節。今後五年,要大力加強學科和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實驗室和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學風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等教學基本建設,努力實現教學工作科學化、規範化、現代化。在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取得一定成果後,國家教委要再一次修訂理科基本專業目錄,特別是地學類學科要進一步拓寬專業面;要制訂專業設定標準(包括實驗室和校內外實習基地標準),修訂專業基本培養規格和教學基本要求。各校要修訂教學計畫和教學大綱,加強學科、專業、課程、實驗等基本建設。
“九五”期間的教材建設,要與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密切配合,改革制定教材規劃的辦法,引入競爭機制,擇優出版,對於重點教材要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具體方法是:由國家教委提出制定規劃的原則意見,高教出版社提出各學科規劃框架方案,各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在1996年上半年提出本學科教材建設的具體任務和選題計畫,經國家教委綜合批准後公布選題計畫,各校組織教師申請承擔選題任務,各教學指導組審議擇優確定作者,出版社與作者簽訂出版契約。
在教學管理改革方面,教育行政部門要進一步轉變職能,建立和完善巨觀管理體系,逐步建立教育教學質量監控機制。今後五年內,以制訂專業設定標準、修訂和完善專業基本培養規格和教學基本要求、制訂教學評價指標和評價辦法為重點,初步形成質量監控體系。各校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種教學管理制度,實現教學管理的科學化、民主化、現代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