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推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的指導意見

《關於推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的指導意見》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的通知》《教育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職業教育提質升級 賦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及《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的通知》要求,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新模式,更好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結合山東省實際,現就推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提出的意見。

2023年5月8日,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山東省商務廳發布《關於推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的指導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推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的指導意見
  • 發布單位: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山東省商務廳
發布信息,內容全文,內容解析,

發布信息

2023年5月,山東省教育廳等5部門發布《關於推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的指導意見》。

內容全文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的通知》《教育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職業教育提質升級 賦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及《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的通知》要求,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新模式,更好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結合我省實際,現就推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以產教融合為主線,統籌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和科研院所等各方資源,在各設區的市、有關產業園區建設兼具人才培養、創新創業、促進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功能的產教聯合體,以教促產、以產助教、產教融合、產學合作,匯聚發展新動能、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形成產教資源匹配、供需對接、雙向互促的新格局,有力支撐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和新舊動能轉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二)總體目標。立足各地實際,用1年左右時間,原則上全省16個設區的市,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及16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3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4個省級新區,分別建立聯合體;空間組織緊湊、經濟聯繫緊密的城市群也可建立聯合體。到“十四五”末,原則上各產業聚集區均建立產教聯合體,運行機制完善,建設成效明顯,建成一批國家級、省級聯合體,實現教育鏈、人才鏈和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
二、建設機制
(一)合理布局規劃。圍繞區域優勢產業鏈和特色產業集群,科學確定建設領域和功能任務,統籌推進人才培養與招聘、職業能力培訓、技術研發服務、成果轉移轉化推廣及創新創業孵化器、青年友好型城市和時尚社區建設等。
(二)聚合多元主體。涵蓋駐地中職、高職(含職教本科)、普通本科高校和相關科研機構,規模以上企業全面參與,中小微企業廣泛覆蓋,可視需邀請區域外職業院校、本科高校參加,圍繞產業鏈和教育鏈充分匯聚資金、技術、人才、政策等資源。
(三)完善運行機制。聯合體實行政府主導、校企主體、多元參與、實體化運行。成立政府、企業、學校、科研機構等多方參與的理事會,制定聯合體章程,擬定發展規劃和建設方案,明確組織架構、運行機制、任務分工和各單位責任、權利與義務等。
三、重點任務
(一)推進產教資源共建共享。
1.整合產教數據信息。建設大數據平台,共同體內企業、院校數據統一入庫,匯聚企業需求、人力資源、技術研發、校企合作等各類信息,促進產教需求精準對接。定期開展專業和產業匹配度監測,預測人力資源需求,引導院校及時調整專業結構,強化特色專業群建設,促進專業布局與產業結構緊密對接。組織成員單位開展人才供需對接活動,提升畢業生留在當地就業創業比例。
2.建設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對標產業發展前沿,建設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真實生產和技術服務功能為一體的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服務學生實習實訓以及企業員工培訓、產品中試、工藝改進、技術研發等。
(二)協同培養高技能人才。
1.成立教學指導委員會。各類主體聯合成立教學指導委員會,共商培養方案、共組教學團隊、共建教學資源,共同實施學業考核評價,及時把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引入教育教學實踐,提升人才培養的先進性和適應性。
2.實施校企協同育人。聯合體成員單位共建產業學院,廣泛開展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崗位成才的中國特色學徒制。企業按崗位總量一定比例設立崗位,接受學生來企實習實訓和教師崗位實踐。支持聯合體內中職、高職高專、本科學校在適合的專業領域合作分段培養或貫通培養學生,鼓勵普通本科高校招收符合條件的中高職畢業生和企業一線優秀員工就讀本科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
3.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立校企人員雙向交流機制,鼓勵校企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支持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員、能工巧匠等到校全職或兼職工作,推動形成“固定崗+流動崗”、雙師結構與雙師素質兼顧的專業教學團隊。
(三)賦能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1.服務科技研發創新。圍繞技術創新鏈條最佳化資源配置,本科高校、職業院校、科研機構、企業優勢互補,共建技術技能創新平台、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和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打通科研開發、技術創新、成果轉移鏈條,促進創新成果與核心技術產業化。對接產業發展需要,列出技術攻關的重點領域,建設共性技術服務平台,企業出題、院校答題,促進技術創新、工藝改進、產品升級,解決實際生產問題。
2.實施職業能力培訓。聯合制訂培訓規劃,支持聯合體內院校積極承接企業員工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創新培訓,面向中小微企業提供“共享員工”培訓服務,提升企業員工的技能水平和崗位適應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做好聯合體的整體布局,儘快啟動市域聯合體建設,並指導推動具備條件的園區建立聯合體。教育、發展改革要會同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商務等部門積極協調有關方面,針對聯合體建設中的實際問題,給予指導和支持,把建設任務落到實處。各大企業、各院校要積極參加,協同推進產業升級。
(二)落實激勵措施。各地要落實好我省11部門“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產教融合10條激勵措施,對聯合體內企業給予相應支持。支持各地加大經費投入和其他政策支持,破解產教深度融合的制度性障礙。
(三)強化績效評價。各地要將聯合體建設情況納入職業教育工作目標考核體系。聯合體要定期發布報告,接受社會監督。聯合體建設成效將作為遴選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市縣(市、區)、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畫項目和資金獎補的重要依據;建設成效好的將按程式擇優確定為省級聯合體並推薦參選國家級聯合體。
省會經濟圈、膠東經濟圈、魯南經濟圈要參照以上要求,基於經濟圈的運行機制,建設經濟圈產教聯合體,統籌推進經濟圈內重大產業與教育布局,引導產教資源對接,強化區域聯動發展,提高區域發展協調性。
各市教育(教體)局要會同發展改革、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商務等部門研究制訂聯合體建設規劃,並對照《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指標》,指導有關園區“一體一案”制訂聯合體建設方案。請於2023年5月30日前將建設規劃紙質版(一式1份,加蓋單位公章)、電子版報送至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處,建設方案成熟一個、報送一個。

內容解析

《方案》提出,立足各地實際,用1年左右時間,原則上全省16個設區的市,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及16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3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4個省級新區,分別建立聯合體;空間組織緊湊、經濟聯繫緊密的城市群也可建立聯合體。到“十四五”末,原則上各產業聚集區均建立產教聯合體,運行機制完善,建設成效明顯,建成一批國家級、省級聯合體,實現教育鏈、人才鏈和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