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德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來源:德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發表日期:2015年11月12日 點擊率:896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經開區管委會,縣政府工作部門:
為認真落實銅仁市2015年秋冬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工作會議精神,適應農業發展新常態,緊緊圍繞“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理念,向結構調整要速度,向生態環境要質量,向科技創新要效益,全面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結合我縣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以“三個萬元”工程為抓手,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實施品種、品質、品牌“三品”戰略為重點,樹立抓農業要抓主體、抓規模、抓標準、抓產品、抓品牌、抓市場的理念,按照“坡坡花果山、田田蔬菜園、戶戶農家樂、人人奔小康”的要求,把現代農業放在全市建設生態文明的大戰略中謀篇布局,推動農業產業與生態旅遊產業相融合,推動一產與二產、三產融合,走出一條具有德江特色的現代山地高效農業發展新路,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
二、目標任務和發展重點
(一)目標任務。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茶葉、中藥材、精品水果、多彩經濟作物、畜牧規模養殖、林下經濟等產業。今冬明春新建茶園面積3萬畝、總規模達25萬畝,其中新建重點茶區面積0.5萬畝。新增中藥材4萬畝。新增精品水果1萬畝。多彩經濟作物0.2萬畝。新增出欄肉豬2.2萬頭、肉牛0.5萬頭、肉羊1.6萬隻、家禽5.5萬羽,新增肉類總產量0.2萬噸、禽蛋產量0.1萬噸、水產品產量300噸,新增畜牧漁業產值1.2億元,畜牧業增加值占第一產業增加值比重較2014年提高1個百分點。新增專業大戶20戶、家庭農場15家、家庭牧場100家、專業合作社20家、縣級以上龍頭企業5家,新增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 家以上。完成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2個。
(二)發展重點
1.生態茶產業。一是按照選好區域、選好地塊、選好種植主體、選好品種“四個選好”要求,堅定不移抓好茶區建設,今冬明春新建茶園3萬畝,茶園總面積達到25萬畝,重點圍繞基礎條件較好的合興、煎茶、復興、堰塘,新規劃打造0.5萬畝茶區。二是按照無公害茶園管理要點,嚴格茶區農業投入品管理,全面禁止茶葉禁用農藥進入茶區,大力推廣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切實加強幼齡茶園和投產茶園的管理,完成茶園管理10.5萬畝,其中幼年茶園管理面積9萬畝,投產茶園管理示範基地1.5萬畝;力爭2016年投產茶園面積達13.18萬畝,春茶產量3891噸,產值52373萬元。三是高度重視規模以上茶葉企業培育、統計及申報工作,新增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規模茶葉企業1家以上;加大茶產業的招商力度,力爭引進一家投資5000萬元以上茶企入駐;加強新投產茶區配套加工能力建設,鼓勵和支持茶葉加工企業更新機械設備,建立與基地規模相適應的加工生產能力,確保明年(2016年)春茶生產能夠投入使用。四是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在鞏固提升現有知名產品系列的同時,大力開發梵淨山“白寶石”(德江白茶)、官林古樹茶等系列產品,不斷豐富和最佳化產品結構,研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新產品3個以上。加大對我縣茶品牌廣告投放力度,投放大型戶外廣告6個,其中杭瑞高速3個、德沿高速2個、德煎公路沿線1個;積極組織茶葉企業參加各類茶事活動,策劃組織好本縣代表市級組織參加的茶事活動1次,在本縣組織茶事活動3次(其中國慶、春節、五一長假各1次);積極推動產品包裝升級,以新品研發、標準宣貫和包裝升級倒逼企業強化品牌意識。五是引導和支持茶葉龍頭企業建立完善銷售渠道,在省外增加茶葉專賣店1家,幫助企業拓展市場。
2.中藥材產業。今秋明春突出選好品種和區域特色,種植以草本為主、木本為輔的中藥材4萬畝,其中天麻2.3萬畝,玫瑰0.6萬畝,花椒0.5萬畝,前胡0.6萬畝。建立集中連片規模化標準示範帶0.2萬畝;建設特色藥賞兩用型中藥材種植面積0.2萬畝。
3.精品水果產業。今秋明春,新種植精品水果1萬畝,其中在共和白果坨橋至潮砥沿江公路一帶主抓1個集中連片5000畝精品水果示範區,在桶井鄉建立1個高度集中的2000畝核心示範點,在桶井鄉玉竹村建設1個精品水果專業示範村。一要因地制宜,根據市場需求和品種生態適宜性,選擇國內先進或地方特色品種進行示範種植。果樹種苗要嚴格選擇具有苗木生產經營資質的繁育企業,保證品種純度。要按照種苗質量標準採購優質苗木,並嚴格執行種苗調運檢疫程式。二要選擇生態適宜,交通方便,符合無公害產地環境要求的緩坡丘陵、高山台地和高山坡腳緩衝地形相對集中連片建園,重點在旅遊景區、現代農業園區內或周邊選點建設,突出規模、標準和集中度。三要按照“農旅一體化”的要求,制定具體的建園標準,合理布局早、中、晚熟品種區域和機耕道、生產便道、蓄水池等配套設施建設,同時要預留出觀光步道、觀景台、餐飲衛生等旅遊設施建設區域。四要依託龍頭企業等市場主體實施建園和示範,引導4家縣級以上龍頭企業參與新建果園,3家以上參與示範點建設。支持龍頭企業規模流轉土地,建立集中連片標準化規模示範基地;支持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家庭農場、大戶和農戶,推行“統一集中供苗、統一物資供應、統一生產標準、統一產品包裝、統一品牌銷售、分戶標準種植”的“六統一分”利益聯結機制,共同建立標準化規模基地。
4.多彩經濟作物。今冬明春,示範種植多彩經濟作物0.2萬畝,重點圍繞現代農業園區布局在復興鎮抓1個集中連片2000畝的多彩經濟作物種植示範點。種植品種要選擇觀賞性強、花期長、經濟價值高的藥賞兩用型中藥材玫瑰品種。
5.畜牧規模養殖。狠抓畜牧規模養殖,做大總量、做強增量。一是以創新發展模式和做大總量為重點,大力推廣“龍頭企業+代養戶”發展模式,把發展代養戶與精準扶貧有效結合,將符合條件的代養戶納入精準扶貧項目扶持範圍,形成支持產業發展的合力。完成楓香溪鎮雙壩村10000隻肉雞養殖、錢家鄉黃土村5000隻綠殼蛋雞養殖、煎茶鎮龍盤村6000隻綠殼蛋雞養殖、煎茶鎮龍盤村200畝特色水產養殖四個基地建設,把特色養殖業培育成我縣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二是積極發展草地畜牧業。認真組織實施好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肉牛場建設、退牧還草、能繁母牛擴群增量等草地畜牧業重大項目,增加牛、羊出欄量尤其是能繁母畜存欄量,將我縣打造成為引領全省的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示範基地,在高山鎮集中連片打造2000畝以上草地畜牧業核心示範區。三是繼續加大招商力度,爭取廣東溫氏集團入駐我縣,並啟動肉豬代養戶。
6.林下經濟。在現有林下經濟發展基礎上,建設1個以上林下經濟專業村;新增林業企業、林業專業合作社、家庭林場或大戶等林下經濟經營主體2個以上,秋冬林下經濟面積新增300畝以上。
7.農業產業專業鄉鎮、專業村。要以高家灣為重點,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專業鄉鎮1個以上。發展重點農業產業專業示範村3 個以上(農業產業專業村標準:全村在家有勞動力農戶50%以上參與產業發展),產業以精品水果、蔬菜或林下種植養殖為主。同時,結合鄉(鎮、街道)現代農業園區全覆蓋的要求,與精準扶貧相結合,每個鄉(鎮、街道)要啟動1個種(養)型農業產業專業村建設。
三、主要工作
(一)抓主體,提升產業競爭力。積極扶持和培育新型農業
經營主體,做多做大做強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
農場。要按照《銅仁市2015年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發展實施方案》,著力培育和扶持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農業規模經營。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支持農技人員、農村經紀人、專業大戶帶頭領辦和參與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建設農業產業基地。推動建立“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完善利益聯結與收入分配機制。每個產業專業鄉鎮必須有3家縣級以上龍頭企業參與建設,每個產業專業村必須有1家縣級以上龍頭企業參與建設。全縣要新增專業大戶20家、家庭農場15家、家庭牧場100家、專業合作社20家、縣級以上龍頭企業5 家,帶動種植、養殖生產基地發展;強化產銷銜接,重點培育市場開拓能力強的加工、流通企業5家,帶動訂單農業發展,秋冬季發展的種植、養殖生產基地,訂單率達35%。
(二)抓規模,提升產業集中度。按照“集中連片栽、集中連片種、集中連片養、加工進園區”的思路,重點圍繞現代農業園區、旅遊景區、高速公路、國省幹道沿線,積極引導農村承包土地向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和集中,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農業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集中連片打造3-4個5000畝以上的高標準農業產業基地或農業產業示範帶,重點打造高度集中的農業產業示範點或專業鄉鎮、專業村。
(三)抓標準,提升產品商品性。一要抓標準的制訂和完善。要對農業產業的現行標準進行認真清理,篩選出先進適用的標準體系進行推廣,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使每個主導產業從產地環境、生產技術、產品質量、加工流通的各環節都有統一的標準體系。二要抓標準的套用和落實。督促指導各農業經營主體嚴格執行現行的標準體系,切實提升農業標準化規模和發展水平。要繼續抓好農業標準化示範區(縣)創建工作,加大申報和創建力度,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四)抓產品,提升基地產出率。一要抓優良品種的引進和推廣。重點抓本地優良品種的異地引種試驗,抓外地優良品種的引進和試種。二要抓產品規模,重點抓好高產優質、節本增效和無公害標準化技術的示範推廣,提高產品的單產和品質,抓一個投產面積1000畝以上的種植類主導產品高標準示範基地,同時要抓一個草地畜牧業規模化高標準示範基地或肉豬、肉禽、蛋禽規模化示範基地。三要抓好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要確保完成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2個,同時為明年(2016年)的認定工作做好準備。
(五)抓品牌,提升產品知名度。引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增強商標意識,鼓勵、支持農產品商標註冊和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申報,推進農產品包裝上市,促進農產品的品牌銷售。組織有一定影響力的農產品,加強“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貴州省著名商標”、“貴州省名牌產品”的申報力度,打造一批區域性農產品品牌。要加強現有品牌的管理和開發利用,各品牌產品在各種專項檢查中不得有差評;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地理標誌產品”的產品要在市級以上電視台、報紙、網路等媒介有1次以上的宣傳;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使用權的生產企業要加強市場開拓、擴大生產,年銷售收入增長超過10%。創建區域性農產品品牌1個以上。
(六)抓市場,提升產品占有率。充分利用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新機遇,積極推動“網際網路+”農業,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支持供銷社建設“貴農網”綜合電商平台,新增村級電商綜合服務點50個以上,鄉鎮農村電商服務站10個以上。加強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爭取國內大型物流公司在德江設立分公司。加強農產品宣傳推介,組織和引導企業參與省內外農交會、茶交會、招商會,繼續引導、扶持企業開設專賣店,建立銷售視窗,增加市場占有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縣政府成立2015年秋冬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農牧科技、扶貧、林業、供銷、財政、金融、市場監管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統籌協調全縣秋冬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研究解決重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農牧科技局,負責日常工作。各鄉(鎮、街道)也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抓緊制定詳細的農業產業發展工作實施方案和分月工作計畫,將農業產業發展任務分解到鄉(鎮、街道)、村組和工作部門,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二)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加大項目資金整合力度,積極整合菜籃子工程等項目資金和精品水果、茶葉、中藥材等產業發展資金,集中投入秋冬季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縣財政要安排2015年秋冬季農業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工作經費,重點用於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市場拓展、品牌打造等方面。要重點圍繞現代農業園區和主導產業示範區、示範園、示範帶,積極編報項目,加大各類產業發展資金的爭取力度。要制定農業產業扶持政策,拓展融資渠道,吸引更多外來資金和民間資本投入秋冬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三)強化督查,加快推進。加強督查檢查,實行月調度、季督查的工作機制,確保秋冬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強化目標管理,將秋冬季產業發展納入部門和鄉(鎮、街道)的目標績效考核內容。農口部門對負責聯動發展的鄉(鎮、街道),要明確一名領導和一支專抓隊伍,深入鄉(鎮、街道)搞好指導服務,抓好督促檢查。
2015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