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梅州市政協六屆五次會議以來第20160001號提案的會辦意見》是梅州市經信局針對《關於整合資源,推進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健康發展的建議》而提出的意見檔案。
關於對梅州市政協六屆五次會議以來第20160001號提案的會辦意見
梅州市經信局:
我們對梅州市政協六屆五次會議以來《關於整合資源,推進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健康發展的建議》(第20160001號提案)的會辦意見是:
我市高度重視做好《關於整合資源,推進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健康發展的建議》(第20160001號提案)的會辦工作,謝勝揚市長親自領辦,根據提案的建議內容,召集工業園管委會、經信局、發改局、農業局、招商局及水口鎮政府等單位領導,認真研討,深入調研,並結合興寧實際,提出具體工作措施。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加快原中央蘇區和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兩大政策”,扭緊“三大抓手”,按照梅州市實施“一區兩帶”的決策部署和我市“一軸兩組團”的發展思路,全面推進梅興華豐產業聚集帶(興寧區域)建設,促進我市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一、著力抓好產業規劃建設工作
(一)初步制定產業規劃。從產業集聚帶的資源條件、產業基礎出發,科學合理確定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在各相關部門緊密配合下,完成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水口工業園總體規劃方案,規劃為“一帶三區”(即梅江景觀帶、水口南區、水口北區、廣梅園興寧共建區),目前正抓緊實施控制性詳細規劃。在編制“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地帶”規劃時,充分考慮產城聯動,儘可能和城市總體規劃銜接,把畲江、水口二個中心鎮納入規劃編制。為突出發展我市傳統產業,集聚周邊縣市行業優勢,水口工業園計畫突出以先進裝備製造、電子信息、食品藥品、新能源、新材料等作為主導產業,統籌推動同類和關聯項目的布局建設。同時,積極做好項目籌備工作,加快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根據產業規劃大力引進優質項目,目前引進的項目有:1. 華潤電力分散式能源項目;2. 藍韻醫療設備研發製造基地;3. 興寧市光伏電站;4. 園區廠房分散式光伏發電項目。力爭2016年底前華潤電力分散式能源項目拿到“路條”,並儘快動工興建。在公共資源配置上,儘可能往畲江、水口二個中心鎮傾斜,有目的、有步驟地安排組織公共設施建設,改變二個中心鎮區環境。積極支持入園企業做好項目入庫工作,認真爭取上級補助資金,為企業減輕負擔。
(二)加大工業園建設工作力度。東莞石碣(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是2006年9月經省政府批准,由興寧市和東莞市石碣鎮合作共建的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2014年確定為廣州市天河區幫扶共建產業園,以“裝備製造、食品藥品、五金電子”為主導產業。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水口工業園位於該集聚帶核心區的中心位置,東鄰廣梅產業園,西靠五華河東工業區,是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面積約46平方公里,首期規劃建設10平方公里。其中,廣州(梅州)產業園興寧共建區規劃面積約5000畝,首期規劃用地1363畝。
2015年,我市以東莞石碣(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為基礎,以水口工業園為新引擎,不斷加大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功能配套,強化招商引資,狠抓項目建設,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興寧區域)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
1. 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2015年,東莞石碣(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加強與廣州市天河區的對口幫扶和共建合作,加大與農發行等金融機構的融資力度,多渠道籌集資金,為園區建設提供資金支撐;共獲得省園區擴能增效專項資金1.1億元(累計1.9億元),棚戶區改造配套資金1175萬元,辦理農發行貸款3億元用於葉塘安置區建設。2015年,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2億元(累計投入共9.82億元),進行了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1萬噸)建成並實現運營;14公里自來水管網工程順利完成並實現正常供水;完成了園區外環路首期7.5米混凝土路面工程;220KV變電站建設已完成工程量的90%,預計2016年上半年可投入運營;“兩河合一”工程正在加緊實施;葉塘安置區建設完成70%,預計2016年10月份全部交付使用,園區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2015年,工業園區累計征地面積1200畝,拆遷272戶,平整約1000畝,確保了進園項目的用地需求。
2. 多舉措助推園區經濟發展。深入開展“暖企行動”,繼續實行市領導、市直單位掛點聯繫企業制度,出台了《扶持實體經濟發展工作方案》,開通服務企業“綠色通道”,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水平,扶持企業加快發展。2015年,工業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37.2億元,稅收1.1億元,規上企業增加值7.3億元,與2014年對比分別增加37.2%、46%、37%,比2013年均實現翻番以上,帶動就業人數從2010年的3342人增加到2015年的近7000人,有效解決了本地就業需求。
3. 全力加快項目建設力度。嚴把投資強度標準和嚴守環保底線,提高資源利用率;圍繞梅州市客商大會確定的“三個一批”項目要求,全力加快項目建設進度。至目前,東莞石碣(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有正式進園落戶企業67家,總投資額達119億元,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有29家,規上企業有22家;已投(試)產企業51家,在建項目11家,籌建5家。
4. 全面推進環保工作,營造良好投資環境。一是嚴把入園項目環保準入關。嚴格按照省環保廳有關檔案精神,認真落實環評批覆各項要求,引進技術含量高、能耗低、污染物排放量少的生態環保型高科技項目,嚴禁引入污染嚴重、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項目。二是抓好環保“三同時”工作的落實。督促每個投產企業按環保要求落實有效治理措施,所有入園企業一律興建配套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廢水達標排放。三是加大工業園環保基礎設施的投入。日處理污水1萬噸的工業園污水處理廠已建成運行,工業園及周邊污水的處理能力進一步提高,工業園投資環境明顯改善。四是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落實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委託廣東省環科院組織實施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工作。目前園區的廢水、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在總量控制內。2015年,我市工業園沒有發生環保違法違規案件;沒有針對工業園和園區企業的環保投訴;沒有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
5. 紮實推進規劃建設,進一步拓展工業園發展空間。按照梅州市委、市政府在廣梅園二期(興寧範圍)劃出約5000畝作為廣梅園興寧共建區的要求,2015年,廣梅園興寧共建區完成征地拆遷面積1363畝,拆遷139戶,平整土地近700畝。同時,水口工業園北區首期擬用地已完成地形測量,並制訂了初步徵收補償方案,待用地指標下達後,即可立即開展征地拆遷工作。目前,已有華潤電力分散式能源、中牧冷鏈儲藏等2個項目落戶廣梅園興寧共建區。
6. 大力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區位優勢進一步顯現。搶抓原中央蘇區和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兩大政策”帶來的機遇,圍繞振興發展主線,落實兩大振興政策,扭緊建設粵東北交通樞紐城市、建設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興寧區域)、推進中心城區擴容提質“三大抓手”,為工業園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1)加快交通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區位優勢。一是全面完成省道S120五華至水口段、縣道X023扶水線興寧段、縣道X012水布線興寧段等公路的改造。二是紮實推進省道S225線興寧火車站至水口段升級改造。目前,已完成土地房屋徵收任務,並已在具備施工條件的地段開展路基土方、涵洞、防護等工程施工,爭取在2017年底前全面建成。三是基本完成興汕高速興華段土地房屋徵收任務,正在實施主線路基工程作業,爭取2017年平底建成通車。四是抓好工業園區主幹道和景觀大道等路網的規劃建設工作。五是濟廣高速興平段於2015年底實現通車,東莞石碣(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設定出入口,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
(2)加快推進教育文化衛生配套服務工作。圍繞“服務園區1萬人口,從學前教育到普通高中教育15年優質教育服務”目標,整合水口中心國小和幼稚園,新建水口幼稚園。至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300多萬元,中心幼稚園項目征地拆遷、土地平整工作已完成,正在實施地質勘探;制訂了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十年規劃、興寧市人民醫院水口分院升級改造等方案,並投入1000萬元按二乙標準對水口鎮衛生院進行了升級改造, 成立醫聯體興寧市人民醫院水口分院。
(3)持續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打造宜居宜業環境。圍繞打造梅州城市副中心的目標,穩步推進興寧新城建設,促進產城聯動、產城融合,為工業園區發展提供服務配套。目前,毅德商貿物流城、興寧電商示範基地、阿里巴巴農村淘寶、熙和灣文化旅遊產業園等項目相繼落戶興寧,新城三所學校、民營三甲醫院、市民廣場及棚戶區改造項目文峰新城、錦繡新城等項目建設紮實推進,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教育醫療等服務業快速發展,興寧城區擴容提質步伐明顯加快,為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二、全面提升土地利用管理水平
我市充分利用國家扶持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和省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兩大政策,積極爭取國家、省在用地規模、用地指標、占補平衡、低丘緩坡等方面的政策傾斜支持,爭取更多的發展用地,保障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結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期調整完善的契機,認真徵求各部門意見,充分了解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今後發展規劃和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情況,結合實際及時安排落實土地調規,確保有限的建設用地規模切實落到用地範圍內,做到精準落地、調規到位。堅持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土地,進一步加強對現有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情況的清理核實,及時研究制定處置方案,促進土地開發利用,結合實際進行整合、盤活閒置浪費、低效使用土地利用,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擴寬土地來源,切實保障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建設發展用地。
三、全力做好招商引資工作
(一)重視招商引資工作。我市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外出招商考察,親自推介,親自洽談,明確落實市四套班子成員和各鎮(街道)、市直單位年度招商引資任務,並大力營造良好的招商氛圍。2015年以來,我市主要領導帶隊外出招商考察的次數多達7次,促成了中牧冷鏈儲藏、華潤電力分散式能源等項目落戶。同時,我市結合實際,堅持抓產業鏈招商,重點針對我市機械裝備製造、食品醫藥等優勢產業,注重引進項目、產品的互相配套,瞄準能完善延長上述產業鏈的企業和項目,重點攻關;注重最佳化產業結構,引進行業龍頭企業,使第一、二、三產業共同發展。
(二)牢固樹立“崇商重企”、“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GDP”的發展理念,精心護商、安商,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一是完善政策機制。印發了《興寧市服務重點項目、規上企業“綠色通道”工作方案》,設立創業投資基金,出台鼓勵支持技術改造扶持資金的政策措施,從政策、機制層面進一步營造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二是實施“鄉賢回鄉投資興業工程”。建立完善鄉賢信息庫,打好“親情牌”,引導動員鄉賢回鄉投資興業。2015年以來引進的40個投資項目中,我市鄉賢直接投資的項目達33個,占引進項目總數的85%。三是擴大招商區域。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信息獲取渠道,將重點招商區域從傳統的珠三角擴大至長三角、海西區和其他省市。四是實施“以商引商工程”。我市對每一位投資商都給予優質的服務和優越的條件,以良好的信譽換得信任。同時,鼓勵他們牽線搭橋,擴大招商。五是堅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策略,認真學習發達地區的招商服務理念,在洽談、簽約方面做到標準化、規範化、專業化。
(三)更加注重招商引資的質量。我市嚴把項目的引進關,引進的項目必須符合我市產業發展主導方向及行業準入,符合我市的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相關規劃。一是堅持以項目定土地,以投入定面積,提高項目的投入產出比,嚴格執行每畝投資強度不低於300萬元標準。二是嚴守環保和產業政策紅線,不符合政策的一律不予引進,同時所有項目兩年內要達到約定的投資強度。三是實行“雙控”措施,在投資協定中對項目投資強度和建設時限均作出明確規定,督促企業按約定推進項目建設。
四、做大做深農業產業化經營
根據我市農業實際,全面推進精緻高效農業基地建設,發展特色農業,總結推廣“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發展農業協會、農產品電商,大力培育“四大經營主體”,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規模不斷壯大。
(一)推進精緻高效農業示範基地建設。按照“三園一區一基地”建設的要求,結合我市優質稻、蔬菜、水果、油茶、養殖、茶葉等六大產業,突出抓好萬畝優質稻示範基地、廣東興寧柚果種植研究基地、龍田精緻高效農業(火龍果、韭菜花)示範基地、廣東明珠養生山城茶文化建設項目等重點基地建設,帶動全市精緻高效農業發展。
(二)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全力抓好農業基地建設,把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精緻高效農業擺在重要位置來抓,取得初步成效,我市特色農業產品主要有糧食、柚果、火龍果、油茶、蔬菜等。
糧食方面:發展糧食加工業,打造優質糧品牌。通過扶持發展 “圍龍香”大米等重點糧食生產加工企業和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等措施,突出抓好優質糧食基地建設和品牌糧食加工業的發展,打造地方特色的糧食品牌,擦亮“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招牌。
柚果方面:重點推進廣東興寧柚果種植研究基地(石馬柚園)建設,並充分利用石馬、大坪、羅崗等鎮柚果種植的傳統優勢,進一步抓好柚果的標準化種植,實現與梅州金柚有效對接,提升產品市場價值。
火龍果方面:加快龍田鎮火龍果基地建設,投資5.9億元,爭取利用5年時間形成5000-10000畝規模,把興寧打造成中國火龍果之鄉。
油茶方面:我市是“中國油茶之鄉”,目前全市油茶種植總面積達25.5萬畝,產油茶籽9460噸,現有1家省級龍頭企業,3家梅州市農業龍頭企業。2014年吸引投資1.2億元油茶種植基地建設項目進駐我市。
蔬菜方面:重點建設龍田鎮韭菜花基地,做好全市5個“菜籃子”基地管理,促進我市蔬菜生產能力發展壯大。
(三)總結推廣“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發展農業協會、農業電商。以廣東富農、桂豐源、祥旺油茶等15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為基礎,全面總結推廣“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圍繞大型龍頭企業建立農產品基地,形成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經營;推進我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推動梅興華豐產業聚集帶健康發展。
根據我市農業企業實際,推薦參加梅州市農業局組建的金柚、慈橙、茶葉、稻米、農機、農資等12個市級農業協會,同時發展各類新型農產品電子商務,據統計,我市現有96家農業企業進駐興寧農村淘寶平台,34家企業開展農業信息進村入戶,農產品電商發展勢頭良好。
(四)大力培育“四大經營主體”。通過積極引導農業經營主體進行土地流轉,實行集約化生產經營,爭取財政支持,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支農項目廣泛對接,完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等方式培育“四大經營主體”。
1. 堅持扶持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全市已發展形成優質稻、高山茶油、有機蔬菜、優質單樅茶、龍眼、沙田柚、蠶桑,畜牧、水產養殖等農業龍頭企業82家,其中省級10家、地市級36家。
2. 引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我市現有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567家,其中7家部級示範社,20家省級示範社。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快速發展,有力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3. 抓好三品認證,提升農產品質量。全市累計已獲“三品”認證企業21家、面積18279畝,其中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4家、面積11730畝,綠色食品認證4家、面積3719畝,有機食品認證3家、面積2380畝。
五、存在的困難和挑戰
當前,我市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建設工作穩步推進,發展勢頭良好,這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但總體上依然面臨實體經濟下滑、企業家投資意願下降、產業扶持政策和園區基礎配套不完善造成平台承載能力不強等問題。
(一)招商引資形勢非常嚴峻。受國內外環境影響,經濟整體呈下行趨勢,嚴重影響實體經濟發展,出現商品滯銷、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
(二)企業用工面臨困難局面。當前我市工業園的用工形勢尚算良好,但隨著近幾年招商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企業落戶我市,用工問題將日益凸顯。一是普工數量不足,二是留住技能人才和高端人才較為困難。
(三)園區平台承載能力不強,綜合服務功能有待完善。近幾年,我市不斷加大投入,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產業園區平台綜合承載能力建設提升較快,如變電站、污水處理廠和外環路建設等完工投入使用,使我們告別了“指圖招商”的歷史,但離當今經濟社會發展和項目入駐需求仍有差距,綜合服務功能仍然有待完善。
(四)產業基礎薄弱,配套不完善。我市傳統產業整體水平不夠高,產業集群能力還不夠強,產業相互配套能力較弱,完整產業鏈條欠缺,多數企業技術裝備落後,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創新能力有限,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能力較弱。
六、下一步發展思路
下來,我市將積極對接梅興華豐產業聚集帶建設,築固東莞石碣(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發展成果,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好水口工業園,全力打造“一軸兩組團”發展格局。
(一)抓住機遇,主動對接。
搶抓國家原中央蘇區和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兩大政策”帶來的機遇,圍繞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建設,加快推動相關政策檔案的出台。同時,善用蘇區政策,加強對政策研究對接,儘可能將扶持政策細化成可對接的實體項目,以項目促集聚發展。
(二)抓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園區承載能力。
2016年,工業園區計畫投入3億元大力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水口區域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積極對接梅州綜合交通網路規劃建設,加快推進S225線興城至水口段的升級改造和興汕高速興華段建設,打通工業園區與興城的快速幹道,加快廣梅園興寧共建區主幹道和景觀大道等路網建設,推進共建區土石方工程,儘快完善三通一平和路網建設,為項目進駐提供保障;繼續完善東莞石碣(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加強與天河區的合作共建,推進工業大道、富業大道、興業大道和工業園國小等項目開工建設,加緊完善物流配送、公共運輸等服務平台及生活配套設施建設,增強工業園區承載能力。
(三)抓項目建設,進一步提高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
一是圍繞打造年產值超百億元的工業園區目標,以第四屆世界客商大會期間簽約、動工、竣工項目為抓手,加強跟蹤服務,努力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二是牢固樹立“服務好現有企業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資”理念,努力提高服務意識、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提供“保姆”式服務,尤其在解決企業用工、用地、融資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三是通過全程跟蹤服務,促進意向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投產、投產項目早達產。四是深入開展“暖企”行動,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創造良好環境,真正把我市打造成投資窪地、創業福地。
(四)抓資金籌集,強化資本支撐。
積極對接原中央蘇區政策和省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戰略,爭取各級財政扶持資金、專項資金和共建方投資資金;加強與國開行、農發行等金融機構的融資力度,完善投資開發公司運營機制,探索採用PPP等多種投資模式,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工業園區建設,形成園區共建、利益共享的合作開發機制,著力解決產業帶“兩組團”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資金問題。
(五)抓土地儲備,推進集約用地。
儘快完成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興寧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緊緊抓住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期調規的契機,積極向上爭取用地指標,保障入園項目和功能建設用地需求。加強部門合作,結合征地報批和征地拆遷情況,在完成徵收補償具體出讓條件的前提下,及時依法公開組織掛牌出讓,確保項目及時落地、動工建設。2016年東莞石碣(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和水口工業園擬分別增征800畝,保障項目用地需求。
(六)抓產業規劃,提高產業集聚效應。
按照產業集聚帶的總體規劃和產業布局,突出招商重點,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形成錯位發展、功能互補的發展格局。一是廣梅園興寧共建區利用華潤電力分散式能源項目的輻射帶動,重點發展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產業;水口工業園北區利用傳統產業優勢,重點發展工藝、紡織、電子信息等產業;水口工業園南區利用區位優勢,重點發展先進裝備製造、現代物流等產業。二是突出招大引強,著力招引世界500強、國內行業100強、央企、大型國企、省屬企業和上市公司。三是突出最佳化結構,圍繞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著力招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優秀人才,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四是突出強鏈補鏈,著力招引機械製造等有利於促進產業集聚、能形成“產業鏈”的龍頭項目。目前,要重點做好華泰汽車生產基地項目的落戶前期工作,力促項目儘早落戶。
興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6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