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顯聖

關公顯聖

關公顯聖是《 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公顯聖
  • 出處:《 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
  • 時代:明清時代
  • 地點玉泉山
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介紹了玉泉山關公顯靈之事。關公威名,童叟皆知;關公精神,名傳後世,永垂不朽。明清時代在這裡矗立了碑碣,以示紀念,讓後人永遠記住關公。大家請看:石望表上的六字楷書“漢雲長顯聖處”,另一石碑上刻“最先顯聖之地”。在東漢建安二十四年,關公在遠安的回馬坡被吳將馬忠絆馬索絆倒後所獲,因他拒不降吳,被斬後冤魂不散,來到玉泉山上空大喊三聲:“還我頭來!”後普淨法師出庵指點教化他道:“昔非今是,一切休論。後果前因,彼此不爽。今關將軍被呂蒙所害,大喊還我頭來。然而,將軍生前,誅顏良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那些人的頭,又叫誰還呢?”關羽聽了普淨的法語,恍然大悟,心悅誠服,於是皈依普淨,後人有詩讚曰:“丈夫生死氣蓋世,化作伽藍始於茲。香客更傳普淨語,一問千載萬人思。”
關公在玉泉山皈依佛門,於是常常在玉泉山顯聖護民。當地老百姓,感謝他的恩情,集資在覆船山頂,修了一座顯聖祠紀念他,這便是歷史上最早的關廟了。南北朝天嘉三年(562年)陳文帝敕修顯聖祠,並把它移到對面顯烈山山腰。一位文人,為祠堂題了一副對聯:“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當時顯烈祠的規模很大,沿中軸線上分別建有山門、大殿、三義殿等,兩側建有僧房。1960年時,小關廟被拆毀,現有的小關廟是由台灣台北佛教居士捐資17萬元重建的。
最先顯聖之地最先顯聖之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