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盆地全新世大暖期農業活動特徵及適應研究

關中盆地全新世大暖期農業活動特徵及適應研究

《關中盆地全新世大暖期農業活動特徵及適應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大學,由尚雪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中盆地全新世大暖期農業活動特徵及適應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尚雪
  • 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早期人類活動及適應研究對探討氣候變化給人類帶來的可能影響,理解人類活動與全球變化的關係意義重大。農業活動在全新世早期出現並快速發展,成為人類適應並改造環境的重要方式。從關鍵區域入手,選擇重要氣候環境時段開展農業活動替代指標記錄研究,成為揭示早期農業活動特徵與適應的突破口。我國黃河流域農業活動出現早,序列完整,全新世大暖期氣候環境背景下,關中盆地新石器時代農業文化繁榮,農業考古遺存豐富,是早期農業活動特徵及適應研究的理想地區。本課題擬選取關中盆地全新世大暖期不同文化類型農業活動遺址,通過農業活動替代指標記錄(花粉、種子、炭屑等)研究,結合高精度AMS14C測年,並綜合已有考古資料,重建關中盆地全新世大暖期農業種植類型,探究農業活動結構,探討農業發展與環境變化的關係,揭示早期農業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方式,為未來可能增溫背景下人類活動與氣候環境變化的關係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結題摘要

近年來,在基金委的資助下,項目負責人尚雪博士帶領項目組成員進行了關中盆地早期農業活動特徵及其適應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較好的完成了預期目標。研究顯示:(1)基於AMS14C 測年,藉助花粉、炭化種子等生物指標記錄,重建陝西下河遺址新石器時代的植被類型,初步揭示該地區早期農業的種植類型及其對環境變化的適應過程,研究顯示,下河遺址地區在距今5300 ~ 4700 cal a BP 之間植被類型以草原為主,僅在河谷地區與山區有少量喬木生長; 該地先民在仰韶時代晚期農業活動以旱作農業為主,廣泛種植粟類作物,伴隨少量黍類作物;(2)通過選取白水河流域七處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採集了浮選樣品和植物遺存樣品,結合AMS14C測年初步建立了白水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晚期農業活動的年代框架,探討了當地農業活動特徵及演變、作物加工等相關問題,結果表明,白水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晚期農業活動情況大致分為仰韶文化中期(半坡文化晚期東莊類型)、仰韶文化晚期、廟底溝二期、龍山文化四個階段,其中粟、黍一直是各時期主要農作物類型,,仰韶文化中期農業生產水平較低,農作物在植物遺存中比例普遍較低,野生植物在食物結構中占一定比重,這一時期粟、黍比重相當,到仰韶文化晚期階段,農業生產水平有所提高,表現在農作物種子占植物遺存的比例顯著提高,其中粟在多處遺址超過黍成為最主要農作物,多處遺址植物遺存分析結果顯示,早期農業活動與氣候、地形等因素關係密切,同時期不同遺址植物遺存結果的差異性可能與遺址所在的微觀環境不同有關;廟底溝二期農業活動表現出的不穩定性似乎與該時期經歷了氣候事件有關;(3)我們對來自考古遺址的土壤樣品分別採用兩種常用的植矽體提取方法——濕氧化法和乾灰化法進行提取,並對得到的植矽體進行最大徑測量和統計,結果表明,乾灰化法得到的大尺寸植矽體比例明顯高於濕氧化法。除了得到更多大尺寸植矽體,乾灰化法另一個重要的優勢在於,對干擾植矽體觀察、統計的炭屑能夠有效地去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