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地區古代帝陵遺產資源及其保護利用》是一部由杜忠潮,孫媛媛,楊尚英等所著的書籍,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中地區古代帝陵遺產資源及其保護利用
- 作者:杜忠潮,孫媛媛,楊尚英
-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11月1日
- 頁數:221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7267028
《關中地區古代帝陵遺產資源及其保護利用》是一部由杜忠潮,孫媛媛,楊尚英等所著的書籍,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
《關中地區古代帝陵遺產資源及其保護利用》是一部由杜忠潮,孫媛媛,楊尚英等所著的書籍,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12內容簡介本書以歷史地理學的視野, 融合考古、文化遺產及文物旅遊等領域的學術積澱, 就關中地區古代帝陵遺產資源...
《關中地區帝陵文化遺產研究》是2019年10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忠潮。內容簡介 《關中地區帝陵文化遺產研究》以歷史地理學的視野,對關中地區古代帝陵文化遺產發生、發展的自然環境條件、人文歷史背景、帝陵選址因素與營建形制、帝陵結構、帝陵制度嬗變、帝陵的主題與價值、帝陵的空間布局、帝陵文化藝術遺產、大...
號稱“關中十八唐帝陵”。2001年6月25日,唐代帝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4月24日,唐代帝陵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歷史沿革 唐貞觀九年(635年)五月庚子日,唐高祖因疾而終。唐高祖臨終前曾留下遺詔,就安葬之事,表達了兩個意願,其一是“歸志...
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國文物報社聯合主辦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秦文化學術研討會在西安舉行。追溯華夏文明正源 還原帝國輝煌歷程——關中—天水經濟區秦文化考古工作綜述 本次會議對前一階段秦文化考古調查、發掘、研究與保護工作進行了系統的梳理與總結,同時也為今後如何連續、科學、規範、有效...
《黃河文物保護利用規劃》由國家文物局、文化和旅遊部、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聯合印發,對黃河流域文物保護利用工作作出部署。2022年7月18日,國家文物局正式公布《黃河文物保護利用規劃》。《規劃》共八章,對“十四五”直至2050年黃河文物保護工作進行全面規劃部署,明確了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規劃...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歷史意義和重大戰略意義。保護好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促進沿黃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協調黃河水沙關係、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保障黃河安瀾的迫切需要;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防範和化解生態安全風險、建設美麗中國的現實需要;是強化全流域協同合作、縮小南北方發展差距...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會的廣泛參與下,在各級文化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制、機制從無到有,逐步建立起來,並已發展為比較健全的四級名錄保護體系和傳承人保護制度。在進行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的基礎上,國務院已公布了三批共12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
(17)杜忠潮.陝西關中地區帝陵遺產資源保護與旅遊開發研究.鹹陽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12月.(18)杜忠潮.陝西金絲峽國家森林公園旅遊環境承載力探析.西北林學院學報,2012年9月.(19)杜忠潮,何佳.西安南五台景區旅遊解說標識系統設計研究.價值工程,2012年11月.(20)杜忠潮,張波.甘泉湖風景區旅遊環境承載力測度...
金台區名勝古蹟眾多,素有“金閣流霞、仙台引鳳”美譽的金台觀是張三豐座仙成名、創立太極拳之地;唐末秦王李茂貞墓——大唐秦王陵,是全國唯一發掘成功具有“端門”的古代陵寢;還有清康熙皇帝夜宿過的臥龍寺、寶雞市區規模最大的千年名剎金頂寺,以及西北地區第一天然大佛所在的西普陀等。榮譽稱號 2018年12月,金台區...
蒲城縣歷史悠久,境內文物薈萃,城外橋、景、光、惠、泰五座唐代帝王陵依山為墓,彼此烘托,尤以橋陵石刻最為精美,氣勢雄偉,為唐十八陵之冠,1988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內南寺唐塔,北寺宋塔,遙相呼應,明清考院、六龍壁、勿幕圖書館、楊虎城將軍紀念館保護完好。縣博物館內,歷史文物琳琅滿目...
該院設有考古陳列館、帝陵外藏坑遺址保護展示廳、南闕門遺址保護展示廳、宗廟遺址四個基本陳列,展示文物一萬餘件。 1963年4月,漢景帝陽陵被公布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漢景帝陽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5月,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榮獲“國家一級博物館”稱號。
金溪河是青木川鎮的主要河流,源自青木川自然保護區,貫穿全鎮最終注入白龍江。沿著金溪河谷向北可通往甘肅省;向南可通過古棧道或水路進入四川境內。在回龍場下街,金溪河做了一個90度的大轉彎,向南流入山谷。自然資源 青木川古鎮的自然環境優美,其周圍山區森林覆蓋率較高,約占全鎮80%以上的面積,其中有多種珍貴的...
發起成立西北五省(區)“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工匠聯盟”。實施文物保護維修工程335項,修復可移動文物2.4萬餘件(組)。依託5個國家級重點科研基地,實施文物科技保護研究項目100餘項,其中45項獲各類獎項,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現場脆弱性文物臨時固型提取及其保護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三)文物服務社會水平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