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Hanyangling Museum),位於西安市北郊的渭河之畔,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陽陵而建立。1999年9月30日建成開放,總面積20平方公里,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漢陽陵是西漢景帝劉啟與王皇后同塋異穴合葬的陵園,始建於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園總面積20平方公里,修建時間長達28年。該院設有考古陳列館、帝陵外藏坑遺址保護展示廳、南闕門遺址保護展示廳、宗廟遺址四個基本陳列,展示文物一萬餘件。

1963年4月,漢景帝陽陵被公布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漢景帝陽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5月,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榮獲“國家一級博物館”稱號。 2010年10月9日,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景帝陽陵博物院
  • 外文名:Hanyangling Museum
  • 地理位置:陝西省西鹹新區秦漢新城  
  • 占地面積:20 km
  • 類別:文物系統國有博物館
  • 景點級別:AAAA級
  • 投用時間:1999年9月30日
  • 開放時間:8:30-18:30,17:00停止入館
  • 門票價格:70元
  • 藏品總數:7386件(套) 
建設沿革,建築格局,館藏文物,文物保護,參觀信息,地理位置,交通路線,開放時間,門票價格,

建設沿革

1998年9月14日,漢陽陵考古陳列館土建工程破土動工。
1999年9月30日,漢陽陵考古陳列館正式建成對外開放。
2000年10月,南闕門遺址保護展示廳建設工程動工。
2002年3月21日,漢陽陵考古陳列館開始修建青磚步行道,將景區月季園苗圃、菊花園苗圃、司馬道遊園區等處改修建成觀光旅遊區,至4月10日完工,並正式開放。
2002年5月20日,帝陵發掘現場正式停止對外開放。
2003年5月1日,南闕門遺址保護展示廳正式對外開放。
2003年7月1日,漢陽陵考古陳列館開始裝修改造,並成立對外商品部。同時在陳列館外西南處建設養鹿場。
2003年11月24日,陵外藏坑保護展示廳試樁工程破土動工。
2004年8月10日,帝陵外藏坑保護展示廳項目正式破土動工。
2005年7月22,帝陵外藏坑保護展示廳“T”粱順利吊裝完畢,主體工程封頂。
2005年10月17日,帝陵外藏坑保護展示廳室內照明、通風空調、玻璃通廊、氣體消防等分項工程全部施工完畢。
2006年3月31日,帝陵外藏坑保護展示廳和禮制建築遺址(羅經石)保護工程正式建成開放。
2006年11月14日,帝陵外藏坑保護展示廳正式竣工。
2007年3月6日,帝陵東司馬道植樹工程開始施工。
2007年4月13日,帝陵東司馬道植樹工程結束,共栽植油松172株。
2007年5月12日,司馬道路面工程開始施工。
2007年9月28日,司馬道路面工程正式完工。
2007年11月,漢陽陵博物館對外餐廳工程開始施工。
2008年8月8日,漢陽陵博物館網站經過全面改版後面世。
2008年10月,遊客服務中心工程開始施工。
2009年1月,遊客服務中心工程竣工,總建築面積864平方米,主要設遊客休息室、漢代服飾展覽室、對外服務中心等。
2009年3月,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對外餐廳工程竣工,總建築面積1097.85平方米,可容納380人同時就餐。
2009年6月24日,由陝西省文物局信息中心設計製作的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英文網站正式開通。
2009年6月,漢景帝陽陵博物院生活用水處理系統工程開始施工。
2009年7月,漢景帝陽陵博物院生活用水處理系統工程竣工,處理規模可達2.5m3/h。
2014年8月,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智慧型講解軟體手機客戶端APP正式開通運行。
2014年11月,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官方微博正式開通。
2020年7月1日,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恢復全面開放。

建築格局

概述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主要由帝陵陵園、後陵陵園、南區從葬坑、北區從葬坑、禮制建築、陪葬墓園、刑徒墓地以及陽陵邑等部分組成。帝陵陵園為方形,坐西向東,封土四周被81條呈放射狀的陪葬坑簇擁著;陵園東闕門外的神道長達900米,與寬達110米的司馬道相接,向東直通5公里之外的陽陵邑,司馬道南北兩側整齊排列著王侯將相和文武百官的10000餘座陪葬墓。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漢陽陵博物館
帝陵外藏坑遺址保護展示廳
帝陵外藏坑是帝陵陵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帝陵封土四周共有81座。帝陵外藏坑遺址保護展示廳是在帝陵封土東北10條外藏坑上構建而成的全地下建築,是世界上第一座採用先進的文物保護技術建成的全地下遺址博物館。館內由中空鍍鏌電加熱玻璃幕牆和通道將文物和遊客分隔在兩個截然不同的溫濕度環境中,在最大限度科學保護文物遺存的前提下,使遊客近距離、多角度欣賞大量的文物遺存,領略世界的文物保護技術和展示方式,了解文物考古發掘和保護利用的最新成果。此外,採用國際上先進的影視成像技術演繹當年真實歷史事件的幻影成像節目,穿越時空,把遊客的思緒拉回到昔日西漢皇帝豐富多彩的宮廷生活中。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帝陵外藏坑遺址保護展示廳
考古陳列館
漢景帝陽陵考古陳列館是一座建築風格獨特、陳列手段新穎的綜合展館。《巍乎盛景——漢陽陵考古陳列館基本陳列》展覽展出文物近千件。內容分為三章八個板塊。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考古陳列館
第一章《靜默帝王 盛景創開》,介紹“文景之治”背景下的漢景帝治國理念、歷史貢獻以及陽陵的規劃營建。
第二章《微縮帝國 盛景重現》,採用近三十年的考古發掘研究成果,通過大量出土文物,重點講述漢景帝陽陵陵園歷史格局及其文化內涵,全面展現漢代物質文化、政治制度及精神生活。
第三章《巍峨帝陵 盛景永存》,以圖文形式呈現漢景帝陽陵大遺址保護管理與展示利用新方法,傳遞文化遺產保護新理念。同時,展覽採用現代科技手段,設計9處多媒體互動體驗區,將使觀眾感受到文物背後的故事。
南闕門遺址保護展示廳
南闕門是帝陵陵城四門中的南門,也叫朱雀門,由兩組對稱相連的“三出闕”建築組成,是發現時代最早、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帝陵陵闕建築遺址。南闕門遺址保護展示廳外觀是一座仿漢式闕門建築,既完整地保護了現存的遺址,又將漢代帝王才可享用的三出闕高台建築的風貌展現給遊客;同時,在近2000平方米的展廳內,豐富的圖片資料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古代闕樓建築發展演變的歷史。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南闕門遺址保護展示廳
宗廟遺址
宗廟遺址(即“德陽宮”遺址)是漢景帝陽陵陵園中極為重要的建築遺蹟,占地面積60000平方米,平面為“回”字形雙迴廊結構,形制規整,規模宏大,可與當年漢長安城的禮制建築媲美,是發現保存最完整的帝陵陵廟建築遺址。在保護和展示手法上,採用了將遺址局部復原水平上移、大面積進行綠化的方式,使遊客既能領略到西漢宗廟建築,又可使遺址得到有效的保護。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宗廟遺址

館藏文物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內200多座陪葬坑中出土的武士俑披堅執銳、嚴陣以待;仕女俑寬衣博帶、美目流盼;動物俑累千成萬、生動異常。其豐富的隨葬品是中國封建帝王“事死如事生”喪葬觀念的真實體現。漢景帝陽陵是迄今發現保存最為完整的漢代帝陵陵園,因而成為人們了解、研究漢代帝王陵寢制度以及漢代歷史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2016年5月,漢景帝陽陵出土茶葉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最古老的茶葉。
藏品簡介
藏品圖片
著衣式女騎兵俑
身高約53厘米,裸體,雙腿分開作騎馬狀。女騎兵俑通體施有橙紅色彩繪,頭髮、眉毛、瞳仁均呈黑色。頭髮中分,自腦後挽結成髻。據考古蹟象表明,女騎兵俑原本安裝有可以活動的木質手臂,身穿絲質或麻質的戰袍和皮質或革質鎧甲,由於深埋地下,年代久遠,致使衣物腐朽、木臂成灰,出土時以裸體缺臂的狀態面世。女騎兵俑眉脊如山,顴骨突出,神情冷峻,目光果敢,顯得英姿颯爽又十分剽悍。漢代工匠以健勁的線條表現出了女騎兵勇敢無畏的氣概。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著衣式女騎兵俑
舞蹈俑
高55厘米,髮式前額中分,長發後攏於項背處挽成垂髻,髻下分出一縷青絲下垂。伎樂俑面容清秀,內穿交領長袖舞衣,外罩右衽廣袖長裙,右臂揚起似甩袖於肩,左臂微垂似長袖舒展,使一段美妙的舞蹈凝固在一個瞬間。伎樂俑造型傳神,刻畫細膩,反映了漢代工匠高超的雕塑技藝。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舞蹈俑
彩繪陶馬
高70厘米,身長約80厘米。四肢強勁,膘肥體壯。陶馬面部刻畫得簡潔生動,耳如竹削,雙眼突出,嘴巴微張,鼻翼翕動,下顎開裂,雖佇立於靜態,卻有奔騰欲馳之勢。漢代工匠以嫻熟的技法把馬的忠勇無畏、神駿機智的本能刻畫得淋漓盡致。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彩繪陶馬
四乳螭紋銅鏡
直徑9.7厘米。鏡背有紅綠銅銹。鏡為三弦鈕,圓鈕座,向外一周凸弦帶,主區以四個乳丁紋與四組蟠螭紋環繞,將鏡面分成四部分,地紋為渦紋,寬素緣,緣邊上卷。地紋的存在保留有戰國的特點,與圖二十七的鑄造年代同為戰國末年或西漢初年,是陪葬墓中重要的斷代文物。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四乳螭紋銅鏡
軍武庫器印
帝陵南區16號從葬坑出土,銅質方形印,橋形鈕,陰刻,字型清晰,左起豎讀為反字“軍武庫器”。《說文》:“庫,兵車藏也”;《禮記•樂記》鄭註:“庫謂車馬兵甲之處也”。掌管武庫,負責軍器收藏、配給,也是管理冶煉鑄造手工業的一個機構,內設各種作坊,兼造兵器與其他器物,掌管御用儀仗。陽陵出土的這枚印章便是軍隊自己的武庫之印。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軍武庫器印
“陽陵令印”封泥
出土於陽陵邑,殘長2.92厘米,寬2.69厘米,厚0.7厘米,重7.78克,泥質,近方形,側面與明顯的指紋印。正面有四個陽文隸書“陽陵令印”,字型清晰。背面較平,有四道繩紋勒痕。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陽陵令印”封泥
西漢塑衣式彩繪拱手跽(jì)坐女俑
1997年,這件被公認為最漂亮的女俑出土於漢陽陵東區陪葬墓園中的周應墓,是我國目前表現漢代女子形象文物中保存最完整、姿態最優雅,妝容最精緻、神情最美妙的一件。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西漢塑衣式彩繪拱手跽(jì)坐女俑

文物保護

1963年4月,漢景帝陽陵被公布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6月25日,漢景帝陽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5月,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榮獲“國家一級博物館”稱號。
2010年10月9日,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位於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涇河工業園機場路東段。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

交通路線

公交
乘坐游4路,在漢陽陵博物館站下車。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交通示意圖
乘坐鹹陽公交5路,在漢陽陵博物館站下車。
自駕
沿朱宏路直行至新建的機場專用高速公路,在機場專用高速公路上有“漢陽陵”標識牌引導,可便捷抵達漢陽陵。

開放時間

8:30-18:30,17:00停止入館。

門票價格

全票價格為70元/人次。
半票價格為35元/人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