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78年3月,山西晉城人,海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閻二鵬
- 畢業院校:吉林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中國刑法學
- 職務:海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教育背景,研究領域,社會兼職,榮譽獎勵,代表成果,代表項目,
教育背景
吉林大學法律碩士(2003年6月),吉林大學刑法博士(2006年6月)(博士指導教師:李潔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博士後研究人員(博士後合作導師:高銘暄教授)。
研究領域
中國刑法學、比較刑法學
社會兼職
入選教育部、中央政法委2014“雙千計畫”
榮譽獎勵
1、《犯罪參與類型再思考》一文獲2013年海南省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二等獎。
2、《擴張正犯概念體系的建構》一文獲2011年福建省第九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三等獎。
3.《論間接正犯概念的消解》一文獲2013年第四屆海南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代表成果
近年代表性著作:
1、《共犯與身份》,中國檢察出版社2007年版;
2、《侵犯個人法益犯罪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3、《侵犯社會法益犯罪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4、《犯罪參與體系之比較研究與路徑選擇》,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近年代表性論文:
《擴張正犯概念體系的建構——兼評對限制正犯概念的反思性檢討》,載《中國法學》,2009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刑事法學》2009.10全文轉載。)
《共犯論體系建構之構想》,載《中國法學》(英文版),2008年3月。
《共謀共同正犯中國化之困境及其解釋路徑》,載《中外法學》,2014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刑事法學》2015.3全文轉載。)
《犯罪參與類型再思考》,載《環球法律評論》,2011年第5期。
《行為概念的釐清》,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13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刑事法學》2014.2全文轉載。)
《從屬性觀念下共犯形態論之階層考察》,載《法學論壇》,2013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刑事法學》2013.10全文轉載。)
《論間接正犯概念的消解》,載《法學論壇》2011年第4期。
《經濟刑法立法模式之比較與選擇》,載《政治與法律》,2008年第5期。
《信用卡詐欺罪與詐欺罪關係辨證》,載《政治與法律》,2010年第2期。
《身份犯本質芻議》,載《當代法學》2007年第3期。
《海上犯罪的立法規制之模式構想》,獨著,載《海南大學學報》,2013年第2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4.2全文轉載。)
《共犯本質論之我見》,載《中國刑事法雜誌》,2010年第1期。
《共犯論中的行為無價值與結果無價值》,載《刑事法評論》第21卷。
《身份犯概念解析——對我國刑法理論中身份概念之相關問題的反思與重構》,載《刑法論叢》2008年第13卷
代表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海上非傳統安全犯罪的刑事規制對策研究(2013年立項)
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比較法視域下我國共犯論體系之建構與完善(2010年立項);
3、海南省社科規劃項目:海洋刑法學視野下海上犯罪之法律規制(2012年立項)
4、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共犯設立模式之比較與選擇(2009年立項);
5、福建省社科基金項目:犯罪構成視野下的混合共犯研究(2008年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