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台木偶戲藝術研討會於2023年12月22日在晉江市博物館舉行。本次研討會旨在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深化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搭建海峽兩岸民營劇團交流展示平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閩台木偶戲藝術研討會
- 活動時間:2023年12月22日
閩台木偶戲藝術研討會於2023年12月22日在晉江市博物館舉行。本次研討會旨在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深化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搭建海峽兩岸民營劇團交流展示平台。
閩台木偶戲藝術研討會於2023年12月22日在晉江市博物館舉行。本次研討會旨在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深化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搭建海峽兩岸民營劇團交流展示平台。主辦單位本次活動...
2018年11月,五華縣提線木偶傳習所的提線木偶傳統劇《水漫金山》《好漢進城》在四川省閬中市舉行的第七屆全國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藝傳承展演暨國際木偶皮影歷史傳承與當代發展研討會上演出。榮譽表彰 1995年、1999年、2004年,五華提線木偶連續三屆參加梅州市藝術節獲“優秀表演獎”。2006年3月,五華提線木偶書法《藝無...
李新賢,男,漢族,木偶戲(五華提線木偶)傳承人。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人物經歷 李新賢,男,1964年生,廣東五華人,中共黨員,五華縣提線木偶傳習所所長,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理事,廣東省木偶皮影藝術學會副會長,廣東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是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
連續24年擔任泉州市木偶劇團團長的王景賢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泉州提線木偶戲為例,呼籲“非遺”傳播意義重大,保護好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重在將其推向世界。台灣成功大學施德玉以台灣“竹馬陣”南管音樂為例,深度解剖了“非遺”創造性轉化的成功案例。中國藝術研究院王永健副研究員通過對景德鎮天后宮遺址的研究...
廣東客家梅州地區的提線木偶是福建閩西傳入廣東,它分布於粵東的梅縣、興寧、豐順、大埔、蕉嶺、五華、揭西、陸豐等縣。木偶戲面向城鄉廣大民眾,雅俗共賞,老少鹹宜,尤其在舊時的農村深受人們的喜歡,是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據《五華縣木偶劇團建團40周年紀念專集》中的資料記載,五華木偶戲是在明代從福建上杭縣...
劇團通過送戲到景區、建立學校木偶社團、非遺日公益演出、對外交流等活動,大力推介和普及如皋杖頭木偶技藝。2013年成功舉辦了如皋首屆全國木偶皮影藝術研討會暨惠民展演。2014年劇團新創劇目參加參加首屆中國南充國際木偶藝術周展演獲傳承獎。2015年劇團“一人一品”節目參加第四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藝術節表演獲榮譽獎。2016年...
11、《福建傀儡戲史論》,上下冊,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年11月 12、《古願傀儡》,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6年4月 13、《莆仙戲劇文化生態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14、《莆田賢良港媽祖信仰、祭祀儀式與音樂研究》,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年8月 15、《閩台張聖君信仰文化》,福州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
1991年,中國南戲暨日連戲同際學術研討會代表觀摩莆仙戲《日連救母》1987年,福州市閩劇院一團《蔡夫人》劇組應邀出訪日本那霸市 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 期間,海內外木偶表演藝術家與泉州同行切磋技藝 廈門小白鷺舞團在義大利塔森托國際民間藝術節 表演《歡慶秧歌》台灣一心歌仔戲劇團在福州公演《戲看生死關》閩台閩劇名老...
錫鈞 男,1940年11月生,現任福建省泉州市戲劇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原泉州市木偶劇團編導,藝術室主任,副團長。主要作品有改編執導木偶兒童劇《放羊歌》,1975年晉京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調演;改編木偶神話劇《火焰山》,1979年晉京參加建國三十周年獻演獲一等獎;編導木偶童話劇《饞貓》,1981年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