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牛

閩南牛

閩南牛中心產區在福建省龍海、漳浦、晉江、平和、同安、南安及漳州等地。 閩南牛產區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平原及丘陵山區,海拔50~300米,屬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農業氣候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閩南牛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偶蹄目
  • :牛科
  • 亞科牛亞科
  • :牛族
  • :牛屬
  • 亞屬:牛亞屬
  • :肉牛品種
  • 分布區域:福建省東南沿海平原及丘陵山區
  • 類別:牛產地及環境
基本介紹,地理分布,品種性能,品種特徵,

基本介紹

年平均氣溫17~20℃,7~8月份氣溫最高,平均為36~38℃,最低氣溫為6~8℃,年降水量為1300~1700毫米,無霜期340~350天。產區自然條件好,四季常青,土壤肥沃,牧草茂盛,終年可以放牧。主要農作物有水稻、花生、甘薯、大豆、豌豆及甘蔗等。尤其沿海各地盛產甘蔗和甘薯,農民常以甘蔗梢及甘薯蔓等農副產品餵牛,飼料資源豐富,有發展養牛的條件。
閩南牛
閩南牛

地理分布

閩南牛廣泛分布於龍溪、晉江、莆田及福州4個地區、20多個縣、市。

品種性能

閩南牛成年公牛平均體重327±43公斤,體高116±7厘米,體長125±7厘米,胸圍163±9厘米,管圍16.5厘米,成年母牛分別為:258±29公斤,110±6厘米,121±7厘米,148±6厘米和15.2厘米。閩南牛是我國東南沿海地方優良品種。其體型結構偏向於役肉兼用型。具有發育勻稱、結構緊湊、體態優美、適應性強、耐熱、挽力大、肌肉較豐滿及肉質好等優良特性,主要缺點是體型偏小,且不一致,尻部略尖斜,公牛多有“草腹”現象。

品種特徵

閩南牛結構良好,發育勻稱,體質緊湊,肌肉豐滿,偏於役肉兼用型,頭略長,眼微突,輪廓清晰。角形不一,公牛多呈八字形;母牛角短,略向前彎曲。公牛肩峰高聳,峰高達13~18厘米,峰寬14~16厘米。垂皮發達,最寬處達18~20厘米。胸寬深適中,背腰平直,尻部略斜,肌肉尚豐實。四肢略纖細,但關節明顯結實。蹄叉緊,多呈木碗蹄。毛色以黃及褐色居多,其次為黑色,亦有少數棕紅色。公牛毛色多為深褐色或黑色,閹割後漸變為黃色。除黑牛外,一般牛腹下及四肢內側毛色略淺。眼圈、鼻鏡、背線、尾帚及蹄殼為黑色。被毛細而富光澤,皮薄且有彈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